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瑞
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是生活在其中的学校成员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打造文化,学校在教育变革和社会变化中求得生存、赢得发展。但如果学校的文化建设没有与学校和师生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这样的建设就不可能给学校带来长足的发展,这样的文化也不可能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不能给师生带来幸福和快乐。生命哲学应成为学校文化理论建立的基础,学校文化要真正回到师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去。
一、当下学校文化流弊之针砭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学生培养上,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学校的使命由原来的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变为向青少年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在学校的反映。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共性的弊病。
1.形式化
在首届全国小学教育国际论坛上,资深教育专家、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学校注重物质建设,建筑富丽堂皇,但没有文化内涵,没有与师生生活产生共鸣,缺乏教育功能;学校注重规章制度建设,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不能成为师生自我规范的动力;学校注重标语口号,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但标语只是印在册子上,挂在墙壁上,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
形式主义在中国由来已久。很多时候在一些地方,做表面文章已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一种习惯。其根源来自于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不求实效的作风,表现形式为“秀”与“演”:做戏给别人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到学校,形式主义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显现开来。
一是运动式。学校文化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学校热衷于文化建设,不少地方不惜物力财力,聘请专家教授,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运动”。运动的动力不是自发生成,而是来源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号召或硬性要求,来源于周边学校的压力。学校文化建设轰轰烈烈,师生参与热热闹闹,但师生在心理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是应景式。一些学校少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为了适应当前情况而做事。上级领导要看什么,家长欢迎什么,社会流行什么,学校就干什么。少了一种踏踏实实按教育规律办事的作风,以至于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造景给人看,不为师生所接受,才有了把植树当“节”过,“雷锋5号来了6号走”等场景……
2.脆性化
学校文化以人为核心,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管理讲究刚柔相济,学校文化建设要具备柔性,厚实有韧度。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柔弱胜刚强”等,无不闪烁柔性管理的光芒。
目前,在一些学校文化建设中片面强调量化硬性标准,忽视人的个性和发展水平差异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学校只热衷于制度建设,热衷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片面强调制度的刚性,一味采用“大棒式”管理,似乎有了制度,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在这样的学校里,制度文化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师生的言行受到学校制度的约束,学校制度被强制到极端。这种强调刚性制度的做法只会让教师产生雇佣感,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校里的生命个体性情不能得到舒张,心灵不能得到释放,培养出来的是玻璃心和易碎品。正是在统一的缺乏个性的评价标准下,个性教师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收获教育事业的幸福,形成职业倦怠,甚至产生精神抑郁;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和精神压力下,不能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甚至放弃生命。近些年来,学生的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一些学生在学校不能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不能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
3.功利化
中国教育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几乎从未摆脱过功利化和世俗化的色彩。无论是《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还是《励学篇》里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代读书人一直秉承着“学以致用”的思想,希望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能凭自己的学识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从而实现自我、光耀门楣。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
一是急功近利,找秘诀走捷径。一所学校创办不到五年时间,学校校长为了赢得上级领导的好评,不进行科学规划,不进行充分论证,在学校硬件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大投入,大手笔,结果几年下来,学校变漂亮了,校园开阔了,教学楼多了,而由于生源不足,学生人数达不到标准,学校没有人气,教学质量上不去,最后负债累累,教师怨声载道,学校缺乏凝聚力。
二是一味迎合社会功利要求,违背教育规律。很多学校以中高考上线率为“指挥棒”,旨在培养一批擅长考试的学生,为学校争取荣誉、增加效益。“唯分数论”评价标准盛行,而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素质的培养。学校奉行的是“分数主义”,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形成了比较单一狭隘的分数文化。尽管在某些方面对师生的评价实行等级制,但最终的结果都转换为分数。分数主义使学校的教学、育人工作带有功利色彩,利益驱动替代事业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文化成了“分数文化”“工具文化”,学校、教师、学生是被管控的对象。学校缺乏人文关怀,生活在其中的生命个体不能得到尊重。
