脉诊在判断骨科疾病性质中的应用

2015-02-10 02:01王禹增侯岩珂李明明宋利群张冬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遗精背痛干姜

王禹增,侯岩珂,李明明,宋利群,张冬梅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脉诊在判断骨科疾病性质中的应用

王禹增,侯岩珂,李明明,宋利群,张冬梅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骨科疾病同内科等其他疾病一样,尽管其表现有时比较复杂,但其性质无外乎寒证与热证。临证之时,医者完全可通过脉诊的方法,对其做出明确的判断,进而指导诊断和治疗。笔者举数例说明脉诊在判断骨科疾病性质中的应用,以期在骨科领域引起大家对脉诊的重视,以求抛砖引玉。

脉诊;骨科;疾病性质;诊断;病案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1]。”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首先要运用四诊,特别是脉诊的方法,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更是正确诊治疾病、获得最佳疗效的基础。疾病的表现尽管有时比较复杂,但疾病的性质无外乎寒证与热证。笔者就脉诊在判断骨科疾病性质中的应用,仅举数例,略陈管见。

1 腰痛遗精

马某,男,48岁,因腰痛、遗精痛4个月就诊。 初诊(2013年3月4日):病人近4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有遗精,双下肢无疼痛、无麻木,曾在骨科、泌尿科、中医科等诊治,行CT、前列腺液化验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三天两夜出现遗精,有时白天稍有意念刺激即出现遗精,甚至大便时也有精液溢出,曾以肾虚论治,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及自购自服补肾中药,未见成效,且愈演愈烈,苦不可言。询其口苦、心烦、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小便黄、大便干。察其形体瘦削、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厚腻,诊其脉弦滑数有力。此乃由少阳、阳明同病,湿热上扰下注所致,诊为腰痛。治用大柴胡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清利肝胆、阳明湿热。处方:柴胡20g、黄芩15g、白芍10g、薏苡仁30g、干姜3g、枳壳10g、制大黄10g、清半夏10g、川牛膝15g、黄连10g、栀子10g、泽泻10g、龙胆草6g、白茅根15g、当归6g、生地10g。7剂,水煎400mL,早晚各分服200mL,日1剂,少食油腻辛辣。

二诊(2013年3月11日):服上方后效果明显,未再出现遗精,但服用最后一付药后,感到腰部及右下肢外侧发凉,稍有心悸,口苦减轻,大便通畅,舌质淡,苔薄腻微黄腻,脉缓。药渐过病所,上方去黄连、栀子、泽泻、龙胆草,加杜仲10g、仙灵脾10g,7剂以善后。

按:肾虚确能引起腰痛、遗精,然绝非所有的腰痛、遗精均为肾虚所致,临证之时断不可人云亦云,不分寒热虚实,以致犯虚虚实实之戒。病家初诊时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有力呈现一派湿热燥结之象,稍事清泻,即见功效。然其毕竟是六八之年,故六剂过后即见脉缓,乃邪去正虚之象,及时去除过寒药物,加补肾壮腰之剂,以保无恙。

2 痛风性膝关节炎

刘某,男,66岁,退休干部。因右膝关节疼痛1个月就诊。初诊(2012年12月13日):右膝关节疼痛1个月,曾在某院就诊,经DR拍片、MIR平扫等检查,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行针灸、理疗、中药、封闭及关节腔内注射等治疗,效不显,痛不减,伸无力,已不能正常下地行走,十分痛苦。询其有糖尿病、痛风病史多年,目前每日服用降糖药,未对高血尿酸症进行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下肢冷,夜尿多,大便干,心烦躁,每夜靠止痛药和安眠药勉强入眠。察其右膝关节浮肿,内、外侧压痛明显,皮温稍高,浮髌征(+),不能完全伸直。前医所用中药多为补肾健脾祛湿等温燥之剂,血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腻。诊其脉弦细数,重按无力。诊为痛风性膝关节炎,属中医痹症的范畴。观总体脉证,四诊合参,此乃上热下寒,虚实夹杂之证。热在虚火上扰,寒在肾阳虚衰;虚在肝肾亏虚,实在湿阻络瘀。病及肝肾心脾,恐一方一法,难以胜任。当用合方,合而围之,聚而歼之。举大柴胡汤、四逆汤、三妙丸及交泰丸合方加减,共建清虚火、补肝肾、祛湿热、通经脉、消肿痛之功。处方如下:柴胡20g、白芍20g、干姜6g、枳壳10g、川牛膝15g、制大黄10g、炙甘草6g、制附子10g(先煎)、生地20g、苍术15g、薏苡仁20g、茯苓20g、双花20g、连翘20g、 红花10g、独活10g、黄连6g、肉桂6g。7剂,水煎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1剂,注意休息,禁食腥辣之品。

