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吕 艺 陈彦蓉
从“新华体”到“新新华体”
——浅析新华社报道文风创新的实践与意义
□ 文/吕 艺 陈彦蓉
吕 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
源于新华社以往报道文风而被命名的“新华体”,作为国内颇具代表性的传统主流新闻语体,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面对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业界生态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来,新华社的报道文风出现一些创新性变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新华体”。本文拟从传统“新华体”的报道风格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新新华体”的报道文风进行考察,总结其特点,分析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和传播效果,并且基于宏观视野,对这种新文风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启示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新闻实务 新新华体 创新 文风
作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红中通讯社”或“红中社”),与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日成立,时间是1931年11月7日①。因此,随同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路走来的新华社,其报道文风始终适应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需要,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所主导的新闻改革要求,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发展需要,新华社的报道文风又出现了整体性的明显革新,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新华体”。这种报道文风的创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新闻传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也体现着新华社孜孜以求的探索与创新,值得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对于“新华体”,程曼丽等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这样定义:“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②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新华体既是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写作文体,也曾是最符合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新闻语体。然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飞速发展,带动全球范围内又一次深刻而全面的媒介和社会变革,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阅读需求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样变化,这就必然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新闻语态产生“倒逼”式影响。于是,新华社应势而变,曾经一以贯之的报道文风也实现了从传统的“新华体”到“新新华体”的转变与超越。
1.传统“新华体”概述
作为国家通讯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新华社业务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受权发布”政府机关或执政党就重大事项授权发表的新闻③。这类新闻多由授权机关拟定,大多出自全局性视野,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较为广泛的适用面,因此多居于高位立场,采用宣导性话语,在文字上要求权威、严肃、简洁、明确,这是其职责和特点使然。或许是受此影响,作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的一种特定的新闻报道样式,“新华体”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导语、结构和文风等方面曾经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型态,成为我国官方新闻采写的一种成熟写作范式。上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对其特点做出归纳:“内容上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重要的最新新闻;事实上是大家信得过的,真实、准确、可靠;政治观点上是正确的,是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非常鲜明;文字上精炼生动;时效上是及时的,最快的,不落在报纸电台后面④。”这种新闻报道方式规范性强而易于操作,能够满足新闻通讯社供稿的通用性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新闻报道的写作范式一旦固定并长期使用,就难免造成缺少变化的观感,例如“新华体”长期不变的导语、主体、结尾的“三段式”结构,报道角度的居高临下,报道内容的平铺直叙,标题的直白而缺少文采等。尽管穆青也曾提倡以“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等改变“新华体”的刻版印象,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报道活力,但总体文风仍然难以摆脱宣教式的新闻语态。新媒体时代的全面来袭,为曾以文字供稿为主业的新华社报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新华体”已经难以适应广大受众的阅读和审美需求,也难以全面胜任党和国家所交予的新闻传播重任。如何从以往高高在上的新闻视角和语态走向受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新闻文体变革,就成为推动新一代新华人继续创新和变革的强大动力。
2.新时期的“新新华体”
突破了固有模式和文风窠臼的“新新华体”,以切实增强党和国家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目标,力求依靠鲜活的新闻事实、生动的故事细节和具有魅力的文字叙述,贴近、吸引和影响读者,从而展现出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从总体上概括,其最突出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
(1)清新与大气共存
新华社近年来大力倡导以简短清新的文风打动人心,并明确提出“短、新、实、深”的报道要求。受此引领,涌现出一批行文清新活泼,但内涵不乏深刻隽永的报道佳作。比如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3年8月2日报道:《领导来了窗口全开——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秒转作风”目击》(记者刘景洋、辛林霞、王子辰),就是一篇典型的“新新华体”佳作。其中写道:
二楼的办事大厅里,已经有数十人在座位上等候,然而办理进度却十分缓慢。记者观察发现,13个窗口中有的没人,有的有人却摆上了“稍后办理”的牌子,有的办完了一个业务却迟迟不叫号。一个接一个连续办业务的,只有4个窗口。
近1个小时后,缓慢的办事进度瞬间有了“神一般的提升”。15时25分左右,一位穿白色警服的领导在一群穿蓝色警服的人陪同下进入办事大厅,边走边查看室内各种设施。不到半分钟,13个窗口里都坐上了人,叫号的速度明显加快。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位白色警服领导在场的约15分钟内,电子叫号屏上“高速”滚动过了20多个号码,窗口前的空位也坐满了办事群众。15时40分,大厅里基本不见了办事群众。一间窗口内的办事民警还一边瞄着领导一边小声对旁边同事说:“没号了,怎么办?”
