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凯
“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八百多年前,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王祯在其著述《农学》中翔实记载了木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然而,朝代更迭,世事变幻,木活字印刷这一世界印刷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技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当世人以为这古老的印刷术已经销声匿迹时,让人欣慰的是,在浙南一隅的东源村,它还安静地存在着,传承近千年而从未中断,在沁人心脾的墨香中延续着华夏文明的血脉。
木活字还活着
东源村隶属于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在木活字印刷技艺惊现于世人前,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如今,和“东源村”这一行政称谓相比,当地政府力推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这一文化名片显然更有名气。来到村里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墨香,近200平方米的四合院里人头攒动,有来自温州市区的学生,也有全国其他地方的游客。
王超辉是这里的负责人,他的另外一重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此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他所在的屋子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他冲我们挥了挥沾满油墨的手,算是打招呼。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3块嵌着字模和图案的字盘,虽然已经排好版,不过由于字模上雕刻的全是反字,让人一时难以认清印刷的内容。只见他用一把粗棕刷蘸上墨汁,在字模上反复涂刷,然后把一张宣纸覆在上面,接着用另一把棕刷在纸面上轻轻上下扫动,直到慢慢显出文字和图案的墨迹。等把宣纸轻轻揭下来,一首配有插图的陆游名作《钗头凤》呈现在众人眼前。扑面而来的墨香、典雅大气的老宋体字、端庄古朴的版式,让见惯电脑排版印刷的我们不禁眼前一亮,啧啧称赞。
等人群散去,我们才看到屋子两侧摆放着十多个乌黑的字盘,字盘的格局很像算盘,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个个1厘米见方的字模。这些字模经过墨汁的长久浸润,如黑炭一般,只有拿起来细看,才能看出是木头制成的。“刻木活字要用棠梨木,这种木头花纹细密,质地硬,浸墨后不容易变形。”王超辉说。
在我们强烈“要求”下,王超辉为我们演示刻木活字。他先拿起一个模坯,用毛笔在上面反写了一个繁体“谢”字。等墨汁干后,他拿起刻刀全神贯注地雕刻起来,只见他左手不停转动字模,右手稳准运力,刀尖划过,木屑纷飞。不到十分钟,一个方正典雅的阳文繁体“谢”字便显现出来。王超辉介绍说,“写反字和刻字,是木活字印刷最难的两道工序。作为一名谱师,刻一套总数有两万多个的活字模是接活的基本硬件,按刻一个活字模平均花十分钟计算,一天最多也就刻五六十个,刻完一套怎么也得花一年时间。”
王超辉伸手让我们看他手掌里的老茧。然而,相比老茧,此时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在排版时如何从上万个字模中快速选出需要的字模?王超辉笑了笑,随手拿起身边的一份文稿走到字盘前。他左手执文稿,嘴里用方言念着“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右手快速、准确地在字盘上捡出字模,直接放入一边的空字盘里排版,根本不用仔细查验。等他捡完字模,我们对着文稿逐一核对,竟然没有一个捡错!见我们一脸惊讶,王超辉解释说,他念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捡字诗”,一共32 句160个字,基本囊括了大部分的汉字部首,字模都是严格按照这首诗排列在字盘上。比如,诗中的“君”是指把所有带“君”字旁及字形与“君”相近的字放在字盘里的同一行,如“群”、“尹”等字。只要背熟了这首诗,对每个字模在字盘上的位置就能做到了然于胸。
刻字、选字、排版,在这里看到的每一道工序,都与《农书》中的描述如出一辙。置身于此,仿佛时光倒退了八百多年,当人们以为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只存在于课本中时,在浙南一隅的这个小村落里,还能收获一份“原来你在这里”的庆幸和感动。
以族谱为承载
为什么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术会在东源延续下来?这是几乎每一个到馆里参观后的人都会产生的疑惑。“修谱。”王超辉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道出了缘由。据长期研究浙南族谱文化的吴小淮介绍,浙南一带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当地的先民要么是在宋代以前为避战乱迁到闽南地区,然后在明清时期迁到浙南一带,要么是在北宋南渡时迁徙到此定居。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造就了当地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一带的修谱传统也不曾中断过。
王超辉家族的《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了木活字印刷术来到东源的历程。元泰定元年(1324年)前后,作为王氏第11代的王法懋就已经在福建安溪一带以修谱为业。清乾隆元年(1736年),王法懋的后代王思勋带着子女迁居到现在的东源村,同时带来的还有用木活字印族谱的手艺。在之后的三百多年里,这门手艺在东源王氏家族中传承了十余代而从未中断,并通过联姻、收徒等方式,让这一技艺在一些外姓家族里也传承了好几代。如今看来,正是由于谱师在替宗族修族谱、理血脉的时候,在日复一日的刻字排版中,无意间守护了华夏文明的这点星光,让它在历史长河里安静地闪耀着,一直延续至今。
