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015-02-06 22:01娜日斯
法制博览 2015年27期

娜日斯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网络科技飞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使网民网络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近几年来,网络侵权的事件不断涌现,例如:非法监视、干涉他人网上私人活动;盗窃他人电子邮件、QQ 信息;盗用他人QQ、微信、微博账号等。因此,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公民自我维权的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网络隐私权内容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渐渐诞生了网络隐私权,其既是新兴概念,又是互联网时代下公民隐私权的体现。网路隐私权是指网络在互联网环境中拥有的信息,其在互联网活动中受到法律保护,以免受到不法分子的侵犯。其中网络隐私权具体保护一下三种权利:

(一)知悉权

用户向网站提供的信息,用户有权利知道这些信息使用的实际情况。

(二)选择权

用户资料搜集时具有选择使用自己信息的权利,如:如果用户要在某个网站下载积分小说,首先就要注册成为网站会员才可以下载,这时用户就可以选择注册或者是不注册,其有权利选择使用或者是不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

(三)控制权

用户向网站提供的信息,可以随时对其进行完善、补充与增加[1]。

二、网络隐私的侵权行为表现

(一)供应商的侵权行为表现

一些硬件、软件设备的供应商会在产品销售时,搜集消费者个人的信息。例如:2008年广州与深圳等爆发的资料泄露事件。众为企业研发出了亿家通物业管理的软件,此软件只要连接了物业的信息库,全部存档资料就会自动输送到众为企业,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众为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大约记录了一百五十万业主个人资料和家庭信息[2]。

(二)个人侵权的行为表现

1.擅自在网络上传播、公布他人的隐私。通过网络方式来传播、公布他人隐私,和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与广播等媒体比起来,传播速度比较快、价格低廉、所引发的后果相对严重。如:2008年的艳照门,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在网络上传播、公布他人隐私的事件。

2.擅自进入他人的系统搜集他人信息。这种侵权人基本都是非法用户、黑客,主要是依靠攻击他人网站来篡改、窃取、传播他人的个人信息,进而侵害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三、加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策

(一)对网民进行宣传教育

对网络用户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是有效保护网民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向网民普及网络隐私权基本的法律知识,加强网民维权意识与自我防范的能力。此外,网民使用网络时,应该具备批判接受网络信息的意识,提高信息真伪判断、鉴别的能力,不能盲目听信他人,要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二)加强公民自我保护的意识

公民网络隐私权经常会因为公民自己疏忽大意而受到侵害。大部分公民法律意识不高,隐私保护意识、法律维权意识与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因此,需要公民提高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意识,在使用网络时,提高自我隐私维护的意识,并在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及时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政府要制定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法

就目前而言,网络隐私权涉及内容复杂且庞大,加之,网络特性导致网络隐私权有传统的隐私权没有的一些特点,其中包含影响范围比较广、容易发布、传播的速度比较快、容易复制等。因此,仅仅在刑法或者是民法中制定相关规范条文,无法彻底解决网络的隐私权维护问题,对于公民利益的保护非常不利,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刑法、民法体系稳定性。且按照立法规制与行业自律的结合模式,必须单独制定法律规范来维护网络的隐私权,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将网络的隐私权升华到公民的人格权,进而对网络的隐私权实行专门保护。此外,还要明确网络的隐私权侵权、内涵与外延责任的形式,不断完善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明确网络隐私权种类与行为,清楚其和其他权利的区别,对网络隐私权的范围进行限定,规定网络隐私权侵权时需要承担的责任与承担方式。

(四)明确网络隐私权就是独立的人格权

国内现有立法把网络隐私权归在一般的人格权中,并没有规定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主要使用间接保护的方式。该保护方式从理论上讲并不严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力度。因此,今后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过程中,要尽可能将间接保护的方式转化成直接保护的方式,将网络隐私权当做独立人格权,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公民合法利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案例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但由于国内对于网络隐私权维护的法律不还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时代的发展,同时使公民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也就是无法可依、无处申诉。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法制建设的力度,向西方发达国家吸取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1]许婧.以电影<搜索>为切入点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3(04):82-83.

[2]路鹃.网络隐私权的权益范畴及法律保护现状[J].当代传播,2912,13(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