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嵘
摘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基础常规治疗,用药前后对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肺通气功能及心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变指标改善,肺功能FEV1、FEV1/FVC×100%、FEV1%,心功能NT-proBNP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黏稠度,血液流变学,肺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明显,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丹红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2-001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目前全球约有6亿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全球有超过300万人死于COPD,占全球死亡总数的5%[1],COPD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气流受限造成肺泡性低氧,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持续低氧血症可导致COPD患者发生严重的肺动脉高压(PAH),使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室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增大或心功能不全,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丹红注射液是植物丹参,红花提取物。丹红注射液能改善局部血管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微循环,促进肺组织血流量增加,改善肺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保护肺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丹红注射液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88例,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及1997年全国第二次会议肺心病协作组关于肺心病修订的诊断标准,心功能按NYHA分级。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6±4.8岁);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5例,Ⅳ级13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7±3.6岁),其中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2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吸氧,抗炎,止咳平喘,抗感染及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14 d为1疗程。
1.3 观察项目 包括除常规检查外,对血流变学、血气分析、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FEV1/FVC及FEV占预计值(%)及NT-proBNP检查。
1.4 疗效判断 (1)显效: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咳嗽、咳痰、气喘、紫绀、水肿等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或消失,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2)有效:呼吸困难减轻,肺部啰音减少,心功能改善1级,血常规、血红蛋白含量基本正常;(3)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见表2。
2.3 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见表3。
2.4 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变化 见表4。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反复肺部感染、严重肺泡缺氧、肺血管床面积减少、肺血管壁增厚、引起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血管重构,导致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引发肺心病急性加重从而出现右心衰竭,在急性加重期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感染、缺血、缺氧、心功能下降、呼吸衰竭等多种症状,其主要机制为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处于高黏度状态,这不仅可以加重上述症状的进展,反过来上述症状又可以导致凝血功能的进一步异常[2-3],而血液黏滞性及凝固性增高、肺动脉高压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NT-proBNP、ET-1、IL-8、TNF-á等表达是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其中血液粘稠度增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点之一[4]。
红花为菊科植物,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之功效,丹红注射液(saffloryellow)是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5]。因丹红注射液具有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治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保护组织细胞、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功效[6];同时还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又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栓形成[7],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呈高凝状态,抗凝治疗能取得理想效果[8]。羟基丹红注射液A具有显著的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体外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抑制PAF与受体的结合,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9]。受上述启发,笔者认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能使肺血管扩张,降低血液黏稠度,活血化瘀,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抑制炎症活性物质释放减轻肺损伤。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上应该积极纠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循环、这些措施对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及心肺功能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花红色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Rabe KF,Hurd S,Anzueto A,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7,176:532-555.
[2]王香梅,贾连旺.红花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38-139.
[3]王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1387.
[4]邓晓琴,余琴,林红,等.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2):178.
[5]金鸣,高子淳,李金荣,等.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制备丹红注射液和羟基丹红注射液和羟基丹红注射液A[J].中草药,2004,5(1):25-28.
[6]闫鹏.低分子肝素钙与红花注射液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2):48-49.
[7]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77 379.
[8]李留,任成山,王泽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和抗凝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4):280-282.
[9]赵金明,秦文艳,齐越,等.红花黄色索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2009,26(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