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楚婧
【摘要】 中国R&B歌曲流行的原因不仅归功于其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还应归功于其具有艺术特色的歌词。本文旨在以R&B歌曲内容为基础,结合歌手演唱风格与歌曲创作主题,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国R&B歌曲作为范例,对中国R&B音乐歌词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R&B;演唱风格;歌曲主题;歌词特点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无国界,R&B虽以美国为兴起点,却它却凭借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掀起音乐狂潮,为世界乐迷带来极致的听觉享受。R&B新鲜独特的节奏感、巧妙动人的转音、坦白直接的歌词、隐约细腻的情感表达等特点都是它得以在音乐界立足的强大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音乐大国之一,在对外输出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强势音乐文化的影响。拥有深厚音乐文化传统的中国为新奇时尚的R&B的驻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R&B也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近年来,在华语流行乐坛上拥有演唱R&B歌曲才能的歌手不断涌现,其中陶喆、周杰伦、方大同、王力宏、汪佩蓉、胡彦斌、周笔畅、林俊杰等都是较具有代表性的。在这些歌手的推动之下,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R&B歌曲也在万众瞩目中应运而生。中国风的R&B歌曲在音乐旋律、演唱方式、歌词填写、歌曲主题等方面都显示出在适应文化环境下的合理性的调整与突破性的创新。在歌词的选用方面,中国歌手尤其擅于将歌词作为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传递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媒介,再配合自身的演唱风格与作曲的主题,从多方面展现R&B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浑然天成。
本文在搜集大量歌词资料的基础上,从内容、节奏和中国化三个角度对中国R&B音乐歌词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R&B文化提供一个新鲜的切入点。
一、中国R&B歌词的内容特点
(一)歌词情感坦白直率、真切动人
中国R&B歌手首推陶喆,他有“中国R&B之父” 的美称。1997年陶喆发行了第一张专辑《陶喆》,这张专辑是他在对当前亚洲乐坛流行音乐质量下滑趋势感到忧虑的情绪下创作的,透露出他本人对引导中国音乐走上正轨、再创辉煌的渴望。专辑中的歌曲实现了黑人乐风与本土歌谣的完美结合,颠覆了传统乐风的保守感与严肃感。
除去广阔的音乐层面与多元化的曲风为聆听其歌曲创造了新颖奇妙的氛围,直白坦率、愤世嫉俗、真切动人的乐曲歌词亦是我们在品味陶喆R&B音乐时不可忽略的亮点。
她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可爱,她眼中只有相信和依赖,好像本来就该那么好,让我的心也跟着摇摆。我是个十七岁的小男孩,我不怕面对世界变多快,做过自己觉得好傻的事,那是多么纯真的年代,那是多么纯洁的相爱。
这是陶喆歌曲《十七岁》中的一段歌词,流畅自然、清新纯粹的语言将男孩青春期的心理悸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合轻松愉悦的音乐旋律,在乐迷脑海中勾勒出十七岁精致爱恋的唯美画面。
常言道:“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十七岁”、“纯真”、“纯洁”、“可爱”等极富青春气息的词语在无形中点出了少男少女特定时期的小心思,而对这份小心思的处理不论是期盼还是回忆,都为这首R&B歌曲增添了一份甜蜜感与亲切感。作为偏好直抒情感的歌手,陶喆不拐弯抹角、不扭捏作态的演唱风格促使其在歌词创作上注重语言的通顺性与直白性,并在歌词中加入自己的思考,让听者带着感情,跟随节奏深入体会。而直接坦率、自然亲切的歌词在某种程度上既增强了歌词的通俗化、口语化特点,又扩大了R&B音乐的受众范围,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爱情为主题的歌词居多
