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妹,王 颖,熊 鹏,柏 灿,薛 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针刺对癌因性疲劳干预疗效及机制研究
贾亚妹,王 颖,熊 鹏,柏 灿,薛 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癌因性疲劳是临床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具有区别于其他疲劳的临床特征,目前癌因性疲劳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鉴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大,所以针灸替代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癌因性疲劳的新方向,临床上有大量研究报道针刺对癌因性疲劳治疗的优势。但是目前关于针刺治疗癌因性疲劳的机制研究仍具有局限性。
癌因性疲劳;针刺;机制
在健康的个体中,疲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主观感觉,提示个体需要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并可伴随休息得到缓解。而癌因性疲劳是癌症病人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目前鉴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患者的畏惧心理,针刺成为目前治疗癌因性疲劳的主要手段,虽然有大量研究报道了针刺对癌因性疲劳治疗的有效性,但是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局限性,本篇文章就从针刺对癌因性疲劳干预疗效及机制做一综述,供读者参考。
目前,癌因性疲劳虽然没有公认的定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癌因性疲劳定义为悲伤的、持久的、身体情感的主观感受和认知疲劳或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疲劳,不与近期活动和干扰正常功能成正比的[1]。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癌因性疲劳是住院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躯体症状,发生率达81%,中度以上癌因性疲劳达60%;另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癌因性疲劳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存在于各个阶段,在诊断时发生率达40%,在放射治疗时达90%,在药物治疗时达80%[2]。癌因性疲劳的临床特征与典型疲劳不同,主要有:①疲劳症状具有高度的个体性;②癌因性疲劳不仅有躯体上的疲劳,还包括心理障碍(抑郁和焦虑)和社会幸福感的缺失[3];③在癌症治疗时其症状与癌症的持续和复发有相关性;④可出现在癌症的任何阶段;⑤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亦可以是永久性的。
鉴于其特有的临床特征,治疗分为两类:药物性和非药物性。药物治疗包括精神振奋类药物、红细胞生成素、生长因子、皮质类固醇和抗抑郁药物等;非药物性治疗包括有社会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教育课程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咨询)、身体锻炼、睡眠疗法、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对药物治疗副作用的恐惧,多数病人选择了针刺治疗。
肿瘤学针灸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都在寻找替代疗法,特别是癌症的并发症状,包括疼痛、失眠、恶心呕吐、消瘦、体抗力下降、抑郁、疲劳等方面,针刺治疗已经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替代治疗方法。
针刺对癌因性疲劳治疗的有效性,临床上有大量的研究报导。Mao J[4]等人将67名已绝经且具有疲劳、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三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发现与假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电针组患者的疲劳、焦虑、抑郁具有显著改善(P<0.05),而睡眠障碍未见明显改善;Smith[5]通过针刺太溪、俞府、足三里和双侧三阴交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患者的疲劳症状明显减轻,说明针刺治疗癌因性疲劳疗效显著。Molassiotis A[6]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比较针刺组、穴位按压组和假穴位按压组对化疗后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结果显示针刺组患者的疲劳水平下降了36.0%,而穴位按压组和非穴位按压组分别为19.0%和0.6%,表明针刺在治疗癌因性疲劳的有效性。Johnston[7]等人利用针刺加心理疏导治疗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前者患者的BFI明显下降,说明针刺结合心理治疗可能是未来治疗癌因性疲劳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研究发现通过比较艾灸和温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现,两者都能改善慢性疲劳的症状,而温针的效果明显优于艾灸。
临床上也有关于针刺治疗的不良反应报导,常见的就是病人主观感觉不适如恶心,疼痛,出血等,这些有关不良反应的报导也给我们未来形成癌因性疲劳治疗的个体化提供了证据。
3.1 中医
《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即说明了经络在人体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其功能可以概括为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病预邪,保卫机体三个方面。癌因性疲劳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虚证”,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理气血、调补气机、调整阴阳、恢复正气,起到双向调整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3.2 西医
西医认为针刺治疗疲劳的机理可能是针刺通过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和节律调节等方面对癌因性疲劳进行纠正。
3.3 神经调节
迷走传入神经在疲劳发生的过程中是有作用的,关于迷走神经传入神经的假说:癌症或癌症治疗导致刺激神经组织的物质在外周释放,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神经产生机体肌肉活性抑制和病态。根据中医“针刺调节阴阳”的观点,相当于西医“针刺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关系”的观点,在针灸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上,Carpenter RJ[8]等人研究报道了针刺可以调节健康个体的交感迷走神经。Takahashi等人[9]研究发现针刺过程中,针刺刺激皮肤和肌肉的躯体传入神经,之后躯体感觉信息进行大脑的皮层区域,通过躯体自主神经反射,调节各种生物力学响应,如促进运动,缓解疲劳。因此,针刺的神经调节作用主要即是从调节迷走神经的激活,恢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作用。
3.4 内分泌调节
癌因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枢5-羟色胺(5-HT)或5-羟色胺的受体分泌增加或积聚,导致躯体的运动减少,同时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产生一种减少体力工作的信号[10],研究发现针刺的内分泌调节主要是针刺可以导致血清素(5-羟色胺)从脑干和下丘脑分泌释放。
3.5 免疫调节
