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乘专业校企合作的分析研究

2015-02-09 13:43周贤群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空乘专业混合式

周贤群

【摘 要】推行空乘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推动空乘专业有效发展的关键。实行“混合式”的办学模式,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增强办学的实践成效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性,为航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最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关键词】空乘专业 混合式 校企文化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大力发展,空乘人才的需求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如何培养好空乘人才以及为空乘人才的培养探索行之有效的道路,是现代高校空乘专业职业性教育研究和践行之路。空乘专业是培养适应21世纪民航运输事业发展,兼具知识型、技能型航空服务专门人才的学科方向。我国高校空乘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校企合作还不太成熟和完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空乘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一、推行混合式办学模式

2014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办学,使教育真正的融向市场,因此,充分吸收企业参与办学和教育,形成校企共建专业、混合教学必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途径。所谓“混合式”是指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企业技术力量参与学校的师资教学、学校师资进入企业充电,使教学活动与企业应用在二者之间平行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空乘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专业,双方应建立一种共享融合的理念,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学习、项目研发的合作模式,将双方的资源互用、优势互补结合起来并贯穿始终最终形成利益共享。混合过程中双方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课程教学任务,打通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屏障,形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紧密型混合式合作办学机制。学校的重点在专业理论、人文素养、语言交际、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培养,而民航企业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优势,承担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与熏陶,强调职业素养与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机会,培养学生与航空职业有关的实践能力。

推行混合式办学模式,关键还要构建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模式。校企双方要建立系统的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的考核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强化分段式的递进考核模式。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可以采取由企业进行素养考核,可以为素养较高的同学提前进入企业实训创造选拔机会,而不至于所有的学生处于人才选拔的同一时间体系内。加大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评价,特别是对教学与学习的效果评价,是混合式的模式能否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以企业的执业要求、服务标准、顾客体验等多元关系评价可以增强学校效果,更能推动混合式模式的优化。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扎实操作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是实现职业性教学的第一要务。以职业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关键在于师资的组成结构,职业性的教育注重于实践经验的传授与指导,因此,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应该是教学引入市场标准化的主体。空乘专业的教师,目前大多是在原有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播音主持、表演艺术等专业基础上分离或发展出来。教师大都由原执教外语、礼仪等专业老师担任,缺乏航空方面的相关实践经验。而机舱服务和地勤服务具有复杂性和服务对象的宽广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能限于酒店式的服务和仅止于礼仪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教授处理问题、把握问题、控制问题、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此,航空公司的空乘及地勤服务的技术人员是空乘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主力和实现要素。具体为聘请航空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职业技师、资深乘务员或管理专家兼任高校教师,邀请他们共同参与编写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并承担主要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同时把业务和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送到航空企业学习培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可以系统性构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空乘专业人才提供资源保障。

三、校企文化的混合式互助发展

空乘专业作为目标性、需求性很强的专业,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必然存在共同培养的利益要素。因此,作为校企双方必须明确各自的利益诉求,学校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企业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这样,在同一个对称的需求平台,双方才能保证合作与共赢的长期长效。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应注重双方的理念和文化的融合,学校有办学理念,航空公司有企业文化,这两点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才的培养。双方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互相尊重文化,其次要融入对方的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能在对方开展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理论和人文知识的熏陶,开展与学生的精神、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的探讨与正确性灌输,使得教育与职业的一贯性和延续性得以流畅运行,从而可以树立学校空乘办学的精神理念,也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同时企业的员工也能不断获取来自高校独有的人文气息和涵养。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民航事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民航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空乘专业人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对增强本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航空企业培养输送高质量人才,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剑.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1(10).

[2]黄艳,温力,任南.高职院艺术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乘专业混合式
浅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空乘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岗位群关照下的空乘专业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
浅谈空乘专业形体礼仪姿态训练模式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民航乘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