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峰 袁浩
做人做官当如“梅兰竹菊”
周晓峰 袁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色泽淡雅,韵致内敛,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并被誉为“四君子”,这不仅仅是由于梅兰竹菊本身的自然属性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梅兰竹菊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典范,赋予了其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情操,一种文化内涵。可以说,梅兰竹菊寄托着古人做人做官的理想观念和人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应善于从古人对“梅兰竹菊”推崇中汲取营养,努力涵养“梅兰竹菊”之优良品质。
要有梅的坚韧品格。“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梅花总是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矛盾的积聚期,经济发展的攻坚期,我们更要有梅之坚韧品格,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持“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决心和“雪虐风号愈凛然”的风貌,发扬傲雪寒梅的斗志,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历练自己的机遇和挑战,不畏艰难、攻坚克难,做到在难题面前敢抓、在矛盾面前敢管、在风险面前敢闯,真正顶住压力,挡住风雪,守住清苦,干出一番业绩来。
要有兰的清雅气质。“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享有“国香”美誉的兰花,虽花朵娇小、花香淡雅,却能不为世俗不求艳,空谷亦自独飘香。人们喜爱兰花,大都寄托着一种幽芳高洁、清雅空灵的情操,而且兰花生长的地方往往还夹杂有荆棘,故还有君子能容小人的寓意。我们爱兰崇兰,就要有兰的清雅气质。清雅气质从哪里来?从读书学习中来,从淡泊宁静中来。“腹有诗书气自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秉持淡泊淡定之心,涵养宁静恬静之气,不为世俗所束,不为物欲所困,不为诱惑所动,超然于物我之外,从而修得清纯淡雅的气质。
要有竹的刚正节操。“未曾出土便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彰显气节,正直脱俗。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人做官要像竹子那样虚心自持,刚正不阿、公道正派,讲正气,走正道,特别是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不正之风要敢于坚决抵制,对违纪违法的人和事要敢于动真碰硬,不曲意逢迎,不见风使舵,不姑息纵容,不自降人格,明辨是非,克己慎行,真正做到“心正”也“身正”。
要有菊的担当情怀。“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百花之中,菊花花期最晚,寒霜中菊花以一种傲世之姿遗世独立,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不求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只求在萧瑟秋风中渲染秋天。这种为生命担当、为秋风歌唱的情怀,值得领导干部思之学之。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就要有“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有“人民不富裕,自己就不踏实”的情怀,有“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担当,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样,才能无愧责任,赢得信任。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