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区踏歌行

2015-02-06 05:18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1期
关键词:嘉绒锅庄土司

文/本刊记者 陈 晖

嘉绒藏区踏歌行

文/本刊记者 陈 晖

(摄影/张紫宣)

百花丛中饮美酒,

金色的鲜花贺吉祥。

——嘉绒锅庄歌词

(摄影/陈晖)

马尔康的清晨从日月同辉开始。就在天空露出鱼肚白的时候,硕大而白皙的月亮还停靠在山巅。

马尔康,嘉绒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也有“酥油灯点亮的地方”之意。车行梭磨河谷,一眨眼,距离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到了。

卓克基,嘉绒藏语意为“圆形桌子”,是原卓克基土司驻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卓克基土司随征金川有功,被授予卓克基长官司职,辖督十寨、茶堡、四大坝、三个垄巴及草地六寨。

土司官寨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原上。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现在的官寨是1938年末代土司索观赢在原址上重修的。

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翻过夹金山、梦笔山两座大雪山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并且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实现民族自治。

当时,毛泽东看到索观赢桌上的线装《三国演义》对郿坞的描述时曾感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官寨的屋顶采用了嘉绒传统的密梁式粘泥夯筑平顶和汉式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官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在侧立面又采用前低后高的拖厢做法,因此各楼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官寨内院天井旁的回廊由通顶廊柱、木质楼板及木栏杆组成。通顶廊柱总计21根,分布于天井四周。廊柱为上下两根树木重合构成,上下结合处采用暗子母榫套合,做工精细,毫无痕迹,如同整木一般。

官寨的外部装饰以石块、片石的天然成色作为基调,从而使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凝重,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官寨的内部以木板或石墙隔成63间大小房屋,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经堂内神灯长明,壁画艳丽。置身其中,语默动静尽是佛。

这座融藏汉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官寨见证了嘉绒地区封建土司的兴衰史和红军长征的伟大奇迹,被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明珠”。

下午,高原的阳光温暖而炫目,在湛蓝的天幕下,距离马尔康县17公里的松岗乡直波村热闹非凡。村里的老年协会成员载歌载舞,跳起了嘉绒锅庄。

“我们刚刚在北京获得了首届群众文化艺术大奖。”71岁的嘉绒锅庄县级传承人罗尔伍说,目前流传下来的嘉绒锅庄都有四五十种。

嘉绒锅庄形成于1000多年前,综合地保留了围圈作舞、联袂踏歌的古老圈舞形式,被舞蹈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清朝李沁所著《金川锁记》中说:“嘉绒藏人俗喜跳锅庄,喜令日当中,男女分别连臂踏歌,欣欣有色,腔清屈,借以解愁,观其手舞足蹈,长吟咏叹,又似一定节奏。”

嘉绒锅庄荣获上海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最佳项目”(摄影/杜茂)

20人左右的老年协会成员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0岁,在天造地设的舞台之上,舞之蹈之,高原上一切有情众生的坚韧生命力在这一刻彰显出来,把高原的时光撩拨得诗意绵长。

“冬天是农闲时间,下午可以晒晒太阳,跳跳锅庄,吹吹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午就过去了。”阿西基阿妈笑着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站在八角碉楼下,直波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六字真言在风中回荡,天空还是那样幽蓝,风马旗悄悄地把美好的祈愿传向远方……

责任编辑:白杨健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典型的嘉绒特色建筑(摄影/张紫宣)

跳锅庄是一种享受(摄影/陈晖)

猜你喜欢
嘉绒锅庄土司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嘉绒藏戏传承发展刍议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毗卢遮那大师流放嘉绒之原因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