爱情是音乐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主题之一,以爱情为中心抒发自身感慨与体会成为许多类型歌曲的重要内容。从大众化的角度出发,对爱情的感受主要有热恋、失恋、暗恋与苦恋四种,究其本质,无非是爱、恨两大情绪交织转化的外在表现。R&B是长于抒情的音乐风格,它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把握具有天然的优势。歌手在创作R&B风格音乐时,对歌词的选用往往突出其真挚动人的特点,以增强歌曲感染力,力图在乐迷中收获共鸣,从而产生催人泪下、欢欣鼓舞、抑郁苦闷等诸多不同效果。
同样以陶喆的歌曲为例,在《爱很简单》这首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只要能在一起做什么都可以,虽然世界变个不停,用最真诚的心让爱变得简单。”诚恳单纯、真切动人的歌词像是一场内心的独白,描述着自身沉溺于爱恋而无法自拔的情状,向乐迷倾诉不可言说的欢欣愉悦;再如《爱是个什么东西》,这也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R&B歌曲,但却不似前者那般煽情动人,愤世嫉俗的冲击力与攻击性是这首歌给人的直接感受:“爱是个什么东西,它到底公不公平,爱有什么了不起,有没有都可以”,蕴藏愤怒与爆发力的歌词直指爱情痛处,震撼人心。“有什么了不起”以及“有没有都可以”直接暴露了歌手对爱情的不屑与鄙夷,狂傲个性、犀利尖锐的歌词在撕碎镜花水月般爱情假象的同时透露出一丝R&B音乐风格独特隐约的哀伤。
(三)注重情感的反复宣泄与加强
R&B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其以说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与RAP相似)决定了其对抒情的强调。一般来说,这种强调是通过歌词的重复来突出自己的思想或歌词的主要内容,而这种重复一般多出现在歌词中间部分,且有一定间隔,形成前后呼应、交相衬托的格局。
以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为例:
可是昨天 已非常遥远
但闭上双眼 我还看得见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 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
歌词划线部分即为重复部分,其中“昨天”和“可惜”为高频词汇,它们突出强调女主角对旧爱的难舍、追忆,这种难以割舍的眷念其实也正印证着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与歌词的内容、标题相呼应,抒发女主内心的遗憾和苦闷。
二、中国R&B歌词的节奏特点
(一)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感
与Rap相似,R&B十分注重说唱艺术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而这种强烈情感的宣泄通常以鲜明的节奏为媒介。“一般来说,大部分R&B作品以4拍为一小节,12小节为一段落。通常情况下,普通流行音乐有四个节拍,其中第一拍为重拍,以增强节奏感。但是,如果那首歌是R&B,重拍就一定在第二拍上,第三拍为次强拍。”[1]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从其曲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四四拍;而从曲中“︱2 1 1 6 2 -︱”,我们又可以看出其在第二节拍有明显的节奏加强,而且曲谱的小节节奏快慢错落,主调与副歌之间有着沉稳与明快、稳定与变化的鲜明对比和差异。
(二)中国R&B歌曲音韵和谐、平仄相间
这是中国优秀流行歌曲的普遍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三、R&B的中国化
虽然音乐无国界,但是音乐家属于特定的国家,为了使他们的音乐作品得到本国人民的认同,音乐家必须对外来音乐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之与本国文化相适应,从而扩大受众范围,增强影响力。
作为舶来品,R&B源于美国黑人,全名:Rhythm and Blues,是一种节奏强烈、富于舞蹈性的音乐风格,即所谓的节奏布鲁斯,其音乐本身具有浓烈的西方色彩。[2]