翻开展馆里收藏的族谱,在每一本的扉页上都可以见到“平阳坑镇东源村××梓辑”的落款。古人以“付梓”来指称刻字印刷,而“梓辑”则是东源村的谱师对修谱全部程序的概括性称谓。据王超辉介绍,完整的修谱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清谱稿,第二阶段是备字印刷,第三阶段是印本加工,前前后后共有二十多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讲究。刻字印刷只是族谱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出一本让客户满意的族谱,谱师还要熟悉甲子纪年、认识冷僻字和异体字、了解古文语法,甚至能撰写古文。事实上,东源谱师中很多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念过几年书。
东源谱师除了在瑞安本地编印族谱,还到浙南各县市甚至福建、江苏、湖北等省接业务。他们食宿都在宗族祠堂里,修谱时间随宗族人数而定,短则数月,长则经年。待一本本精美族谱问世,谱师还要主持盛大的“圆谱”仪式。在鼓乐齐鸣中,新族谱被摆在祠堂的主祭案台上,享受香火供奉。谱师则披红绸、坐上位、听赞颂、纳红包,长时间的辛劳也在喜乐的氛围中烟消云散。
在东源,木活字印刷和修谱就这样结合在了一起,成了谱师必须掌握的谋生技艺,并且借助于修谱这一行业延续至今。
受欢迎的铅活字
在东源村,听到最多的还是“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木活字印刷可能已经见不到了”这样的感叹。打听之后才明白,原来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铅活字印刷已经在当地谱师中流行起来。
“主要是木活字印刷的时间成本太高。”王超辉为我们算了一笔账:采用木活字印刷,一个熟练的谱师一天最多印三四版,一年最多可做4~6本族谱,按一本族谱收费5000元计算,一年下来赚的钱仅够一家人的日常开支。
潘朝良是东源村较早采用铅活字印刷族谱的谱师,“虽然我也是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传承人,但现在主要还是用铅活字排版,有时也用电脑排版。”潘朝良说,谱师的收入主要依据宗族人丁的多少而定,通常一个家族都有两三千人,采用电脑排版印刷、铅活字印刷和木活字印刷的报价相差很大。“打比方说,电脑排版我只收8块钱一个人,铅活字印刷就要10块钱,而木活字印刷就不能少于15块钱。修谱之前,我会跟宗族的人讲清楚,他们喜欢哪样我就按哪样做。不过,从近几年的生意来看,大多数宗族都会选铅活字,选木活字的连一成都不到。”潘朝良说,采用铅活字排版修族谱,如果业务不断,一年可以接一二十个,轻轻松松挣十几万。
铅活字印刷也受到一些新入行谱师的欢迎,在他们看来,刻木活字手艺难学,没有多年的刻苦努力不可能学到家。印刷时对用墨量、刷墨力度的要求也很高,即使手艺再精湛,印出来的文字也会有大小、深浅的区别。“铅活字就不一样,现在可以向铸字师傅订字,字体大小规格统一,也不需要印刷技巧,即使是外行练习几下就会了,而且印出来的字墨色均匀、大小统一,比木活字印出来的更漂亮。”一位刚入门的“谱师”说。
相比其他谱师的“与时俱进”,王超辉显得有些固执,他是目前东源唯一一个坚持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的谱师。“懂族谱的人都知道族谱要讲究古意,只有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才相配,铅字印的虽然好看,但完全没有木活字印的宝贵。”
光环背后的无奈
东源村并不大,200 户左右,人口不到1800人,如今做谱师这一行的约有60人,其中能够掌握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不到20 人,再经各级政府认定,最终确认的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只有11 位,并且年龄都在60岁以上。
今年81岁的林初寅老人也是东源木活字印刷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虽然如今他已不再接活,但带有徒弟,不过都是上了年纪的。“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干这行,又脏又累,他们随便在外面找个工作,一个月就能挣几千块钱。”
林初寅老人有3个孩子,虽然他们早就学会了用木活字印刷修谱,但如今没有一个以此为营生,全到外地打工去了。“在现有的11位传承人中,几乎都没有子女接班的。”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建俊无奈地说。
虽然如今在浙南地区修谱仍是一种常态需求,但20~30年的续谱间隔和服务地域的有限性让修谱的需求并不旺盛,村里的年轻人还是选择了外出闯荡。
2008年,木活字印刷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把培养传承人作为保护木活字印刷术的当务之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的措施,如带一个徒弟政府每年给予传承人7000元的经济补助。此外,当地政府也考虑将东源村作为古籍印刷点进行扶持,在印刷族谱之外,利用传统的木活字印刷技艺承接各种古籍的再版转印业务。
然而,就像林初寅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现在,国家要我们传承木活字印刷技艺,但老实说,我们这些传承人并不想做,因为根本挣不到钱,没有实际利益,传承就很难做下去。”
木活字印刷技艺之所以能在东源保存下来,根本原因在于浙南一带的修谱习俗。如果当地政府能在建立展览馆、鼓励传承人带徒弟之外,对采用木活字修谱的谱师和宗族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的保护措施,或许更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