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相处时间越长、关系越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会越来越相似,他们的认知、行为甚至于性格会倾向于和对象达成一致,这就是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这说明两个亲密相处的人不仅在生活上会有产生重叠,在心理层面上也会会产生重叠,而且研究发现,两个人的交往时间越长、关系越亲密,重叠的程度更高。自我—他人表征重叠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所提出来的理论解释,简单的来说,就是处于关系中个体会将他人的表征内容融合到自我表征中,并且随着关系的发展而进一步深化。
Ogilvie 和Ashmore 首先提出了自我—他人表征。他们认为,自我—他人表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时对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的表征,即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形成的对自我的概念,这一概念既包含他人表征的认知,也包括自我的认知;既包括外在的认知,也包括内在的认知;既包括当前的的认知,也包括过去的认知、未来的认知等等。自我—他人表征中的“他人”是指除自我以外诸如亲人、朋友、路人等等[1]。
自我—他人表征重叠这一概念最早由Aron在研究亲密关系时提出。Aron 和他的同事认为处于关系中的个体会将亲密他人的资源、视角、特质纳入到自我表征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建立并维护与亲密他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减少自我和他人在认知层面上的区别,进而影响到个体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保持和解散等信息的加工处理。在研究中,他们发现被试在做“我 非我”的判断时,对配偶与自身相同的特质上反应较慢,同时被试在回忆有过密切交往的个体的名字时反应较慢[2]
Davis 定义的自我一他人重叠概念相对局限,他认为自我一他人重叠是在心理表征上逐渐重叠,是自己与他人日益融合的一种认知现象[3]。而随后的研究中,Cialdini 认为自我一他人重叠是一种身份的统一感,这种身份与他人共享或相互联系。他认为这种重叠是不是真实身份或是情境环境的融合,而是概念身份的融合。在他的研究中,被试用“我们”一词来形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同时被试需报告自己和关系中的这个人的相似程度,Cialdini 以此为依据来计算自我一他人重叠程度[4]。Batson 则把自我一他人重叠解释为一种心理上的无法区分性,即在自我一他人重叠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将自我与他人视为一体并越来越难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这就导致了自我与他人的混淆[5]。
在国内学者中,杨中芳通过系统的回顾总结中国人的自我概念研究,提出了自己创建的本土化模型。在她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中国人的词语“自己”中不仅包含以身体实体为界限的“我”,还包括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如亲人、恋人等。她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理想就是“天人合一”。“自己”发展的本质在于超越“个己”的边界,将自己和他人、社会融为一体。因此,个体的不仅有自我的独特性,还与他人甚至社会产生了重叠[6]。在这个基础上,杨宜音在探讨“自己”在各种关系中边界以及转化过程,以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中,首先是在农村中,“自己”就是自家人,包括具有亲属身份的族人和拟亲属身份的相亲等,以亲密情感、信任和责任为标志;其次是在城市中,自家人指的是在心理上认同、情感上亲密、相互自愿负有义务而相互信任的人,主要包括自己的朋友圈子和合作伙伴等[7]。随后的研究中,孔繁昌等人提出自我-他人表征重叠,认为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指的是将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时,将与他人相关的知识的表征融入到自我中。这为深入研究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8]。
发展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自我—他人表征重叠的发生发展过程。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指出人的自我表征最早是建立在婴儿开始协调自我行为,发展对自身面孔识别能力的基础上。Morton 和Johnson 在1991年的研究中指出两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从不同面孔中识别出自己的母亲[9]。De Han 在1999年的研究中发现6 个月大的婴儿在观察母亲面孔和陌生人面孔时的脑电活动会有不同的表现[10]。婴儿期的自我—他人表征表现为自我—客体表征,客体往往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如父母等,而随着婴儿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经验的积累使得婴幼儿的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之间出现相似性,促进他们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学龄前的儿童发展了同时能用来表征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就是自我—他人表征重叠的发生。
扩展理论最早是从Aron 的自我扩张模型中而来,自我扩张模型认为:个体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会不断将交往中的他人纳入到自我表征中,这个他人可能包括亲密他人如父母配偶等,也可能包括一般关系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从而导致了自我和他人表征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叠。Aron 强调,自我一他人表征重叠程度在不同的关系类型中存在差异的。自我一他人表征重叠的程度以多方式多维度的交流为基础,与亲密感的主观体验有关。当个体将他人纳入到自我中后,个体就会觉得自己拥有了和他人一样的感知、资源和观念。“他人”包括父母、密友、社会性集体社区、群体等,个体将这些人纳入自我表征中,整合群体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提高个体的群体归属感、认同感。但是,有研究发现,重要他人对自我的影响力更大、对其的情感投入更多,导致个体对其关注度也就更大,进一步促进个体纳入重要他人的资源、认同、观念部分也就更多,即在自我—他人表征的扩展中,重要他人比一般熟人的自我—他人表征重叠程度更高[11]。
模仿理论是由Gallagher 提出,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释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模仿指的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模仿对象的相同或相似。模仿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该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当我们看到或者与个体X 交往时,一个人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与所面对情境中自己体验到的感受和情感;二是这个人会利用模仿获得的结果将此种心理状态视为是X 做的,或者预测X 将来的行为[12]。研究者发现,早在婴儿时期的个体就能有目的地灵活的模仿他人的行为,并用与其自身相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人的行为[13]。个体对交往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观念、情感等进行表征,通过模仿作用,最终融入到自我表征中,这就形成了自我—他人表征重叠。