4.物质化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职能部门在推进均衡教育发展中,在危房改造、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校容校貌有了明显改观,校舍越建越漂亮,校园越来越美观,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但这不能表明学校越来越有文化,仅仅表明学校物质建设在进步。一些学校在建设学校文化时,容易陷入“为了活动而搞活动、为了建设而建设”的误区,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虚假繁荣上,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撑,最终削弱了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物质是文化的外壳,精神是文化的灵魂。目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一是学校不仅重自然物质建设,甚至在文化建设中将“人”变为物,变为客体、变为工具。一些学校为了赢取声誉,获得效益,将师生作为获得高分和名次的工具,走上了一条畸形的办学之路,催生了一批名副其实的高分、高考工厂。二是学校师生并没有与学校物质产生真正的交互关系,他们并没有参与过这些“物”的生成、建设和变化,师生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互不相干、彼此孤立。师生对学校之“物”熟视无睹、感情木然,可以说是一种“物化”现象。如果这样,学校文化就不能称为文化建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要实现“人化”,其作为改造学校自然形态、学校组织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活动,参与者同时也被改造着。endprint
5.碎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一些地方,百年“老路”、百年“老树”、百年“老屋”、百年“老城”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现状,我们多么需要百年的“老校”!育人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接力过程,熏陶人、培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耐性,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目前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缺少整体设计、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容易变化。一是赶时髦。不少学校今天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搬过来折腾一番;明天又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再搬过来折腾一番;学校建筑、雕塑随意推倒重建,校训、校名随意更改;二是缺少延续性。今天这位校长是一种规划,明天换了校长就换一种规划。为体现个人办学思想,展现个人办学魅力,每任校长各唱各的调,学校文化成了校长办学理念的展示台;三是缺少系统性。学校的文化呈现碎片状,没有主题,没有特色,没有一根主线贯穿学校发展的全过程。
6.躯壳化
当今是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开放的时代,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之地,就应该“以文化之”,文化应有血肉,有内涵。目前学校文化建设步入躯壳化的误区。
一是重冠名轻内涵。一些学校无论开展什么活动,都以文化的名义,于是多种文化应运而生:感恩文化、雅行文化、经典文化、廉政文化、名人文化……各种文化在学校满天飞,让人目不暇接,但其中到底与学校底蕴和师生的价值追求有多大的关联,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文化内涵,谁也说不清。二是重外观轻内涵。一些学校注重学校外观,在学校内部的布置和活动开展上少有笔墨。就如同一个人只有漂亮的外表,而胸无笔墨。只注重外表的人是一个空洞的人,只注重外观的学校,不是一所生动活泼的学校。三是重制度轻文化。在一个正常社会里,制度是躯壳,文化是灵魂,制度与文化是互为一体的。通过人的意志予以约定,获得普遍的理性确认后,形成一种社会存在的关系与秩序,这便是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存在与交往,必须通过制度来维系与约束。制度只有理性,没有感性,没有生命,因此不可能是灵魂,只能是躯壳。文化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因此,文化是灵魂。制度要有生机,必须得到文化认同。反过来,要形成稳定的社会规则与秩序,文化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一些学校的制度漫天飞,学校的方方面面都用制度来捍卫,唯独看不出文化的味道,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二、学校文化误入歧途之归因
学校文化是学校存在的载体,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思文化建设的弊端,学校文化误入歧途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漠视生命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生命使教育变得有价值。生命是学校文化的根。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的。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的生命质量。在学校里,每一个生命个体活动的过程就是基于精神重建的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在基于精神的文化重建过程中,对学校成员每一次生命活动的关怀,就是尊重生命,让生命个体享受生命的过程。
现今的中国处于改革期、转型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的社会矛盾,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发展的不良现象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着。学校是社会中的学校,社会的不良现象势必会影响教育背离生命的成长规律。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有意无意地忘掉了学生的发展,偏离了“生命”这个基点,学校放弃让学生“为何而生”的思考,只教学生“何以为生”的本领,教学、育人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生命体验被排除在学校文化建设之外,学校对于师生而言,是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缺乏生命温暖的功利场所。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教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用教育不断润泽师生生命成长。基于对教育本真的深刻理解,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用生命做教育,做生命的教育,让师生共度生命历程,体验生命快乐,使学校成为最美好、最幸福的生命乐园和精神家园。
