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琴
中共简阳市委党校,四川 简阳641400
从制度建设落实从严治党的路径探析
杨秀琴
中共简阳市委党校,四川 简阳6414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从严治党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项要求”,明确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这一新的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笔者认为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刚柔相济。本文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探析如何把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从严治党;制度意识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就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严治党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制度建设是根本,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仅符合依法治国大背景,更是抓好党的建设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苏共垮台的历史教训
1991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其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建设。第一,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党内外监督机制,在缺少“硬性约束”的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没有暴露在有力、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下,监管只能依靠道德自觉的“软约束”。第二,缺乏能够伴随社会进程、历史演变而与时俱进的变革机制,党员干部没有及时认识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角色转变所对应的职责转变。第三,由于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不健全,为党内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捞取更多私利带来了可乘之机,贪污腐败在党内蔓延。第四,缺乏激励广大党员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断被阉割、被曲解,逐渐被束之高阁,苏共的宗旨意识逐步淡化,维护最广大人民权益慢慢只成为官方的宣传语。所以,制度建设的巨大缺陷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历史警钟要长鸣,苏共的教训更需要我们引以为鉴。
(二)当前我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加速形成,世界政治正向多极化发展。但是在国际战略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自身优势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丑化”的图谋仍然存在。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当前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等问题突出,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任务繁重。受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影响,国人的认知思维悄然变化,党的治理面临新的考验,甚至在某些时候从严治党无法得到根本的落实。从当前党情来看,由于社会分层的逐步细化,党员成分日趋复杂,不同阶层的矛盾加大了党员管理的难度。此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有所淡化,作风问题、纪律问题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从严治党成为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
(三)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2014年,党中央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党的“四风”问题,打出了作风建设的“组合拳”,广大党员干部得到一次清除“四风”之垢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的八项要求。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旗帜鲜明开展反腐败斗争,体现了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时期。
(一)制度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根本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但是在党的各项建设中,制度建设起着“硬约束”的特殊重要作用。一是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如党在自身建设、执政建设方面形成的好作风、好经验和优良传统,经过概括总结,以党的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形成了具有适用性和强制性,这对每名党员和党员干部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二是制度建设具有稳定性。党的制度经过相应程序及权力机关审批成文,为党员干部个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划定了界限,全党8500万党员、420万基层党组织都必须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三是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制度本身就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准则,党组织、各部分、各层面的正常运转,都依靠党的制度体系。四是制度建设具有强制性。制度不仅有明确行为规范,还有确保落实的约束保障机制,党的制度规范、党规党纪更具有明确的法理型权威。
(二)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党的制度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思想建设制度体系。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保持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是思想建设的根本要求,主要有学习制度、宣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第二,组织建设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党的干部及领导班子制度。第三,党风建设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党风建设的实体性制度、党风教育制度、党风监督制度、党风建设领导责任制以及党风建设测评制度等。第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反腐倡廉预防制度、教育制度、监督制度、惩治制度四大基本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
(三)当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成效斐然,但是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任务任重道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制度意识不够强。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官本位”及“长官意志”思想还比较浓,“人治”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制意识、制度意识比较欠缺,或者说对制度的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上还不够。其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存在问题,甚至存在执行这项制度会与另一项制度冲突的现象,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制度不再适应实际需要,制度执行存在困难。再次,制度权威性有待增强。制度执行缺少有力监督,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时有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执行走样,制度的权威被“软化”和“虚化”。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韩非对法治的认识,不仅深刻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也为我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即要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就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
(一)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
一是经常性开展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和党规党纪的宣传教育,增强对法律纪律的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纪律底线不可触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宪法法律及党规党纪范围内开展党务政务活动。二是党员干部要坚持带头学法守法,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党章至上”、“党纪党规至上”意识,在全党范围内营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三是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深入开展学习党章活动,维护党章的严肃性,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制度观念。四是把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内容,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健全和完善党的规章制度
要坚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紧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建设要充分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人性化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不仅提高党员对制度的认同程度,也确保制度的建设和运行能够更加顺畅。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统筹性。制度建设不但要满足现实需要,也要着眼全局和长远,应该本着“分类规范、删繁就简、便于执行”的原则,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确保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三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建设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要根据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针对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总结经验,创新制度建设。四是要注重制度的操作性。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制度,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确保党的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更加注重运行机制建设
要应势而谋、应势而动、深入研究,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一是要不断完善党组织制度。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党内生活严格而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行动高度统一。二是要不断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和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让信仰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得到充分涌现。三是要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制度。健全严密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构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着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
一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权威。树立对制度的敬畏,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照章办事,坚决抵制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二是要坚决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慎始慎初,任何人、任何机构、群体都不能超越制度的约束,都要平等地接受制度的管束,如果触犯了法律制度,就应当平等地受到制裁。三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要有长期有效的督查制度,通过跟踪督查、实地督查、联合督查等方式督查制度落实情况,严肃查处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执行不力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大对违背制度行为的惩戒力度,实行制度落实情况“一把手”问责制,提升制度的威慑力、约束力。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黄苇町.苏共亡党二十年祭[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3]韩强.在党的建设中把党内制度和国家法规统一起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习近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J].党建,2013(8).
[5]陈宝生.把总抓手落到实处[J].求是,2015(2).
D262.6
A
2095-4379-(2015)13-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