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5-02-09 03:06李文良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学生

李文良

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能将学生抽象的概念原理与实践有效联系起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教学效果。笔者在近几年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生物学,积极动手操作,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90-01

生物实验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新课程改革标准下,中学生物教学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一些常规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实验心理障碍,如不重视生物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实验的正常开展,而且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锢了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健康的思维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而轻视生物实验问题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下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尝试开设课外实验。如:无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测定大气中固态沉降物含量等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这样除了给他们带来学习生物的情趣,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用生物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淡化对分数的追求,积极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使生物知识经验不断得到内化,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拉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会有:“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等问题。他们会认为:生物实验可做可不做,到考试时背一背就考得出的。他们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有的学生在配置斐林试剂溶液的搅拌操作时,会故意把烧坏敲得叮当响;有的在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故意用水笔画滤液细线,也有的不愿做规定实验等等。这是学生在生物实验中表现出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其从事的活动产生困扰时,导致行为向着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生物实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倾向活动往往会造成实验失败、仪器破损。因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讲清楚。教学的过程是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组织适合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

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二十世纪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如果我们没有学习生物学知识,就不能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没有环保意识,就不能依法保护环境。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迫切需要。

1、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灌输环保意识

生物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教材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引起温宣效应的气体CO2;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氟利昂,教师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生物学教师要有强的环保意识,要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平时要注意收集有关环保问题的资讯和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联系环境问题的事例,应积极向学生灌输。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或者以墙报、剪报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无铅油?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治河流污染?为什么要禁用含磷洗衣粉?” 使学生真正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内化为爱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行为。

2、在实验中潜移默化

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假如随意排放到教室中,就有损师生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在实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处理。如:做色素分离实验时要指导学生对分离装置加盖,防止气体扩散污染;学生做完实验时,要注意要求学生把废液倒入到废液缸中,经回收处理。通过课堂演示或实验课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认识和行动上潜移默化,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习惯,并且学会了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

3、在社会调查中获得真知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有许多环境事件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并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污染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完生态工程后,我组织学生参观石材加工厂,学生了解到石材加工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上述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充分认识了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信心,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继续深入研究。只有充分认识生物学实验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加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陈晓梅.要重视高中生物学实验分析.生物学教学,2008(10)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学生
做个怪怪长实验
学生写话
善用多媒体手段,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