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下的卓越医师培养思考

2015-02-09 11:20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卓越医学院校医学生

颜 婕

(泸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2011级年级办公室,四川 泸州 646000)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革目前医师培养体制,创造性地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协调好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在卓越医师培养中的比例和程度,制定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目标,要为卓越医师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供必要储备。如果按照现有的医师培养模式进行卓越医师培养,而淡化人文素质的培育,有可能培养出来的“卓越医师”将会“卓”而不“越”,培养出来的医务人员缺乏关爱意识和人文精神[1]。所以,课题——人文视角下的卓越医师培养考量——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1 人文教育在卓越医师计划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是一门研究、探讨关于人的生命之学科,无疑属于一门人学。卓越医师计划的人文培养离不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具体实践促进卓越医师计划的实施。卓越医学的人文教育以基于人文理念和精神的彰显为己任;基于培养卓越医师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为目标。人文教育实践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卓越医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素养往往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不同的时代要求和进步需要与之匹配的医学人文素养。人文教育的实践,无疑是动态的实践过程。社会需要既懂技术又丰富灵魂、内涵的复合型卓越医学人才,为此,卓越医学教育需要专业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必须传授深厚的文化灵魂和内涵,医学院校培养兼具人文理念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核心所在。

2 卓越医师计划的人文培养现状

负责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医学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卓越医学人文教育需要相应卓越的教师,但不可逾越的是缺乏能够与医学紧密结合的人文教师,因为在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之前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高等医学院校教授马克思原理、政治学、伦理学的专业教师,转型过来教授医学人文课程,如果要取得较好的人文医学教学效果,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践和培训,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从卓越医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来看,医学高校非常愿意在医学科学技术的教学设备和专业教师的引进等方面做投入,而在卓越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投入明显不足。卓越医师计划的人文师资和投入的匮乏,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但是,按照目前的人文认知水平,这个过渡的时间可能比较长远。所以,作者身处医学教育的领域,探索如何提高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知,是有研究意义的。

医学教育对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人文教育部分没有提高到和医学科学技术教育同等的认知高度,这是认识的误区。医学服务的对象或最终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那么,医学应该是医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学科,这是由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复杂性所决定的。卓越医师培养的目的是培养能更好为社会服务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忽略人文社会知识理念灌输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卓越医师教育,还能卓越吗?2014年7月2日,英国媒体报道称,日本东京大学兼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教授河冈义裕,为了分析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变化,将这种超级病毒改造成能够绕过人类免疫系统的新变种[2]。有人担心,如果此病毒失控,流入社会,那将是人类社会的灾难。从医学技术本身来讲,日本学者是成功者,但缺乏人文社会伦理道德约束和培养的他,无疑可以视为科学技术疯子,带给人类的也许是犯罪。

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推崇用化学和物理的语言解释生物现象,势必导致医学科学对人文社会知识学习和认识不足,饱受争议的询证医学理论和我国举证倒置的司法实践,助推了医学的化学和物理解释理论的发展,而弱化了人性关怀对疾病宿主—患者康复的良好作用。试想,将现代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和与时俱进的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育医师,在这个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医师,必然是卓越医师。提高认识、文理兼顾、自然与社会兼顾、询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相互弥补,才是未来医学发展之路,充满人性关怀的智慧医学科学技术,必将被日益增长的医学服务模式所接受和发展。

从人文教育的技术层面来讲,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这是人尽皆知的。但笔者还是要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目的为了引起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者的重视。医学科学技术的教授目前仍然是医学院校授课的重点,卓越医师的培养不外乎将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甚至还增加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内容,卓越医师接受人文教育的时间被大打折扣了。卓越医师计划招收理科生为主,这受制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设置的课程,选择的教材内涵,考核评价方式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必然导致人文教育效果的不良。从卓越医师人文教育材料内容方面来讲,注重政治权威和普遍认同的普遍性观点,忽视了社会现象的现实存在和解释这些社会现象发生的依据。换句话说,就是接受人文教育的大道理、大理论,难于将这些政治性很强的理论用于医学人文实践。多年来,高等医学院校以意识形态类课程代替人文课程设置是不争的事实,就是以思想政治课程为核心,以医学伦理学等为主干的必修课,课程体系残缺不全,人文内涵明显不足。新的课程改革将人文内涵削弱了,增加了政治性比较强的内容[3]。卓越医师培养的人文教育需要具有实战性强、能经受实践检阅的教育规划和考核,但是,当前医学高等院校卓越医师人文培养的考核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将考核重点放在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方面,而忽略了知识点的记忆并不能解决问题。没有将人文的理念和素养真正的培养起来,将来也难以将人文贯穿整个医学事业的始终,更没有将人文理念用于现实的医疗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仍然借助于技术含量高,检测精确的医学设备作为医学的主要执业手段;仍然将物理和化学的报告值作为分析人类身体疾患,维护健康的“金标准”,这样的卓越医师培养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这种情况在以超乎预想的速度蔓延。高等医学院校将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学生的英语4、6级一次性通过率、研究生考试通过率、一次性职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一次性计算机2级通过率作为批判教学效果检测的核心指标,更加无稽之谈的是用纯粹的英文教授医学专业知识标榜为卓越医师培养与普通医师培养的差别。将西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与东方文化的差别,被卓越医师人文社会学教学的施教者漠视了。

