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右佐匹克隆片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

2015-02-06 07:02刘宏祥
关键词:急性期克隆神经功能

刘宏祥,刘 涓*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1.中西医结合科;2.康复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探析右佐匹克隆片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

刘宏祥1,刘 涓2*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1.中西医结合科;2.康复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 明确右佐匹克隆片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脑梗死急性期情绪焦虑及失眠患者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右佐匹克隆片口服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1)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及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佐匹克隆片在脑梗死急性期失眠及情绪焦虑的患者疗效较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右佐匹克隆片;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安全性

脑梗死为常见脑血管病,主要是指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致使组织的缺氧、缺血及坏死,急性期卧床多存在情绪焦虑、失眠等表现。有数据调查显示,急性期脑梗死的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约占56%~80%,病死率约占15%~25%[1]。大量研究认为,采用综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较好。本文主要研究右佐匹克隆片(文飞,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70069)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干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情绪焦虑、失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4.36)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3±5.14)岁;研究组加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和选取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拟定的相关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本次所选患者均经颅脑CT及MRI等证实,所选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在72 h以内,所选患者均无脑疝形成者,无脑梗死后出血、脑梗死恢复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对症处理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压、降糖、活血等治疗;研究组则同时给予右佐匹克隆片干预治疗,右佐匹克隆片,2 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周。

1.4 疗效标准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神经功能评分下降程度,评定两组治疗疗效。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1)进行评估,由表中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0~3分不等,总分范围为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s,分)

注:和治疗前比较,*P<0.05;和对照组比较,ΔP<0.05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3 14.09±2.35 6.87±1.43Δ*对照组 43 13.65±2.62 9.56±1.97Δ

2.2 治疗后两组睡眠改善情况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R816.1

A

ISSN.2095-6681.2015.03.084.02

刘涓,43564927@qq.com

猜你喜欢
急性期克隆神经功能
克隆狼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