记者这才恍然大悟,办护照究竟难在哪?难不难?!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从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出发,敏感地捕捉到一个典型的形式主义官风报道视角,具体真实地反映出了群众呼声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机关作风懒散的现实问题。全文不过短短680余字,但记者却用简洁却又细致形象的笔触,勾勒出具有强烈对比感的新闻现场画面,并以“难不难”的提问和感慨戛然而止,一气呵成,引人深思。稿件刊发后获得多家媒体的转载,“秒转作风”遂成为网络热词。哈尔滨公安局当即表示要对稿件反映的问题予以认真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而彰显出清新文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此外,“新新华体”的报道在注重清新笔调的同时,还很好地与原有的大气磅礴风格相结合,从而使得传播效果得以更好地提升。应当说,作为国家通讯社,大气庄重本是其肩负职责及所处地位使然,但倘若不能与清新自然的文风相结合,不能呈现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这种大气和庄重就很容易流于空洞和说教。“新新华体”的创新,正在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新闻作品既有细腻饱满的笔触,又有立意高远的意境,于是大气磅礴也就更加具有摄动人心的力量,一改传统“新华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的“说教范”。例如由新华社前社长李从军领衔的报道团队采写的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2013年9月25日新华社电),就是体现这一文风特点的典型报道。此篇通讯建立在记者团队深入采访调研的基础上,全景式地记录了三北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三北人民发展生态文明的感人历程,也谱写了三北造林人的英雄史诗。全文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缓缓展开三北造林的宏伟画卷,既有从细处着眼刻画的造林人形象,生动展现造林英雄群像的精神风貌;也从宏观视野点破三北造林工程的时代意义。文体风格兼具清新文风和恢宏视角。例如:
三北绿色梦,与中国梦同行!
车行原野,极目远眺。遍染绿色的沙丘与依旧褐黄的沙丘交错而立,相互守望。
绿丘:人类的几十年,改变了我们的千百年。
黄丘:我是你遥远的从前,你是我不久的未来。
绿丘:人们终于找到了打开大自然宝库的金钥匙——平衡与和谐。
黄丘:也许,找寻才刚刚开始……
车行迅疾,语声渐远。那无尽的对话,消失在莽莽丛林中。
夕阳下,古长城遗址与绿色林莽交相辉映。
突然,一群蓑羽鹤直冲云霄,在巍峨的烽火台上空低回盘旋。随着头鹤一声长鸣,它们飞向晚霞燃烧的天边,飞向生命新的起点,恰如一个代代相传的古老寓言。
(2)温度与深度融汇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说过:“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传统的新华社通稿时常从居高临下的视角采用三段式体例,因为难以体现不同新闻事实与报道对象的差异和特点,文风上就难免雷同与枯燥之感。而“新新华体”则从“三贴近”的新闻报道规律入手,借助与生活、事实、人物和细节的“无限”贴近,通过讲好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充满温度的文字中巧妙地渗透和传递报道内涵的深度,从而起到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的良好效果,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和价值意义也得以大大提升。
大叶女贞(又名冬青、蜡树)。为木犀科常绿乔木,喜光,稍耐荫,喜温暖,较耐寒,喜湿润,不耐干旱;适生微碱性的湿润土壤,不耐瘠薄,寿命长,根深,抗风性强,耐修剪,对SO2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源丰富,气候在-10℃—37℃间,适宜大叶女贞的生长特性。
□ 右图为1991年9月张小龙拍摄,当时图片说明是“一名身着超短裙的女孩走在大连街头。”左上图是1991年陈晓露(左)与她的丈夫和女儿一家三口的合影。左下图是2013年11月13日,陈晓露(右)与她的母亲和弟弟在自己家中。(新华社/发)
例如,新华社大连支社记者闫平采写的《寻找22年前穿短裙的女孩——一张新华社老照片背后的改革信号》(2013年11月13日电),就是这样的一篇报道。报道从寻访一张二十多年前老照片上的女主人翁陈晓露入手,透过照片上年轻曼妙回眸一笑的倩影(见图),挖掘出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普通中国百姓生活美好的中国故事,过程鲜活有趣,语言极具生活的“温度”:
陈晓露说:“我从小就特爱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家里生活条件好了,思想开放了,也更爱美了。由于常去大连,跟潮流跟得很紧,穿衣服往往很超前、很时尚。家人、邻居都说我‘浪’。”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作品又并未仅仅停留于普通中国人思想开放和生活富足的现象之上,更引导读者思考和认识这种改变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将社会进步与改革开放政策及中国梦报道的宏大主题融合在一起,以形象而具有说服力的方式,点出民族复兴过程中应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报道的结尾时说:
