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子英
摘要:考试是通过考核来评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考试这种评价制度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必须通过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研究考试在教改之路上出现的问题并拿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试改革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99-01传统的小学教育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考试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书呆子气很重,缺乏灵气,鲜于创新,与小学生记忆力差、直观性强、幼稚贪玩的特点完全脱节。目前,小学教育虽然正在进行改革,但是大多局限在课堂和教学方法上,对其他方面触动不多,特别是考试改革的步子明显迟滞。因此,要想取得改革的最终成功,改革考试制度是必须迈过的一个坎。
1.当前小学语文考试的现状
1.1在知识和能力之间,语文考试要以语文基本能力的测查为重点;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应侧重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测试。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正是怀着"考什么,教什么"的错误心态,在考试前押题、猜题,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把语文教学落脚在一次次的组词、填空、选择、判断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训练上。
1.2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非常广泛,但有一点很重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我们的老师非常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时也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却不注意发展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2.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
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考试,从命题的指导原则来看,至少应体现下列几种思想。
2.1要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水平。
2.2要有利于突破旧有的评价模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综合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依据。
2.3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3.改革考核形式
如何把试卷命题和培养学生的优秀素质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把教育规律贯彻到小学教育的实际考核中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3.1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首先、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应侧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凸显其价值性。其次,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试卷命题,既要尊重教材、依托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应该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在所学知识的领域内追求适度的开放,让学生有自由发挥、主动建构、积极创造的空间。最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方面。
3.2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成为评定学生优劣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现代小学教育的一个方向,单纯的考试做不到这一点。检验学生可以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实现。既检测学生学习课文的效果,又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而且能使考试的内容更加全面,考试的形式更加科学。
3.3实现师生互动。考试除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是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考试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行为。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考试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害怕考试、厌恶考试。要改变这种局面,一要教师放权,二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由"要我考"变成"我要考"。
3.4改革试题设计,体现人文关怀。考题语言表达要儿童化,体现情趣性。每一道考题要能真正地吸引学生,在考查要求的表述上必须儿童化,体现情趣性。
考题形式要生动活泼,体现活动性。要想使考题让学生想做,就必须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进行设计,体现活动性。
考题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考题设计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强调开放而不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将考试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3.5分析结果,加强指导。要尽可能把考试成绩反映的信息更多地反馈给学生,努力扩大考试信息的利用率。比如现在学校考试分数的主要作用还是为学生排座次,每次考试后的结果处理过程也只是简单的试题讲解,至于其中学生错误的来源和改进的方法,则关注过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考试分数认识的片面性,导致的后果是考试过后试卷闲置,学生也只是把错题加以改正,重新抄写一遍,至于自身智能结构的缺陷,从考试分数中则无法洞察。同时,由于现行学校考试多是"各自为战",一些共性的问题则没有被重视,而这些问题也许正是学校管理、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做法,有必要由相应部门,尤其是考试组织、服务部门成立专门的咨询机构,让他们对学校考试从全局上进行质量评价,并从中汲取对学校、对学生有益的成分,尤其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技能训练,在考试之后应能够把考试过程和结果中的问题加以提炼,切实保证考试反馈信息能够完全被学生接收。
总之,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学校考试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面对二者现实中的矛盾,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只要把握住导引学生发展这一基本改革取向,就能加快学校考试科学化建设的进程,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