3 人文社会视角下卓越医师培养的策略

卓越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是医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人文素质的堆积,而应该使其加强对医学人文理念和精神主旨的理解,对人性关怀的解读,对医学人性认知的提升,对医学人文精神内涵的吸收和表达应用。据统计,在133所美国医学院中有69所把人文课程列为必修课[4]。我们的近邻,日本加强了医学教育中的专业精神、人文精神的养成[5]。

3.1 高等医学院校传统文化的自我洗涤

承担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高等医学院校,他的社会功能和其他高校是一样的: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需要其传承文化,进行文化的融合交流,开拓创新文化建设是其主要的宗旨。用文化育人、用文化武装人,先进的高等医学教育观倡导以人文本的理念。结合时代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高等医学院校对传统院校文化进行动态的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考量,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院校文化的自我洗涤。高等医学院校在发展变革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提高对人文精神理念认识,着重坚持和创新医学的人文关怀,用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医学人文价值观重构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为培育卓越医师人文素养提供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土壤。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文化建设提倡高雅和自觉,避免扩招导致的文化大众化,在纷繁嘈杂的人文文化中去粗取精,用变革和批判式的思维进行文化人文的倡导。

这样的医学高等院校人文文化教育实现了文化价值追求与卓越医师教育对象知、情、意、行现实结合的基点。文化育人的目的是把自然人塑造成文明的社会人。医学高等院校文化的多元和自主,帮助卓越医学生实现人文教育的主动,使其积极分析、鉴别与选择人文文化价值追求,为人文理念的自我调节和提升创造条件。据此,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文化的先进性和文明性,可以为卓越医师人文教育培养提供多维立体的优良环境。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培养的是创新型的卓越医学人才,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是培育开拓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摇篮。创造性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是主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因此,创新型的卓越医学人才,是发展民族医药的核心动力,也是医学人文的生命线。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与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相关的读书节、科技学术活动月、团组织生活、校园歌手及舞蹈大赛、纪念节日、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都体现校园文化的自由和人文性,卓越医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活动中攫取所需要的人文营养。

3.2 加大人文素质培养力度

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院校需要转变观念,梳理教师队伍,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步伐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构建医学人文社科教师队伍,大力培训具备有医学背景的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教师专业队伍,从而实现上述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现代意义的医学发展及医学人文教育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剔除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补偿,以研究带教学,以教学促进学科的发展,一边研究,一边教学,通过这些模式来促进人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改变传统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思路,将基础人文知识学习和解决现实医学人文问题结合起来,采用讨论、发言、辩论等灵活的教学形式,同时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办法,如学术论文、课题书写、调查报告、讨论发言水平等,不拘泥于考核办法的讨论,而在于人文理念能得到卓越医学生的消化吸收和运用。

积极探索“点评问题”的医学人文教学方法,将哲学、社会、法律、伦理、医患关系等问题作为点评的范畴,以成熟和公认的理论作为开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医学生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融为一体,同时倡导批判性的思维。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的卓越医学生会在接受新理论、新观念的时候,以自己的目光审视后再接受。热点问题的点评可以激发卓越医学生的学习欲望,搞活教学氛围,促进其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情商的训练,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3.3 有侧重、有选择地针对生源特点行“教育个性化”人文教育

学者崔雅菲等提出卓越医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遵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思路,将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资源信息,通过传统知识传播方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形成一个立体的信息传播网络结构,同时注意实践教学,达到提升卓越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6]。该教学方法的革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客观地说,卓越医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既要学习医学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技能,这两大块的学习任务不小,刻意单方面强调人文素养教育而忽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亦不符合卓越医学培育计划的主旨。

笔者提出“教育个性化”的观点,就是针对不同人文基础、社会背景、家庭教育环境、生源地的卓越医学生,对其进行人文素养的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将他们的人文储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其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因材施教。医学人文知识和能力调查评判标准的的制定比较复杂和繁琐,课题组也在尝试将相关结论另外行文进行讨论。卓越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话,那么就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而将重点内容放在学习理论知识上面;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换位思维等思维方法的构建的的学生,就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个性化”并不能用简单的因材施教来概论,因材施教的提出古来有之,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而卓越医师人文教育的“教育个性化”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出人文知识结构的短板和欠缺,有的放矢进行相关弥补,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节约和卓越医师学习时间的节约。

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知识和讨论。比如在带教学生进行尸体解剖操作前,专业教师带头给尸体献花鞠躬默哀等仪式,观看生前的视屏资料,讲述尸体的来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尊重、融入人性、融入关怀;带领学生进行动物实验之前,需要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授权和动物保护协会的认可,当然,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卓越医师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临床医学教学基地对卓越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基地教师的人文修养、人格魅力、医德表现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和示范。卓越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贯穿始终的要求。

[1]刘万路,赵世鸿.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10):105-107.

[2]日 本 人 制 造 出 超 级 病 毒 [EB/OL].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4/0706.

[3]王前强,张海添.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2).

[4]Banaszek A.Medical humanities courses becoming prerequisites in many medical schools[J].Can Med Assoc J,2011,183:E441-442.

[5]Tokuda Y,Hinohara S,Fukui T.Introducing a new medical school system into Japan[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8,37:800-802.

[6]崔雅菲,卓冬兰,徐逸萍,等.卓越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70-271,279.

猜你喜欢
卓越医学院校医学生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