照片上陈晓露的形象尽管是一位普通中国邻家女孩,但代表的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思想从单一走向多元、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的一个节点,是标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符号之一。“我上网查了一下,每逢改革开放作为节点性的年份,这张照片会经常性被媒体使用,可见老照片的魅力。”赵振江说。
这样的正面报道对于传统模式有所突破,从而引发很好的社会反响,荣获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作品二等奖。
又如贾立君采写的《很萌很真实——光屁股小孩“闯入”<新闻联播>背后》(新华社包头2013年2月10日电)一文,同样彰显了以小见大,以温度见深度的报道风格:
小家伙正趴在小床中间的方桌上吃糖果。看到有人来,他欢蹦乱跳地跑到身后的火炕上,一会儿把枕头顶在头上,一会儿又钻入靠墙一侧的立柜里探出笑脸……这个镜头也引发了网友的赞誉——“看不到‘安排’的痕迹,非常自然”、“贴近生活,原汁原味儿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了”、“小欢乐、小细节、小清新见证着中国政治的进步”。
这篇报道从标题、角度到内容,都极为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和新潮的语言表述方式,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趣味。文中采用大量的直接引语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用充满温度的鲜活语言还原了李克强总理2013年春节期间走访“光屁股小孩”一家的真实情景。这一充满温情的报道是典型的小稿件,但背后却蕴含着社会大主题,有力地撬动了我国以往涉及国家领导人的“严肃报道面孔”,也用细节证明了国家领导人此次走访没有“被安排”的事实。这就用百姓生活中的小细节,填充了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大背景,从而真实反映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亲和、亲民的良好政治形象,折射出政治新闻应有的“深度”。
“新新华体”注重清新与大气并存、深度与温度融汇,一改传统新华体居高临下的宣教话语文风,背后的深刻的原因,既是社会受众需求变化所导致的必然,也是落实“三贴近”“走转改”等新闻改革活动使然,更是我国新闻文体回归新闻传播规律的应然要求。
1.因应受众需求变化的必然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曾说:“新闻事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争夺受众、发掘新受众的历史。⑤”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只有满足受众的要求并被他们接收与利用,新闻报道才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各式各样的阅读终端蓬勃兴起,当代新闻受众的阅读选择和审美需求都发生了极大改变,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信息借助新媒体渠道的快速传播和更新,使得很多受众已经习惯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所需或者能够吸引自己的信息;其次,在传统媒体具有信息垄断地位的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处于静态和被动接受的地位,新媒体则基于信息技术可供大众共同使用,传者与受者的身份、职能皆可以互换等原理,从而强调在传者和受众之间搭建平等对话的桥梁,以往单向线性的阅读变为双向动态的互动;最后,新媒体技术的便捷和普及,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阅读享受。读图时代的全面到来,培育了新一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现场感、形象感和细节真实的敏感与追求。因此,原本即以单一的文字符号作为传播工具的新闻报道,倘若不能在态度、视角、样式、语态、文风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不能随同受众新的阅读需求而发生改度,就难以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应有的生存地位与未来发展。
“新新华体”的创新,正是在因应当代受众阅读需求变化中发生。“新新华体”强调“短、新、实、深”的报道风格,“短”是指简短精炼、重点突出;“新”是指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实”是指语言叙述要符合实际、管用和有感而发;“深”则是指建立在深入挖掘、深度调研的基础之上。这正是针对当前受众阅读习惯所做出的新调整。比如,要求新闻报道简短有力,就是适应当前受众渐已养成的快速阅读习惯,用最简短的文字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例如新华社记者朱旭东采写的《“小二,来两斤上好净水,三壶新鲜空气”》(新华社南京2013年3月1日)就是短小精悍的典型报道。全文不过500余字,假借古人之口独辟蹊径,揭示出当前雾霾严重这一环境问题,短小精干的文字中彰显幽默诙谐的写作功力,但读来却让人心疼,促人反思:
……多少年以前,这种建议显得很滑稽,现在却显得很必要。多少年以后,在外行走的旅人,累了、饿了,找个地方歇歇,最期盼的,估计是吩咐店里的伙计:“来两斤上好净水,三壶新鲜空气……因为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所以即使忍无可忍,也只能忍着、吸着、喝着。曾经,空气和水都是干净清白的,并不是乌托邦中才有。而对于每一条生命来说,都不在乎这个P那个P,要的只是正常的生存环境。残酷的现实告诫我们,当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成了奢侈品,GDP们又有何意义?
