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四川 成都611130
弱势群体社会生活中,总是会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歧视,或是被排斥,在遭遇这一系列的问题后,他们往往会想要通自己的方式改变这种局面,即由“弱转强”,伴随而来的确实越来越不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性的力量。弱势群体在遭遇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后,已经很难再相信政府,当政府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时,可能伴随而来更为严重的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处理人民内部问题时充当的是一个调节者的角色,而在处理一些敌对分子时,多会充当强制者。当弱势群体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政府要做的是先反思,而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毕竟政府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就很难再建立起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弱势群体不再是某个领域的少数一部分人,而是一个拥有很大数量,不同的职业,地域,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一群人。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本来就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如果问题处理的得当,他们将是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反之,他们则是社会潜在的危险。他们的不满情绪和过激的行为会给社会来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工作的中心任务。但是经济的增长使得弱势群体的数量扩大化,使弱势群体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过去,我国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中,而忽视了这部分群体,出现了一些与社会相对抗的行为。事实上,弱势群体他们一直都处于自我对立的精神矛盾中,他们拼命的挣扎又或者说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难以实现,因而他们内心存在着非常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在现实的交往中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有时可能会演变成社会的隐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需要以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作支撑的。当弱势群体长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的行为终究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从而阻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弱势群体虽然不是社会整个群体,但它却可以影响到整个群体。影响群体的重要手段就是情绪。情绪作为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具有多变性,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当某一个问题出现,一个人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情绪,当他接触其他人的时候,他的这些情绪也会传递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也会产生相类似的情绪然后传给其他人,然后情绪无限的循环下去。情绪传递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积极的情绪传递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调动起每一个参与者的热情。消极的情绪传递,往往会激起群体的不满,使整个群体失去理智,做出过激的行为。情绪传递不只会影响到群体内部,还会影响到其他群体。当其他个体接触到这个群体的时候,会被群体的情绪所感染,他原有的态度立场也会动摇,从而屈服于这个整体。当弱势群体传播不满情绪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个体或群体,因而,弱势群体的力量不容忽视。
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是需要帮助的。因此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扶持。首先是在物质上,弱势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缺少生存上的技能,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开展相关的培训,提供相应的就业,因为保障他们的就业可以安抚他们的一些不满情绪。其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弱势群体的最低收入。我国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贫富差距严重的背后,相对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可以使弱势群体看到政府的重视。最后就是心理上的教育,弱势群体行为过激和消极心理是离不开的。国家应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和活动,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其中。媒体应该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多宣扬一些先进人物以及好人好事,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其他的社会群体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对这些弱势群体投入更多的关爱而不是一味的嘲笑讥讽,相信如果这样下去,一定会令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看到光明。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我们处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努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人生而平等。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家共同建造的,当我们在抱怨,在愤怒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弱势群体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需要这个社会更多的关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和谐安稳的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