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背景下独立学院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2-07 06:54:01吴金莲何非凡
法制博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司法考试南昌大学经济法

吴金莲 何非凡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29

司法考试背景下独立学院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吴金莲 何非凡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29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教育是必不可免的。经济法课程教育和司法考试之间不能划等号,但后者对前者来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司法考试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育追求来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体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制定合理的成绩考核评定。

司法考试;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育改革

一、引言

经济法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务实性,具有公法、司法相结合的特点,强调法律和经济的融合,学科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也非常广泛。独立学院在讲授经济法的时候要全面,并且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另外在保证课程内容稳定的基础上,课程内容要做到开放性、实用性,形成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

二、独立学院经济法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独立学院大多数教师也是名校毕业,但很多人也没有参加过司法考试,再加上我国传统教育盛行这么多年,教师们也深受其害,自己也会延伸落后的教育,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种教育模式也相对反感,使得师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和互动,老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不清楚老师的意图,教学效果自然上不去[1]。

(二)教学针对性太弱,目标不明确

教师简单的传授知识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授课程过程中并没有帮助学生深入知识,探讨知识,学生们司法考试的目的也不明确。国家司法考试是对学生经济法理论知识、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核,这些能力必须尽早开始培养,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有效的积淀。而现在独立学院在讲授经济法知识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迷茫,没有头绪,缺乏学习动力。

(三)学生主动性差,缺乏动力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所以录取门槛相对较低,学生也大都来自于本地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比较欠缺刻苦钻研、努力向上这种良好精神。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能采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课,而却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以外会主动去复习或预习。剩下一些努力的学生也逃不过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导致司法考试成绩也不甚理想。

三、独立学院经济法教学的改革内容

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经济法教学的内容产生了影响,但是学习经济法毕竟不只是为了司法考试,所以不能过度强调司法考试的重要性,不然会造成重心转移,让学生觉得最终的学习目的就是司法考试,学习内容如果和司法考试不相关就不学。要让司法考试和经济法教学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多将日常生活中和经济法相关的热点加入到教学范畴。比如近几年我国新颁布或修改的《食品安全法》、《专利法》等等。一般来讲,学习教材不常变,而考试内容却常变,尤其是像司法考试这种大型考试,都会跟随着社会的热点事情来出题。所以教师要在这上面多下功夫,多收集此类事件,及时融入到教学方案中。

(二)重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适应司法考试内在的规律。要善于把握司法考试中存在的内在规律,重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将知识点细化。重点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济法非常重视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和法律的结合。

(三)知识点之间的扩展。经济法中包含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结构也相对松散,还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司法考试中的题目一般不会一道题只考察一个知识点,但考察多个知识点一般都集中在某一章节。所以要把握好这个规律,同时在教学是、过程中要学生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扩展。

四、独立学院改革经济法教学模式的具体办法

和过去相比,如今的大学生在思维方法、主管行动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不是说要把他们教育成社会精英他们就乐于接受的。所以说,现在独立学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明确教学目标,有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调整考试和授课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改善单一的考核制度。具体措施如下[3]: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在讲授经济法原理时,要多用实际例子,采取诱导和询问的方式勾起学生对事件的兴趣,进而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有争议的话题要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结论。针对复杂性强的案例和基础理论知识,要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是,要积极采集、加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内容更加贴切实际生活,学生也不会产生距离感,传授方式也更生动,一举多得。

(二)增加课堂训练时间,传授司法考试解题方法

教师在讲授完一节知识后,将往年与本课程相关的司法考试试卷给学生练习,挑选一些人回答其本人的解题思路。教师最后做总结,对表现好的表扬,表现差的指导,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到解题时的方法,渐渐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力,为其司法考试做好充足的训练。

(三)实施读书笔记计划,提高学生的经济法理论素养

如今的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积极性都不高涨,针对此种情况,可推行读书笔记计划。这个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1.归纳资料中作者的观点并分析; 2.对作者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

3.对资料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在期中和期末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检查,并且给出建议和评价,最后总结出学生的作业,对一些重要的问题重新讲解一遍,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

(四)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要向司法考试的标准看齐

每场考试都是在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将每次考试的标准提高并维持在司法考试的标准,渐渐的会让学生习惯此种类型和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免去学生死记硬背的时间,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已经培养多事,所以在以后的司法考试中,一定能驾轻就熟,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引入口试[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课堂的时间有限,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有必要创新一种模式专门让学生表达看法和观点。口试就是很多的选择。它的灵活性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出口试题目的时候,要选择近期社会上发生的和专业相关的热点话题,这样能让学生抛开课本的死知识,让学生更大空间的发挥自主思考能力,这同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结语

司法考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考察学生的经济法理论知识以及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虽然现在的司法考试制度还不完善,但它已经在尽量适应现在的教育,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公平的考核平台。在司法考试的大环境下,独立学校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整改,摒弃传统教育,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培养目标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

[1]张影.司法考试背景下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02:240-241.

[2]马丽.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46-247+261.

[3]刘蕾.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经济法教材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4-215.

[4]雷春红.司法考试环境下独立学院法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169+171.

D996-4

A

2095-4379-(2015)13-0284-02

吴金莲,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经济法;何非凡,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本科生,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法学理论,经济法。

猜你喜欢
司法考试南昌大学经济法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50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32
浅谈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卫生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