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后毛泽东为何不让周恩来接班

2015-02-06 12:07:07
红土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苏基辛格接班人

“九一三”后毛泽东为何不让周恩来接班

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使毛泽东的接班人出现了空缺。除了年龄稍大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周恩来都应该是众望所归的接班人选。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把周恩来当作接班人考虑。他认为周恩来在“文革”中,总是表现的“右”。毛泽东担忧他死后周恩来会否定他的“文革”路线。因此,1973年,毛泽东提出了实际是针对周恩来的一系列批评。

1973年11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基辛格走后,发生了“批周”会议事件——11月下旬至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奉毛泽东指示,多次开会批评周恩来、叶剑英。江青集团乘机对周、叶进行大肆攻击。周恩来被迫进行了违心的、甚至是过分的检查。

对美苏关系看法不一致

1973年6月25日,周恩来会见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时指出,我们对美苏签订的核协定持怀疑态度,中国政府仍坚持中美上海公报的立场。历史表明,签订这类条约是靠不住的,现苏联领导人访美给人以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印象。我们不怕孤立,首先我们不丧失立场,同时我们又是现实主义者。按照周恩来“这是一件大事,值得注意,要好好研究”的指示,由外交部美大司美国处、苏联东欧司苏联处几人讨论,副处长张再执笔,写成了一篇文章《对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的初步看法》,发表在1973年6月28日外交部内部刊物《新情况》第153期上,文章认为美苏签定防止核战争协定以后,“欺骗性更大”,“美苏主宰世界的气氛更浓”。

7月初,王海容、唐闻生去见毛泽东,一进门就问毛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新情况》写得不错,是根据周总理意见写的,你给毛主席读了吗?张说没有。于是唐便给毛读,不料毛听后提出异议,还举例说明简报的分析错误,说是“放屁一通”。

20世纪70年代,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几乎相等,出现了一种相持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共同主宰世界,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两国更加尖锐的斗争。20世纪后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美苏之间的联合主宰是暂时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直至苏联瓦解。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表现出了更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

对外交部工作不满意

周恩来从王海容处得知情况后,7月3日,给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及美大组负责人写信,要求撤回该期《新情况》,并诚恳的承担说,“这个错误主要责任在我”。

7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同王洪文、张春桥及两个女翻译王海容、唐闻生进行了一次谈话,仍然针对周恩来分管的外交部提出批评说:“近来外交部有若干问题不大令人满意。我常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而外交部忽然来一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都说此文(指外交部《新情况》简报)不错。我一看呢,也许我是错的,你们贵部是正确的吧!不过与中央历来的、至少几年来的意见不相联系。你们年纪还不大,最好学点外文,不要上乔老爷、姬老爷的贼船。凡是这类屁文件,我就照例不看。总理讲话也在内,因为不胜其看。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动,势必出修正。将来搞修正主义,莫说我事先没讲。”

(摘自《福建老年报》)

猜你喜欢
美苏基辛格接班人
百岁基辛格
环球人物(2023年10期)2023-05-30 10:48:04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22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少先队活动(2021年3期)2021-06-11 05:43:46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18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17:52:36
加油!接班人
电影故事(2015年26期)2015-02-27 09:02:40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公务员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