2.落实“三贴近”“走转改”等新闻改革活动使然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所主导的新闻改革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作为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以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11年8月,由中宣部等五部委牵头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倡导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学习运用群众新语言,在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以一种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写人们爱读、爱听、爱看的新闻作品,从而实现新闻宣传的最佳传播效果。身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积极响应并创新实践“三贴近”“走转改”的新闻改革活动,作为具体成果,“新新华体”就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应时而生。
从结构关系上说,“走转改”是对上述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而在“走”“转”“改”三者关系中,“走基层”和“转作风”既是实现“三贴近”新闻报道的前提条件,也是“改文风”的源头活水。但是,任何新闻传播毕竟只有借助最终的报道作品,首先入眼、入耳,最终才能臻于入脑、入心,因此,“改文风”可谓“三贴近”和“走转改”活动展开的重要抓手。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曾总结:“走基层是途径,转作风是根本,改文风是效果,新闻作品文风的改进,是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最直观的成果体现。⑥”因此,为了有力推动改文风活动的常态化和机制化,新华社在全体采编人员中大力提倡“短、新、实、深”的清新文风,并通过组织三届“清新文风”范文佳作征集评议活动,在各编辑部、社办报刊和全国分社营造出强烈的清新报道文风的创新氛围。正是这一机制的激励,推动了新华社采编记者对传统“新华体”的改造,从而创新发展出“新新华体”。
比如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刘林采写的《驶向希望的绿皮火车——跟随6448次列车见闻》(新华社天津2013年2月4日电),作为“新新华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入选新华社第三届“清新文风”范文佳作选集。记者深入群众生活跟随采访,以群众的朴实话语和平实清新的文风,描写了春运大军中外出务工人员的不同人生和他们一年来的收获,以及对于来年的期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节前去程人多,节后返程人多。“这个车条件差点,平时没什么人”。高建华看了看挤满车厢的乘客跟售货员周玫说,“一会看见有不方便的乘客照顾一下。”……周玫个子不高,嗓门却十分洪亮,整个车厢全是她的声音。“架子窄,请您行李放稳!”“哪位发扬发扬精神给怀孕的乘客让个座好吗?”……15时17分,火车准点靠站,早就提好行李的人群一下子涌出了车厢。闫自冲走在前面,突然停住了脚,他提醒王建,“快看天上!”一行排成人字的大雁缓缓地掠过天空。“我就在课本里看过,没想到是真的啊,春天要到了吧!”闫自冲兴奋不已。
3.践行新闻传播规律的应然
新闻自诞生至今的四百年间,应因社会发展而服务受众需求,始终是其最本质的职业属性和价值体现。有缘于此,全球的新闻工作和理论界,依据所处的不同时代特征、技术条件和现实需求,对于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全面探讨,总结和积累了诸多可供后人借鉴的经验成果。其中,新闻报道的语态和文风,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新闻在样式上不同于政论、宣讲或教科书,在目的上不仅限于宣传和教诲,作为一种选择性阅读产品,它总是要从大众身边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出发,借由读者的阅读及利用,最终发挥多方面效用。因此对于新闻而言,不能吸引读者,不能促使阅读行为的发生,就不会有任何价值的实现。正是基于对这一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刻和明晰,近代以来的全球新闻界,对于运用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样式,使用他们生动鲜活的语言,借助一个个典型的新闻故事来传递新闻传播者的诉求,日渐形成共识。在我国,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卓越的新闻活动实践,以及许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在新闻语态和文风方面,无不具有这样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华社报道文风从“新华体”到“新新华体”的创新与转变,正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持续不断的社会及思想观念进步的背景之下,我国新闻报道文风日渐回归新闻传播本质规律的一种进步标志,应当长期坚持并使之发扬光大。