在R&B中国化的过程中,它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成为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中国古典乐器、古典诗词、戏剧戏曲,它们都与R&B音乐的特点有着某些共同点,它们与R&B相结合,吸收R&B热烈直白的抒情方式,并以其优雅婉转的特色弥补R&B的不足(比如抒情粗浅、题材陈腐),从而成为其传播载体。这种中西合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文化交流,受到中国听众的喜爱,可谓近代音乐史上一大进步。对中国风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最受大众认可的是台湾作曲人黄晓亮的定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编曲、新唱法、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中国风的歌曲其歌词大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R&B的中国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的:
(一)演奏乐器的多样化和音质的趋异
R&B最初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其前身为蓝调音乐,即布鲁斯,通常以口琴和吉他等简单乐器伴奏,以抒发工作生活的情绪状态。随着蓝调音乐的传播,乐手为迎合听众审美需求,在乐曲中添加了贝斯、小提琴、钢琴、萨克斯等作为伴奏乐器,而其在中国的传播又又使得中国古典乐器——古筝、长笛、二胡等得以融入。
对于一首乐曲来说,伴奏可以衬托其情感思想,引发观众共鸣,是其必不可缺的灵魂和精髓。伴奏乐器由于自身的外在区别,会有不同的音色,比如古琴沉郁顿挫、二胡悲壮深沉、贝斯明亮浑厚,而不同乐器的伴奏则会传达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享受。
仍旧以《东风破》为例,网上比较流行的伴奏版本有二胡版、古筝版、小提琴版、吉他版、钢琴版、长笛版。单从词作来看,《东风破》抒发的是对故人和往昔的追忆之情,全词充溢着离愁别绪,也有对岁月的怅然。然而二胡悲壮深沉、古筝清脆明亮、小提琴热烈辉煌、吉他圆润醇厚、钢琴悠扬洒脱、长笛明亮活泼,不论哪一种乐器,都会以其独特的音质特点带给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而这其实也使得乐曲形象丰润,具有多面性。
以古典乐器伴奏加入R&B音乐是R&B音乐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典乐器首推古筝、长笛、二胡、琵琶,它们深得古代文人喜爱,用于抒发高雅的意趣志向,象征着古典音乐文化优雅和婉的韵致。
周杰伦的《东风破》,原曲以钢琴起始,慢慢融入琵琶,两者构成起唱部分;中间部分钢琴退出,转用琵琶做主旋律,间或使用扬琴;结尾部分用的是琵琶加二胡,而整首歌的间奏用的都是悠扬的二胡。其中的琵琶、扬琴、二胡均为起源于中国的乐器,而钢琴是源于西洋古典音乐中的键盘乐器。《东风破》以多种中国民间乐器为主,钢琴为辅,整首歌曲古意浓浓却不失现代特色、韵味十足。
古筝悠扬清越,二胡低沉壮阔,琵琶清脆哀婉,三者和鸣共酬,营造出惆怅凄婉的意境,营造出《东风破》的曲意——对往昔的追忆。
(二)古辞赋、古文化的融入,古典意境的营造
台湾作曲人黄晓亮对中国风的定义中,三古中便有古辞赋、古文化两点。中国风歌曲中往往添加了古辞赋诗句和古文化背景。仍以《东风破》为例分析: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东风破》虽然是经典的R&B歌曲,但其融合了较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区别于原始R&B的直白热烈,它更偏于古风的沉静哀郁。
从曲目名称来看,“东风破”的“破”即“曲破”,是指一种词调,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该种琵琶曲,因为很多人填唱而变为词牌,一个“破”字就十分具有古典气息。
“东风破”的“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东风可以柔婉和丽,催开百花,如“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春天缺失了东风的足迹,连百花都不得显示妍媸媚态,而是渐次凋零残落;东风亦可凄迷愁惘,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东风便恰似一缕含着对故国往昔回忆的忧愁,轻轻地拂过词人的楼头,勾起他对国破家亡、山河败落的悔恨。东风还可机巧灵便,有了它便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倚仗着借东风火烧赤壁,杀得曹孟德丢兵弃甲而逃;而若无东风,则会折戟沉沙,连杜牧都曾为一世枭雄叹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而无论是哪一种东风,它们都是悲而无力的,正如《东风破》中对时光弹指而过的怅然。
