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持续高热的药学监护

2015-02-09 19:28杨青马传学
医药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舒巴坦药师药学

杨青,马传学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徐州 221009)

1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持续高热的药学监护

杨青,马传学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徐州 22100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后持续高热患者救治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法 分析患者发热原因,指出临床医生抗感染治疗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疗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采用药师的治疗方案1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原放疗方案得以继续进行。结论 临床药师参加疑难病症会诊时,结合药学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给药方案,能取得明显的疗效。

临床药师;癌,宫颈;放射治疗;高热

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药师已成为医、药、护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参加查房、危重病例会诊、涉药医疗纠纷处理、患者用药教育等,临床药师协助医生为患者诊疗的作用已逐渐得到体现。现将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后持续高热患者救治的实践和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概况

2 治疗经过与药学监护

2.1 一般治疗 入院后宫颈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排除放疗禁忌证后于2013年7月4日行盆腔放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泮托拉唑注射液及其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治疗期间患者体温升高,最高达39.5 ℃,无腹痛,探宫腔无明显积脓,予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栓及物理降温,体温短时下降。血常规:白细胞13.84×109·L-1,中性粒细胞0.898;C-反应蛋白108.00 mg·L-1;血培养:未培养出细菌。先后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奥硝唑、头孢西丁、头孢硫脒抗感染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入院第21天(2013年7月19日)请临床药师会诊。

2.2 药师会诊 药师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明确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本次住院期间,每次静脉用药时无特殊不适,上午输液时有时体温会升高,多数在15:00—16:00开始发热,约1 h升至39.0 ℃以上,发热时伴寒战,予吲哚美辛栓100 mg(1粒)直肠给药体温能短时下降。抗感染治疗史:哌拉西林/舒巴坦4.5 g,qd,联合奥硝唑0.5 g,bid×10 d→头孢西丁3 g,bid,联合奥硝唑0.5 g,bid×4 d→头孢硫脒2 g,bid,联合硫酸依替米星0.15 g,bid×1 d。临床药师会诊意见:①患者输液时有时出现发热,但发热高峰一般在下午出现,不能排除药物热可能。若患者治疗允许,建议停用除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静脉用药。②继续送血样做细菌培养,查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以明确发热原因。③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虽然已抗感染治疗15 d,但用药不规范,具体表现为:哌拉西林/舒巴坦4.5 g,qd,日剂量不足,给药频次不足[1],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杀菌活性呈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是评估药动学/药效学的重要参数,并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在患者高热、抗感染治疗不佳的情况下换用头孢西丁再换用头孢硫脒,降阶梯治疗,属选药不当。药师建议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商品名:舒普深)3.0 g,q8h。抗厌氧菌药物已应用2周,可暂不应用。④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临床医生接受了药师的治疗方案。入院第27天(2013年7月25日)采用药师的治疗方案第5天,患者仍发热至39.2 ℃,医师停用抗菌药物,请院内会诊。

2.3 医院内会诊 临床医生分析认为患者发热考虑原因有:①考虑肿瘤放疗所致的组织坏死崩解。②感染所致,但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达1个月之久仍未控制,原因待查。临床药师分析认为,患者发热考虑原因有:①可排除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发热,2013年7月19日药师会诊时已建议停用了其他静脉用药物,仅保留一组抗菌药物。②感染所致高热不能排除,目前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4 d后,患者体温虽然仍高,但白细胞已降至7.27×109·L-1,中性粒细胞降至0.841;C-反应蛋白降至42.20 mg·L-1,说明抗感染治疗有效,建议原方案继续。 吲哚美辛栓也可能引起白细胞下降,建议查降钙素原,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指标。降钙素原结果示:0.142 ng·mL-1(正常参考值0.000~0.046 ng·mL-1),提示局部感染存在[2]。临床药师的意见被接受,继续原方案抗感染治疗。

2.4 治疗结果 入院第28天(2013年7月26日),患者体温降至37.5 ℃,入院第32天(2013年7月30日),患者主诉已连续2 d无发热,精神、情绪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94×109·L-1,中性粒细胞0.798;C-反应蛋白5.41 mg·L-1,予停用抗菌药物,继续原方案放疗,于2013年8月12日出院。

3 讨论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约2/3的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占恶性肿瘤发热的约40%。鉴别癌性发热与感染引起的发热非常重要。本例患者高热近1个月,临床医生先后予4种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由于患者于放疗第2天出现高热,且使用了包括中药注射液在内的多种静脉药物,因此,癌性发热、药物热及感染性发热均不能排除。由于患者在临床药师会诊前已抗感染治疗近20 d,疗效不佳,因而临床医生怀疑是否为感染性发热。临床药师指出了抗感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如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频次不当、日剂量不足,在患者感染加重时药物选择不当等;认为虽然进行了抗感染治疗,但治疗用药不规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各项实验室指标判断,患者感染性发热不能排除,故继续抗感染治疗,最终患者各项感染指标下降,体温恢复正常。

药师先后参加本例患者的2次会诊,指出前期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患者的器官功能水平、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给药方案[3]。在治疗过程中,当临床医生质疑药师的治疗方案时,药师及时拿出实验室指标好转的依据,说服医生坚持原方案治疗。此外,临床药师还每天到床边看望患者,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用药教育,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药、护共同努力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使患者原来被中断的放疗得以继续进行,最终这一周期治疗结束,患者顺利出院。

[1]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30-131.

[2] 何礼贤.降钙素原指导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诊疗的临床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636-637.

[3] 许恒忠,王者宁,李金英.以药动学/药效学相关参数为依据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4):322-324.

DOI 10.3870/yydb.2015.05.033

[本栏目由默沙东(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2013-10-03

2014-10-21

杨青(1967-),女,江苏徐州人,主任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516-83956235,E-mail:yangqing1967@126.com。

马传学(1957-),男,江苏徐州人,主任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0516-83956235,E-mail:machuanxve@163.com。

R969.3;R737.33

B

1004-0781(2015)05-0687-02

猜你喜欢
舒巴坦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