作为国家通讯社和重要的主流媒体,“新新华体”的文风创新对我国其他媒体改进文字报道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从主流媒体与市场化媒体竞争的角度而言,新华社在文风上的创新及传播效果的显著提升,对于我国各级主流媒体如何应对市场化媒体的竞争挑战,具有某种引领性的导向作用。从当下各级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主流媒体的传播实践来看,普遍存在文字报道风格僵化、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数量偏少、政策解读不能贴近普通民众需求等不足,因此面对市场化媒体的冲击,时常感到左支右绌,生存维艰。“新新华体”在文风上的创新,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引导性,既展现了主流媒体的大报风骨,也有市场化媒体鲜活生动的传播特征,同时又规避了一些街头小报的俗媚内容,为主流媒体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的大环境中重新赢得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竞争角度看,“新新华体”的创新,也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时突出并强化自己的长处,从而在媒体“融合”中体现自己应有价值提供了某些启示。不可否认,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新技术,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对于新技术以及由此而来新观念的学习与运用。然而同样不争的事实是,当代各种新媒体最大的短板,也恰恰在于过度依赖新技术,以至许多新闻信息的内容传播,时常沦为技术的附庸,例如虚假信息泛滥、碎片化传播、浅阅读盛行等。任何时代,新闻传播的功能都不仅仅在于告知;在信息海量的时代,对于多元信息的处理,包括认知、分析、判断和解读等,更是处于信息焦虑中的广大受众的迫切需求。因此,在任何时代,借助于文字符号所进行的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新闻报道,都必然具有强大生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闻传播样式,只不过报道的样式、语态和文风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善,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而已。有鉴于此,“新新华体”强调“短、新、实、深”,以短小却不失深度的文字报道吸引受众,用来自于生活与实践的极具现场感和形象感的故事化叙述贴近并启迪读者,大大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文字感染力,就是重获受众关注的重要手段。同时,“新新华体”以清新的文风完成文字报道,借温度传递深度,又有效规避了新媒体时代常见的浅阅读的缺陷,凸显出传统主流媒体无可替代的公信力、信息解读力和舆论引导力,从而为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当全球新闻界都在因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断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的大背景下,“新新华体”与大数据手段的结合,也为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作出了新的尝试。
见于新华网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的《爱在那儿——“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是新华社首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写成的一篇文字报道稿件。报道通过对1300万条微博及1亿关系数据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将大数据手段和清新文体加以结合,以图表展示与文字解读相映相衬的方式,较为精准而客观地实现了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著名电视综艺节目的大数据解读,播发之后获得了强烈反响。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运用大数据手段融入新闻报道,是新华社具有示范效应的一次重大创新,全文抓热点、接地气、讲实效、有深度,为新华社新媒体产品生产和实现全媒体战略转型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也为文字报道手段在与新技术的融合方面,展示出应有的价值意义和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过:“假如新华社是一个工厂,新闻是产品,那么这样的产品件件都应该是新产品。在我们这里不允许生产旧的、重复的产品。⑦”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之一,在新媒体的浪潮之下,创新和转变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具备更为强大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实践证明,“新新华体”的应运而生,正是基于职责和使命感,顺应时代和国家发展要求而自然发生的结果。因此,它保留了传统新华体的合理内核,回归清新、简洁、亲和、易读等新闻传播规律,又采纳更为符合时代和受众需求的新样式与新表述,再加上基于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与新呈现,从而找到了新闻报道文风创新发展方向,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作者吕艺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陈彦蓉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1页。
② 程曼丽,乔云霞等著:《新闻传播学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页。
③邓涛:《新华体与中新体新闻写作改革审视》,《写作》,2013年第5期。
④穆青著:《新闻工作散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09页。
⑤范敬宜:《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山河壮丽人多情序》,《中国记者》,1996年第4期。
⑥李良荣著:《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⑦李英华:《如何推动记者主动做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国广播》,2011年第11期。
⑧穆青著:《新闻工作散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