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龙,高永海,时旭东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 100091)
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黄岩龙,高永海,时旭东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 100091)
目的探讨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及口服中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加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临床非常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具体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一,主要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1-3]。目前该病主要采用西医对症治疗,但能够使用的西药不多,且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大,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我院从2013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9年全国肾脏病南京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表现为面色晦暗,腰部刺痛感明显;肢体麻木或者肌肤甲错;舌象晦暗;腰酸无力;尿频尿急尿多;全身水肿,面色饥黄,头晕目眩,五心燥热等。年龄25~60岁;24 h尿蛋白定量<3.5 g;肾功能基本正常;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肾功能不全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者,由药物引起肾脏损害者,妊娠或者哺乳妇女,有心脏病、严重脑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15例,其中男250例,女65例,年龄28~56(45.6±6.8)岁。对照组315例,其中男254例,女61例;年龄31~ 58(44.4±4.6)岁。2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如常规应用ACEI/ARB类药物、阿魏酸哌嗪片、来氟米特口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及口服中药治疗。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主要是用古方中药水洗浴全身。口服中药方剂组成:黄芪30 g、白芍15 g、桂枝10 g、生姜10 g、大枣15 g、白花蛇舌草10 g、炒白术15 g、生薏仁15 g、玉米须10 g、茯苓皮15 g、赤小豆10 g、覆盆子15 g,水肿手足厥冷加附子,水肿腹大者加防己、葶苈子、大黄,水肿汗出恶风者加防风、防己,水肿兼瘀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水肿恶寒者加麻黄,水肿手足厥冷加附子。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
1.4疗效判定标准[5]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内不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肾功能指标部分恢复,尿蛋白在24 h内<1 g/d;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恢复,基本情况较为稳定;无效: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进行性加重。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GF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2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损害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肾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进行性衰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式不恰当,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未十分明确,其中15%~20%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急性肾炎转化而来[7]。一般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机体出现了免疫紊乱,有抗肾抗体的直接作用,也有补体等免疫抗体的生物学反应,同时还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参与及共同作用,自由基产生过多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有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原因[8-10]。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待到患者发现时,多数已经到了晚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肾风”“水肿”“腰痛”“风水”等范畴,其发病原因由内外两种因素引起,内因主要是精神不佳,营养不良等;外因则主要是感染风寒暑湿燥火六淫[11-12]。水肿病名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根据其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素问·水热穴论篇》指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尿血在中医属于“血证”范畴,出自《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13]。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认为是本虚标实,主要表现在肾、肺、脾等脏器的虚弱,其中又以肾虚最为明显,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入侵,内生瘀血等[14]。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包括休息以及控制高血压等,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好,就需要限制性摄入蛋白质,高血压患者需要低钠饮食,血液凝集功能不好需要使用抗凝剂,避免进一步伤害肾功能。但对症治疗常常治标不治本,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导致患者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治疗效果始终欠佳[15-16]。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以治本为主,起效一般较慢。所以单纯使用西医或者单纯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是使用中药液洗浴患者全身或者局部,药物不需要经过胃肠道,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皮肤或者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具有起效快、患者舒适感强、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还不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人体皮肤在一定温度药液的浸泡作用下,毛细血管扩张,穴位经络敏感,药物极其容易被人体吸收,中药成分易通过皮肤渗透全身,从而调节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益肾、行气、排毒、消水肿等,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口服中药方剂不燥不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兼施,功补并举,病中治疗,病后调补。方中附子、防己、葶苈子,大黄、防风、川芎、桃仁、红花、麻黄等随证加减,更加适合患者的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GF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采用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加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以长期治疗,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1] 吴兆怀,李志坚,吴庆鹏. 吴廷扬治疗慢性肾炎验案举隅[J]. 现代医院,2013(7):61-62
[2] 庄建奖,刘丽,刘志君. 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8):38-39
[3] 黄山,赵树华,方美善,等.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10-111
[4] 张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0,16(12):263-264
[5] 梁黎黎,宋丹,陈健,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5(1):68-69
[6] 曲宗旭. 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36-40
[7] 林捷. 曹田梅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经验总结[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60-65
[8] 马耘,王志峰. 肾炎康复片配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4例[J]. 陕西中医,2012,33(7):830-831
[9]NaganoM,FukamiK,YamagishiS,etal.Circulatingmatrixmetalloproteinase-2isanindependentcorrelateofproteinuriainpatientswithchronickidneydisease[J].AmJNephrol,2009,29:109-115
[10]TanTK,ZhengG,HsuTT,etal.Macrophage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ediates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invitroinmurinerenaltubularcells[J].AmJPathol,2010,176:1256-1270
[11] 卢占锋,陈喜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444-445
[12] 薛红良,卞晓芳,孙正伟. 穴注和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8,40(11):84
[13] 谭洪华,李霞,薄爱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3(1):76-77
[14] 王兴木.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VEGF和HGF水平及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5):534
[15] 汪萍,余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3):463-464
[16] 黄山,赵树华,方关善.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10-11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4.022
R0692.31
B
1008-8849(2015)34-3823-02
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