《东风破》的曲词虽然没有采用直接的典故和晦涩的古语,但其中出现很多对诗歌、历史的化用,使得整首曲子的意境蔚为壮阔。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古人常以东流水暗喻时间的流逝,这里“水向东流”也是暗喻光阴无情,岁月易老,转眼间就将青春消磨得一干二净。“偷”字最为逗趣活泼,明知人生无再少,却偏想着去“偷”取一缕光阴,好回到过去,重温岁月静好。只是以往不可追,故而“花开就一次成熟”是以“花开”指代过往情事的美好,而这是仅此一次的,一旦错过就是一生。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在所有乐器中,琵琶本身就带有哀怨沉郁的气质,后人描写昭君出塞时思汉的心境——“公主琵琶幽怨多”,以琵琶弹奏《东风破》,使得原本就哀怨的曲子愈发悲恸。琵琶信手而弹,思念不绝如缕,仿佛往事历历在目。而天涯阔别、岁月飞逝则成为阻隔两人的鸿沟巨墙,往事如同岁月在时间中剥落,“岁月”这里应特指翻卷的墙皮,看到斑驳的旧墙上墙皮翻卷,仿佛一触即会掉下。词中的“我”沉浸在过往两小无猜的浓情蜜意中,思人与旧曲都一如往昔,而佳人却芳踪无定,不免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之叹。
歌词塑造的意境在低吟浅唱间,恍若时光逆流,回溯至少年时期,韶华流丽,眉梢眼角全是愉悦的笑意。琵琶声忽地一转一顿,让人恍然醒悟美好不过是重现往事的梦境,岁月弹指而逝,如白驹过隙,而物是人非,故人远别,使人陷入凄迷哀愁的心境,怅然若失。
(三)古旋律:古典戏曲等的融入
“中国风”歌曲的旋律和唱法可以添加传统戏曲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的乐曲唱法成分,也可以使用流行音乐的旋律和唱法技巧,甚至可以借鉴起源于美国黑人的R&B唱法和Rap。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是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完美交融,如果仅仅用传统乐器和戏剧曲风,那便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如果单单用现代唱法,则与流行歌曲没有什么区别。王力宏的《花田错》可谓是R&B这种现代唱法与京剧传统唱腔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花田错》本是一出来自于《水浒传》的京剧,王力宏将R&B的自由转音与京剧里特别将唱词中的单个字拉长转音巧妙地结合,形成一种新旧交融的独特唱腔。整首歌主要使用这种新式的R&B唱法进行演绎,别有味道,尤其是“说好/破晓前忘掉”、“拥抱/变成了煎熬”、“犯错/像迷恋镜花水月的无聊”、“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几句都有很深的京剧影子,一个“请”字长音悠远起伏,别有韵味。整首歌曲动感活泼却不失古典意蕴,实现了西洋旋律和古典唱法的完美结合。
陶喆的经典歌曲《Susan说》也是成功的中西结合的中国风歌曲。他借用古代戏曲典故《苏三起解》创作新的歌曲。歌词以古今人物共有的对真爱执着追求的感情作为联系的线索而展开故事,立意新颖而独到,情感的转化和谐而又巧妙,如: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苏三离了洪洞县
挂了个牌子站在大街前
被那众多群众包围
等一下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
陶喆老歌新唱,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当中还将“苏三”改变成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歌词。而值得留意是陶喆也在此曲中唱了一段京剧(下划线部分),而在京剧后以说唱的形式表达“过往的君子听我言”的内容,十分新颖而又和谐。
四、结语
总之,中国R&B音乐歌词具有感情直白坦率、真切动人、以爱情为主题居多、注重歌词的重复和感情的反复宣泄、具有鲜明节奏感以及中国化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等方法了解中国R&B音乐歌词的特点,但因能力不足,其中的论述也许还存在很多缺陷,希望能得 到方家的指教。
参考文献:
[1]耿志枫.流行音乐中的R&B音乐[J].艺苑,2010(04).
[2]周方.传统文化视域下的R&B——从题材、音乐、意境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