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国家秘密应急处置的机制建设

2015-02-06 18:14
法制博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预警机制

陈 超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200233



保护国家秘密应急处置的机制建设

陈超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200233

摘要:国际秘密事关国家重大利益,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国家秘密不被泄露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科学、动态的保护机制,从源头上制止秘密泄露。文章从制度上着手,建立联动的预防和补救机制,保护国家秘密。

关键词:国家秘密;应急处置;预警机制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有关机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处理。在国家秘密泄露之后,处置是否快速有效,将直接决定最终损失程度。

保护国家秘密应急处置是指突发事件状态下当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限定的知悉范围后,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采取快速反应,及时保护现场、采取提升警戒级别等措施,控制国家秘密的传播范围,进而减少因泄漏国家秘密而造成损失的过程。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保护,就要建立并完善如下机制:

信息报送机制:发现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被丢失、盗窃、抢劫或可能被非法携带出境,以及被非法持有等情况,应及时通报并协助相应的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进行处置,同时采取追查和转移、隐藏、销毁、追缴涉密载体等措施。

科学预警机制:泄密事件发生之后,各涉密机关、单位应及时汇总信息,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应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会商,并向上下级部门及相关单位发布预警,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防止更大损失的发生。

快速响应机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在接到泄密事件报告之后,应当对涉嫌泄漏国家秘密案件中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进行鉴别和认定,启动相应预案,进行先期处置。

部门联动机制:保护国家秘密应急处置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是在国家秘密遭到泄露之后进行应急处置。为了加大对泄密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与法院、检察、国家安全、公安和纪检、监察机关及相关责任单位等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及时交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认真进行查处,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俗称“中央国安委”、“国安委”,于2013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从现代化国家国际安全机制来说,各国或地区“国安会”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样的,“国安委”首先要为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研究拟订长远的战略,审议重大问题,也就是进行顶层规划。这是其议事职能。其次,面对当前国际环境下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要协调、解决和应对一系列重大事项,既“治标也治本”。这是其决策职能。与此同时,要为应对这两方面的突发事件发挥作用,突发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关涉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国家秘密的泄露或存在重大泄密风险、隐患,因此,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具体而言,要在国安委的领导下,各部门做好如下工作: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办案机关提起的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需要做出密级鉴定的,应予以受理,并及时作出鉴定意见。发现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被丢失、盗窃、抢劫或可能被非法携带出境,以及被非法持有等情况,应及时通报并协助相应的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追查和采取措施。受理和查处举报发现的泄密案件,对认为属于违反《保密法》第32条,应按《刑法》第111条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有关材料和查处意见移送相应的国家安全机关;未设置国家安全机关的地方,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信息发布机制:国家秘密泄漏之后,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向上级及下级发布相关信息,并通报相关单位,以便做好相应配合工作。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要对泄密案件与新闻媒体主动进行沟通,防止媒体刊登不实信息。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高层牵头、一线应对的原则,对媒体进行科学引导,审慎披露泄密案件,必要时进行技术屏蔽。

奖励惩罚机制:奖励:在危机情况下保护国家秘密安全的;坚持原则,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在保密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及时报告泄密事件或泄密隐患,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的要进行奖励;惩罚:发生泄密事件或造成泄密隐患严重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发现泄密事件或泄密隐患不及时报告,或不积极协助、配合查处泄密事件的要进行惩罚。

处置终结机制:泄漏国家秘密事件处置之后,要依法启动终结机制,尽快恢复常态机制。终结需要具备以下具体条件:泄密事件已经调查清楚;已经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对泄密责任者已经作出适当处理;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已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密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发改委.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Z].2006.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Z].2006.

[3]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报告[Z].2006.

[4]范维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Z].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专题讲座,2006.

作者简介:陈超(1989-),男,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方向: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5-0226-01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预警机制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