二诊(2012年12月20日):右膝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服中药以来未再服用止痛药,心烦、便秘也明显缓解,能自行步入门诊,仍诉夜尿多,舌质淡,苔薄腻,脉较前和缓有力。上热渐清,下焦气化及固摄仍显不足,上方双花改为10g,连翘改为10g,去黄连,加缩泉丸并用:柴胡20g、白芍20g、干姜6g、枳壳10g、川牛膝15g、制大黄10g、炙甘草6g、制附子10g(先煎)、生地20g、苍术15g、薏苡仁20g、茯苓20g、双花10g、连翘10g、红花10g、独活10g、益智仁15g、乌药10g、肉桂6g。10剂,水煎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1剂,禁食腥辣之品。

三诊(2012年12月31日):右膝肿胀全消,稍有疼痛,已能短距离正常行走,期间还乘车到外地访友一次,夜尿由原来的每夜4~5次,减少为每夜1~2次,睡眠质量也大为改观,舌质淡、苔薄腻,脉和缓稍数。期间曾劝患者复查血尿酸,其借故拒绝。上方以仙灵脾、桂枝易肉桂、附子,减其温燥之性,去双花、连翘,减柴胡、生地、白芍用量,加黄芩、白术、清半夏以加大清利湿热之功。调方如下:柴胡10g、白芍10g、干姜6g、枳壳10g、川牛膝15g、制大黄10g、炙甘草6g、仙灵脾10g、桂枝10g、生地10g、苍术15g、薏苡仁20g、茯苓20g、红花10g、独活10g、益智仁15g、乌药10g、黄芩10g、白术10g、清半夏10g,水煎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1剂,共10剂以巩固疗效,禁食腥辣之品。

按: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确以脾肾阳虚、寒湿内停居多,然本案患者脉弦细数,重按无力,又兼舌质淡、苔薄腻。脉证合参可知,此证绝非单纯的阳虚寒湿证,实乃由肝肾不足、虚火上炎、枢机不利、水湿内停、久而化热、气滞血瘀所致,久而成坎下离上、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当清上温下,攻补兼施。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健脾祛湿;四逆汤温阳散寒;三妙丸中以薏苡仁及黄柏清热利湿消肿;交泰丸清心火,温肾阳,交通心肾。诸方合用使虚火得清,肝肾得补,湿热得除,经脉得通,疼痛肿胀得以去除。

3 产后背痛伴双眼周围发痒

汤某,女,44岁,职员。因产后背痛伴双眼周围发痒15年就诊。初诊(2013年5月2日):病人于15年前在产后出现背痛伴双眼周围发痒,怕冷,稍进冷食即胃胀,大便不成形,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对症应用中西药也无任何效果,每与夏季背痛眼痒难忍,怕见光,出门上街需戴宽边大框墨镜才能成行。查背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诊为痹证,初步考虑此为中焦虚寒,阳明经气不展所致,当温中焦,展阳明,遵附子理中和桂枝加葛根之意,拟方如下:制附子7g(先煎)、干姜10g、桂枝10g、白芍10g、生麻黄6g、葛根30g、黄芪10g、白术10g、防风10g、当归10g。7剂,水煎400mL,早晚各分服200mL,日1剂。

二诊(2013年5月9日):服中药稍有汗出,背痛减轻,上方7剂继用。

三诊(2013年5月16日):病人背痛基本消失,下眼睑痒甚,鼻翼出现点状红色丘疹,舌尖红,脉沉弱,寒热错杂,渐有上热中寒之象,当寒热并用,清上温中,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干姜6g、清半夏10g、公英30g、制大黄6g、葛根20g、当归10g、党参20g、川牛膝10g、生地20g、薏仁30g。水煎400mL,早晚各分服200mL,日1剂,共服用7剂。

