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临床发病特点

2015-02-05 23:38:06王玉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法氏囊病鸡雏鸡

王玉荣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锦州12101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又称为“甘保罗病”,简称“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引起雏鸡发病死亡,耐过鸡法氏囊常常萎缩坏死,法氏囊功能丧失免疫受到严重抑制,病鸡极易出现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让养殖户遭受很大损失,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当前养鸡业须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根据多年防控经验,临床发生的法氏囊病可区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引起2~6周龄蛋雏鸡和肉雏鸡发病,乌鸡雏鸡也偶有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毒力强弱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病例的主要原因。急性型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高达80%以上;慢性型发病率不超过30%,死亡率低于50%。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和慢性型除发病数量不同外,临床表现基本相同。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高度沉郁呈嗜睡状态,病鸡畏寒怕冷,多只病鸡聚堆取暖。病鸡缩脖,羽毛逆立,排白色稀便。

3 剖检变化

急性型病例变化比较典型,可见明显的胸腿肌肉出血斑点,常呈现明显的刷状出血条带;法氏囊极度肿大,呈紫葡萄样外观,浆膜下有多量胶冻状水肿物。切开时,感觉法氏囊明显变硬,浆膜下直到肌层均出血,黏膜皱褶大部或全部出血,囊腔内有黏液或黄白色干酪样物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带;肾肿大突出肾窝,呈暗红和白色相间的花斑状;输尿管内充盈内含大量白色尿酸盐;肝呈土黄色,慢性病例肝边缘有白色冰花样坏死灶。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接种

取发病鸡的脾和肾(因法氏囊易污染)研磨制成悬液,离心取上清液,接种10至11日龄鸡胚37℃培养2~3 d后,胚体出现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1]。

4.2 标阳中和后接种

将上清液做不同浓度稀释,用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混合后,再按上述方法接种鸡胚,发现胚体病变减轻,直到完全消失[1]。

应根据流行病学、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判定。

5 防治

对于急性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全群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注射剂量为2 mL/羽份,注射方法将连续注射器调至1 mL,在胸肌肌肉丰满处注射,胸肌两侧各注一针,打20只鸡换一个针头;在注射卵黄抗体的同时在饲料和饮水中投放抗病毒药和通肾药。对于慢性病例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6 预防

6.1 免疫预防

有条件的场可以检测母源抗体水平来确定免疫时间,母源抗体干扰是法氏囊免疫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首次免疫疫苗要选择弱毒,不要选择中强毒株,中强毒株免疫后易造成法氏囊萎缩,法氏囊产生B细胞能力下降,从而影响鸡的体液免疫;免疫方式要采用滴口方法,而不要采用饮水免疫,这种方式鸡群免疫不均匀,免疫不确实。

6.2 添加维生素

在免疫前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维生素C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来增强法氏囊疫苗的免疫效果。

6.3 控制其他免疫抑制病

加强鸡球虫病、传染性贫血等其他免疫抑制病的防治,防止因此造成的法氏囊疫苗免疫失败,引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邝荣禄.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52.

猜你喜欢
法氏囊病鸡雏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