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探究

2015-02-09 03:06范美正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探究

范美正

摘 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动机;激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69-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在。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动机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人们在强烈的动机和兴趣下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从而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所以,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动机和兴趣进行如下几点探究和论述。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基本保障。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并说明教学的成败关键不在于教学技巧而在于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因此师生情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教学成败是决定学生喜欢语文课与否的关键因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下时间可以适当的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与交流,将一些语文知识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去上语文课,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创置逼真的教学情景

随着多媒体网络的教学运用,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像等现代化电教设备创造逼真的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里充当课文里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既适合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又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学习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充满激情。例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中,可以事先请几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课文内容,编成话剧,现场表演。通过国王和孩子的对话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诚实的重要性。在进行了示范性的表演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仿表演,也可以重新自编自导,进行创新延伸表演。这样,学生在表演和设计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兴趣盎然。

三、组织竞赛性的语文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丰富个性,丰富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把语文学习的土地推向更广阔的空间。从人的心理上看,那些能够比高低、评优劣、论先后的事情或活动,容易激发人的上进心,引起人的兴趣。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开展带竞赛性或比试性的活动,如比朗读、比演讲、比作文等,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竞赛或比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兴趣会更加高涨。有时即使输了,但也有一种不服气的心理,能引起兴趣来。在语文学习中增添一点娱乐性,可以产生兴趣。如在课堂上举行“扳手腕”活动,让学生们细致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等活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实施合作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提高学习自主性。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分享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五、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人人都想成功,学生也不例外。学生们在学习中有很多的失败,老师一旦无休止的指责学生的失败,学生就会在长期的批评和自责中丧失了自尊和自信,形成了“我怎么也不行了”的错误想法,导致破罐子破摔的恶性行为。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课上不发言,不动手,少参与学习来回避错误,形成了厌学的消极态度。所以老师们必须改变说话的习惯和办事的方式,学习上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

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学生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的评价中,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提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知道,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乐于并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表达自己积极的反应,一味地光说好,具体好在哪里要指出来,如:“你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它对我很有帮助”,“从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个方面对我们很重要”等等。也可以利用一些鼓励的方式,如鼓掌、伸出大拇指,做一些鼓励的手势等。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好语文的保障,以上阐述的这些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观点只是一小部分,相信只要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因材施教,就可以真正的挖掘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让动机因素的推动帮助学生爱上并学好语文,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动机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