根据前面对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概念的界定可以发现,不同研究者对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概念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具有多样性,但是其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认为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是在个体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关系的亲密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条件下,自我—他人表征重叠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那么反过来,理所当然的我们会思考:当自我—他人表征重叠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说是高自我—他人表征重叠能不能促进个体的人际交往,维护并巩固个体的社会关系呢?研究者们从自我—他人表征重叠这一概念的视角来研究人际关系都发现,当个体感知到自我与目标他人的关系越亲密且两人越相似时,即高程度的自我—他人重叠,个体能更及时更准确地理解交往中他人的心理意图和情绪状态。
另外,研究发现自我与他人的重叠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他人进行观点采择[14]。观点采择是指站在他人角度理解对方思想、意愿,并据此推断他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对观点采择的研究指出,观点采择会激活个体的自我概念,使个体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分析思考问题,促进个体对他人的感知,发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巩固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观点 择通过自我一他人重叠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改进群际关系,个体将积极的自我投射于对他人的评价,这种积极的投射存在于内群体和外群体中。Myers 等人在2012年的研究中指出自我—他人重叠的得分能显著地正向预测个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15];Waugh 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新生理解室友情绪状态的程度和准确性均与自我—他人重叠的得分有显著的正向相关,这说明自我与他人的重叠程度越高,个体越能精确地理解他人复杂的心理状态[16]。这些研究都表明:自我—他人重叠程度越高,个体越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活动,从而促进个体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助人行为是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结果,能够有效的反应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般来说,助人行为指的是个体愿意付出努力来改善他人困难处境的行为[17]。通过对大学生研究发现自我一他人重叠程度对助人行为有显著影响。自我一他人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助人时间更长,意愿程度更大[18]。Myers 在2014年的研究中指出自我与目标他人的重叠程度越高,会产生更高的情感认同和更多的帮助[19]。
国内学者考察了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和观点采择的作用,结果表明自我—他人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且观点采择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个体观点 择能力的增强能促进同理心的产生,有效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助人行为。自我—他人重叠有助于一系列亲社会行为的产生[20]。在对自我—他人重叠与认知共情的研究中还发现:若观察到亲人、密友或恋人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我们都能更精确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有效地给予更高的情感认同和更多的帮助;但当共情对象为陌生人时,我们的情感认同和帮助意愿可能会显著降低[21]。大量的充分的研究表明,自我—他人表征重叠会导致一系列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助人行为的产生。
社会偏见是指普遍存在于人际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人们基于非客观或非真实的认识而面对他人或他人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22]。已有研究证实:自我一他人表征重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之一就是有利于减少内群体成员间的社会偏见。
自我—他人表征重叠意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他人产生了认同,并且将表征他人的内容纳入到对自我的表征中,结果就是个体将与自己相似的他人即产生重叠的他人视为" 内群体" 的成员,而将其他不产生重叠或者说是重叠程度极低的个体视为“外群体”,这种对内群体、外群体的区分使得个体自然而然的总是倾向于内群体,如有利的资源、自我保护的归因等,如此,由于个体自身与重叠的他人产生了共同点,或者说是处于同一个群体中,出于个体维护自尊的需要,个体对群体以及群体中成员的社会偏见自然就减少了。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自我一他人表征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内群体成员间的社会偏见,但是对于外群体而言,这种社会偏见是有可能增加的。个体会在肯定内群体成员同时对外群体成员作出负面的评价,以维护内群体的自尊和自我的自尊。
自我—他人表征重叠中的其他实体纳入指的是除他人外,个体是否还会将其他的实体纳入到自我中。Mashek 和他的同事将自我—他人表征重叠中的单个他人扩展到一个团体,深入研究个体与各种团体之间的是否存在重叠,以及重叠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罪犯同时与罪犯团体和普通团体都有自我一他人表征重叠时,罪犯将体验到更大的压力[23]。Leary 等人2008年研究了自然在自我中的纳入,在他们的研究中,自然包括自然环境及其内容[24]。除此之外,自我—他人表征重叠中的他人的其他因素如人格等是否被纳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认为,自我与他人的重叠存在共同的生理基础。Rizzolatti 等研究发现,个体在观察他人动作时,自我相应的脑区也被激活,这使得个体更容易模仿他人[25]。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提出的自我与他人共享表征观认为,自我是一种多维度的建构框架,它以分布式的神经网络为基础来表现自我和他人的共享表征,其神经网络主要基于大脑右半球,包括前额叶(prefrontal)、颞叶后部(posterior temporal)以及顶叶下部(inferior parietal)等大脑皮层[26]。由此可见,自我—他人表征重叠中的生理基础尤其是神经机制的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1]Ogilvie,D.M.,& Ashmore,R.D.(1991).Self-with-other representation asa unit of analysisin self-concept research.In R.C.Curtis(Eds.).The Relational self:theoretical convergences in psychoanalysis and social psychology.(pp.282-297).New York,Guilford Press.
