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海霞
摘要:计算机教育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新兴学科,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主,并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应用信息,将这方面的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问题;提高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58-0120世纪后期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但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计算机课教师教法不当
广大计算机教师普遍地将这门课程当作一门普通的课程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这门课程的研究较少,用以借鉴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较贫乏,因此都很难很好地教授好这门课程。我们认为这还是受了一般课程教学思想的影响。
2.计算机课难教
计算机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上机练习之后,学生才能掌握,因此教育部规定上机操作的课时比例不得少于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如何实施个别化教学、如何检查作业和练习、如何考试等等,是困扰每个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最头疼的难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进度、理解水平均不同,在上机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 教师不得不花很大力气逐个解决。
3.个性化学习需要难满足
现在的中专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经常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非常简单,而对于从来没有摸过或很少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课并不容易,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要求计算机课教学应该赋予他们一定的主动选择权利,允许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于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4.那么,如何解决计算机课教学问题呢?我认为应从这三个方面开始
4.1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也不是各种软件产品的使用说明,而是让计算机操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同时,增强信息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而且计算机知识具有时效性,因此,每节课前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新的软件、新的硬件,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新动态,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新的信息、新的理念,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领略到新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信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共同进步。
4.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教育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学习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才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实践。"任务驱动"是计算机学科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任务有长期和短期任务,通过驱动学习,使基础好的学生有事可做,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而对学困生,可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任务。
4.3注重学习方法,设置能力培养的学习任务。计算机课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前面提到的"任务驱动法"当是首选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教学生图画时,先给学生讲解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使用,颜料盒中各色的选取,以及工具箱颜料盒不在时怎样找到它们,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给学生指定本课任务,通过任务的布置,既约束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计算机课是一门素质教育课,搞好计算机课堂教学,不能采用老一套的常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计算机课的学习、教育方式鲜活、生气勃勃而富有创造力。学生解完题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演变。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很快得出了多种变形形式。例如:
变1:已知:
的值。
变2:已知:
的值。
变3:已知:
的值。
变4:已知:
的值。
通过原题的解决、原题的变形以及变形题目的解决,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当代的教师应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使他们在课堂中敢于展现自已,真正地体现了教学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参考文献
[1]王晓军. 在例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几点体会[J].21世纪教育文献.2006.10
[2]刘志.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潜能[J].21世纪教育文献.2006.10
[3]刘忠阳.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思考 [J].广西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