四诊(2013年5月23日):眼周痒痛明显减轻,背痛有反复,考虑寒凉太过,有伤阳之嫌,上方去公英、大黄、薏仁、党参,加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0g、桂枝10g。7剂,煎服法同前。

五诊(2013年6月6日):病人近期因感冒停药,今日复诊,诉有时背痛、口苦、胃胀,眼周未再发痒,偶有疼痛,舌尖红,脉沉弱,宗三诊之方调整如下:柴胡10g、黄芩10g、干姜6g、清半夏10g、丹皮10g、葛根20g、当归10g、党参20g、川牛膝10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0g、白芍10g、仙灵脾10g、独活10g。水煎400mL,早晚各分服200mL,日1剂,共服用7剂。

六诊(2013年6月13日):诸症减轻,上方7剂继用以善其后。

按:本案病人产后出现背痛伴双眼周围发痒15年未愈,其病因错综复杂,考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中焦虚寒;少阳有热;太阳有寒。其治疗既要全面兼顾,又要主次分明,病家脉象始终沉弱,故以治中焦为主,兼顾少阳太阳。选方先用附子理中,后选大柴胡和三仁汤,随证加减,灵活应用,使陈年痼疾终被解除。

4 严重创伤后持续发热

王某,女,34岁,职员,骨科住院病人,住院号35793。患者伤后持续发热20余天。初诊(2013年2月20日查房):患者于2013年1月25日因高处坠落伤及胸、骨盆、右股骨入住我院ICU病房,诊断为: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骨盆多发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右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双跟骨粉碎性骨折,肺挫伤及抑郁症等,经多科室联合抢救、输血补液,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于2月4日行手术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骨科病房进一步系统治疗骨科疾病。2013年2月20日查房时,主管医师诉病人自伤后第3日即出现发热,此后持续发热,体温波动在36.9℃~38.0℃之间,抗生素联合应用未见好转,经查血常规,D-二聚体未见异常,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内科、外科会诊未给出满意治疗方案。询其家人知病人无恶寒,咳少许黄痰,夜间有时汗出,口干,口苦,大便干,每日应用芦荟胶囊协助排便。察其面色潮红,表情冷漠,目光呆滞,舌红无苔,脉弦数无力。诊为热证,此为少阳之火内郁阳明,下劫肾水所致。治当清少阳之火,泻阳明燥热,滋肾水之阴,兼清肺金痰热。主以大柴胡汤合玉女煎加减:柴胡20g、白芍20g、干姜6g、枳壳10g、黄芩10g、麦冬30g、玉竹15g、青蒿15g、瓜蒌20g、地骨皮15g、杏仁10g、连翘20g、清半夏10g、干姜6g、生石膏30g、炙甘草6g、制大黄10g、生地30g、茯苓10g。水煎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1剂,共服用3剂。

二诊(2013年2月25日):病人服上方后,体温未超过37.5℃,大便稍干,舌红无苔,脉弦数无力。药已中的,清热泻下之力仍显不足,于上方中将制大黄改为生大黄,加生白术10g,去半夏和杏仁,7剂继用。

三诊(2013年3月6日):服上方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大便不干,直至出院未再出现发热。

按:本案患者素有抑郁病史,情志不畅,枢机不利。又兼有创伤的打击和手术的刺激,气机郁而化热,内涉阳明,下劫肾水,使阴虚无以制阳,故持续发热、便秘、舌红无苔,脉弦数无力。前医履用芦荟攻下未果,即未察脉弦数无力,此主虚热而非实热,“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状水之主,以制阳光”,主方大柴胡汤合玉女煎加减,能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滋阴清热,故收满意疗效。

5 体会

《素问·脉要精微论》[1]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说明可从不同的脉象上判断病变的性质,从而帮助诊断疾病、鉴别疾病、指导用药。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不仅要学习手术,掌握手法,也应充分认识到脉诊在中医辨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学习“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掌握基本的脉诊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1.

[2] 刘忠一,王惠君.论中医学习应重视并践行脉诊[J].吉林中医,2012,32(7):656-657.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9-03

王禹增(1963-),男,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骨病。

R861.8

A

1673-2197(2015)01-0088-02

10.11954/ytctyy.201501043

猜你喜欢
遗精背痛干姜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背痛, 你需要 了解更多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频繁遗精可能是太累了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
后背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