2.误解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常的人,这是教育和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
作为人的存在,一是具有学习性。学习是社会和人的自我发展要求,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学校组织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学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学习性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的因素。这也是当前学校文化的薄弱环节。从物质形态看,学校是为学习而存在的。“一切为了学习”“一切方便学习”应成为学校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非学习或较少用于学习的物质形态,不应成为学习型校园基本建设项目。目前,一些学校的环境建设在新、奇、亮上下功夫,渗透学习的因素是不多的。从精神面貌看,特别是教师的言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中应折射出一种对新事物的渴望,洋溢着对学习的执着及热情。一些学校中,“官本位”意识严重,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学校管理变成了检查。一些长期存在的管理制度,缺乏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使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藩篱”。二是个体自由。自由不仅仅是肢体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是敢想、敢说、敢问、敢探究。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离这一至境有很远距离。表现在:属于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太少、空间太窄,学生成了考试奴仆,为分数而生存。在文本面前不敢提问,在标准面前不敢质疑,在权威面前不敢挑战,习惯听命于成人的指挥。在这种文化中,学生不能自由发展,思想禁锢了,更不用说创造了。
3.肢解自主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管理一向注重自上而下的行政制约,学校自下而上的主动性被忽视。学校成为完成上级主管部门赋予的标准化教育任务的工具,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外在监督与整齐划一的检查,以至于学校没有自己的自主性,学校活动不是结合学校特点和需要开展的。学校在文化建设上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把领导的意图落实在自己的学校中,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没有因地制宜。在千篇一律的教育行为下,学校文化无法拥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出现了千校一面的标签文化。而这类文化无法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文化力”,学校也无法彰显自己的活力。endprint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样,在教师的劳动上,教师更多的是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学校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落实,以至于无法体现创新性和研究性。自主性的缺乏,无法让教师体验到职业带来的幸福。
在学生层面上,柏拉图说过,教师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奥古斯汀认为,教学是对学习者自己认识的助产。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教师能够做到和应该做的一切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意义,使其自己获得对知识和世界的认识。因此,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帮助者、促进者,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树立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信心,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法。而在缺乏自主性的学校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任务,无法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4.曲解文化
目前,对文化的曲解,表现在:一是把学校文化等同于学校物质环境,盲目地追求硬件建设,而不考虑其对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意义”。于是出现了把文化建设当作是一种环境布置或活动的设计等现象。把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建设,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建设”视域的局限,这就是为什么所谓的“文化”丰富了,却不能带给学生快乐的根本原因。二是把学校文化等同于口号。在一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座谈会上,专家请教师描述一下学校文化。教师一时不能说出,校长打破了尴尬:“我们学校文化在教学大楼上写着呢!”其实写在墙上的办学方针或口号仅仅是学校文化表征的符号之一,如果称其为学校的文化,它就必须对教师起着意义导向的作用,反之不能称为学校的文化。三是把学校文化等同于制度文本。一些学校尽管制订了一系列规则与制度,但是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去认真执行,制度只不过是虚设的文本,校长一人说了算。只有当学校制度成为人们的行为方式时,它才能说成是群体的文化。四是把学校文化等同于学校活动。以为活动开展越多,学校文化建设越丰富。活动只是学校文化展示的一个载体,其实学校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从环境、课程、人际交往等方面,无一不体现出来。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机械地去堆砌一些物质、精神标志或制订一些简单的文本制度,或开展一些活动。它是学校组织成员面对这些物化的东西采取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的价值观和信仰。它渗透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引领着组织成员自觉地朝着一个潜在的目标行进。正是这些信仰和假设,赋予了师生的言语和行为实际意义。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湖北武穴市教育局副局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