[2]Aron A,Aron E N,Tudor M,& et al.Close relationshipsas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2):241.
[3]Davis,M.H.,L.Conk 1 in,A,Smith,C.Luce.Effect of perspective taking on th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persons a merging of self and oth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4):713.
[4]Goldstein,N.J.,R.B.Cialdini.The spyglass self:a model of vicarious self-percep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3):402-17.
[5]Batson,C.D.Self—other merging and 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Reply to Neuberg et al.(1997)[J].Journal of Personal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3):517-522.
[6]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杨中芳、高尚仁编,中国人·中国心——社会与人格篇.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7]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38-52
[8]孔繁昌,张妍和陈红.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心理科学迸展,18(8):1263-1268.
[9]Morton J,Johnson M H.Conspec and Conlern:A two-process theory of infant face recognition[J].Psychol Rev,1991,98:164-181.
[10]De Han M,Nelson C A.Brain activity differentiates face and object processing by 6-month-old infants[J].Dev Psychol,1999,34:1114-1121.
[11]罗西.重要他人对自我—他人重叠的影响:因为重要还是因为亲密[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2]孔繁昌,张妍和陈红.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心理科学迸展[J],18(8):1263-1268.
[13]Meltzoff A N,Brooks R.Like me.as a building block for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bodily acts,attention and intention[C].Canbridge:MIT Press,2001:171-192.
[14]Aron,Aron EN,Tudor M,et al.Close relationshipsas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2):241-253
[15]Myers M W,Laurent S M,Hodges S D.Perspective taking instructions and self-other overlap:Different motives for helping.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4,10:1-11
[16]Waugh C E,Fredrickson B L.Nice to know you:Positive emotions,self-other overlap,and complex understand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new relationship.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6,1(2):93-106
[17]赵青.观点 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关注和个体忧伤的中介作用[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
[18]杨子鹿.不同观点采择条件下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19]Myers M W,Laurent S M,Hodges S D.Perspective taking instructionsand self-other overlap:Different motives for helping.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4,10:1-11
[20]钟毅平.谭千保.杨子鹿.占有龙.自我—他人重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C].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1]占有龙.谭千保.钟毅平.自我—他人重叠对认知共情的影响:认知策略的调节作用.心理究.2014.7(6):43-47
[22]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3]Desmet,De Cremer van Dijk.On the psychology of financial compensations to restore fairness transgress ions:When intentions determine value[J].Journal of businessethics,2010,95(1):105-115.
[24]Leary,M.R.,J.M.Tipsord,E.B.Tate.Allo-inclusive identity:Incorporating the social and natural worldsinto one'ssense of self[Z].2008.
[25]Rizzolatti, G.L. Fogassi, V. Gallese. Neu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underly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itation of action [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1, 2 (9): 661- 670.
[26]赵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自我与他人共享表征观研究进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