在癌症形成的过程中,增殖的癌细胞消耗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另外,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放疗化疗对人体本身的免疫力也造成了破坏。因此若要缓解癌因性疲劳的症状,就要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大量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刺激白血球(包括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生长。另外可以通过提高癌症病人的T淋巴细胞和NK[11]细胞功能促进疲劳症状的恢复。另外,针刺通过对免疫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INF)、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调节,改善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发挥了针刺的免疫调节作用,促进疲劳症状的缓解和恢复。
3.6 节律调节
癌症病人的节律改变在很早以前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节律的改变主要包括内分泌节律的变化(皮质醇、褪黑激素、催乳素的分泌)、代谢过程的变化(体温和循环蛋白质水平)、免疫系统的变化(循环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和休息活动模式的变化。而昼夜节律与癌因性疲劳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皮质醇分泌节律和休息活动节律之间的关系。目前,大量研究发现针刺可以改善体温节律、休息活动节律、免疫系统节律等[12],通过调节改善癌因性疲劳紊乱的节律,从而缓解疲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大量研究表明了针刺治疗癌因性疲劳的有效性和优势,为临床针刺治疗癌因性疲劳提供了依据,但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提示我们,针对癌因性疲劳的个体化特征,未来临床治疗上应选择针对个性化的治疗方法。除了针刺治疗外,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疏导、体育锻炼、营养支持,中医的气功、艾灸、推拿等对癌因性疲劳干预的疗效,以及几种治疗方法同时应用对癌因性疲劳的调整和恢复作用,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1] 李莉,蒋晓安,侯亮,等.住院肿瘤病人发生癌因性疲劳状况的多维度多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9,3(23):586-589.
[2] SCOTT JA, LASCH KE, BARSEVICK AM,et al.Patients' experiences with cancer-related fatigue: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J]. Oncol Nurs Forum ,2011(38):191-203.
[3] MARKUS HORNEBER, IRENE FISCHER, FERNANDO DIMEO, et al.Cancer-Related Fatigue [J].Dtsch Arztebl Int,2012,109(9):161-172.
[4] MAO JJ, FARRAR JT, BRUNER D,et al.Electroacupuncture for fatigue, sleep,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breastcancer patients with aromatase inhibitor-related arthralgia: A randomized trial [J]. Dtsch Arztebl Int,2014,9(30):15-17.
[5] SMITH C, CARMADY B, THORNTON C, et al.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ost-cancer fatigue and well-being for women recovering from breast cancer: 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Neuromodulation,2011(14):8-12.
[6] MOLASSIOTISA, SYLP, DIGGINSH.The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fter chemotherapy with acupuncture and acupressur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Complement Ther Med,2007,15(4):228-237.
[7] MICHAEL F JOHNSTON, RON D HAYS, et al.Patient education integrated with acupuncture for relief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randomized controlled feasibility study [J]. 2011,6(25):141-150.
[8] CARPENTERRJ, DILLARDJ, ZIONAS,etal.The acut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upon autonomic balance in healthysubjects[J].Am J Chin Med,2010,38(5):839-847.
[9] 唐纯志,杨丽霞,杨君军,等.针刺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8):612-613.
[10] 罗英华,陈敏聪,冯耀华,等.针刺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清IL-2及TNF-α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6,3(23):206-208.
[11] TAKAHASHI S,SPIEGEL D.Circadian disruption in cancer:a neuroendocrine-immune pathway from stress to disease[J]. Brain Behav Immun,2003(17):321-328.
[12] 刘旭光,宋开源,余曙光,等.不同时辰针刺对金黄地鼠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6(25):417-419.
(责任编辑:余 婷)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Mechanism of Intervention Study
Jia Yamei,Wang Ying,Xiong Peng,Bo Can,Xue Ho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610075,China)
Cancer-related fatigu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clinical cancer patients,and have unique clinical feature.The chief treat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re Pharmacotherapy and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Because of the side-effect of Pharmacotherapy, the acupuncture have already been the new treat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a lot of clinical research consider the superio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vention have boundedness, and the main are the nerve regulation, the endocrine regulation, the immune regulation and the circadian regulation.
Cancer-related Fatigue;Acupuncture;Mechanism
2014-1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39)
贾亚妹(1989-),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灸时辰效应与机制。
薛红(1971-),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针灸时辰效应与机制。
R245.31
A
1673-2197(2015)07-0055-02
10.11954/ytctyy.20150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