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454650)
子宫内不同激素处理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李小军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454650)
猪人工授精配种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它对工厂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已有报道。采用全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生产成绩低于自然配种加人工配种方式,原因是缺少交配刺激,使母猪生殖道分泌PGF2a或催产素不足,母猪生殖道运动能力减弱,不利于精子运行而引起。肾上腺素、氯前列烯醇钠、催产素均具有促进母猪生殖道运动的能力,有利于精子运行,提高精卵结合率。为此,本人设计此试验,用以研究肾上腺素、氯前列烯醇钠、催产素在人工授精技术中的运用。
此试验是在济源众帮猪场进行,配种记录时间为2013年11月20日至2013年12月20日,跟踪记录时间为母猪全部分娩完毕。
1)仪器及设备:显微镜、水浴锅、恒温冰箱、移液管、采精杯、输精管、温度计。
2)药品及试剂:香柏油、二甲苯、5%苯胺蓝液、0.5%龙胆紫液、10%福尔马林生理盐水、5%伊红液。
3)精液稀释液配方(自配):葡萄糖300 g、柠檬酸钠18.75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5 g、碳酸氢钠6 g、水5 000 mL,调pH值至5.4,0.05 mpa高压灭菌15 min,冷却至室温后,加新霉素至0.25 g/250 mL。
3.1 试验动物选择
种猪为猪场饲养的正常繁殖杜洛克青年公猪4头,健康状况及繁殖性能正常的2~4胎经产长大和大长母猪32头,诱情猪为健康状况及繁殖性能正常的成年杜洛克。
3.2 动物的分组
按配种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设置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
3.3 试验方法
各组均采用3次人工授精,先用诱情公猪试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 h,实施第一次人工授精,随后相继间隔8~12 h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人工授精。实验Ⅰ组每次输精前,先用无菌输精管向母猪子宫内注入0.1%肾上腺素注射液5 mL,5 min后输精;实验Ⅱ组每次输精前,先用无菌输精管向母猪子宫内注入氯前列烯醇钠注射液0.5 mg,5 min后输精;实验Ⅲ组每次输精前,先用无菌输精管向母猪子宫内注入催产素25U,5min后输精;对照组直接输精。
采精前调好稀释液的温度,使其接近精液温度。做好采精前准备,用手握法采精。精液采集后,对原精液进行常规检查:外观性状、精子活率、精子密度。活力达0.7以上,畸形率在18%以下的精液进行稀释。稀释后要求静置片刻再做精子活力检查,活力没有明显变化,进行分装。分装后置22~25℃1 h,直接置17℃精液保存箱保存。
将稀释好的精液按照随机原则,分别给以上四组母猪授精,各组动物的输精剂量均为80 mL。在输精前,对保存24 h以上精液进行检查,活力达0.7以上者才能输精。
各试验组饲养管理工作均由同一名饲养员负责,各组除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记录母猪接受配种日期、情期受胎率、分娩日期、产仔数、产活仔数情况。判断母猪是否受胎,早期主要通过观察母猪是否返情来判断,如果有返情现象,则没有受胎;整个过程主要借助超声波检验。数据统计用Mircosoft Excel和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SE)表示。对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进行卡方检验。
不同处理配种对母猪受胎率、产仔个数、产活仔个数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配种效果
从表1的结果分析,不同处理与对照组之间,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差异均显著 (P<0.05),说明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确有提高。各实验组之间,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种不的处理对提高生产性能没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尚需扩大试验。
陈志聪等[1]提到在子宫平滑肌上有β受体,与肾上腺素结合能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贾斌等[2]报道氯前列烯醇对子宫平滑肌机电活动有影响,能刺激羊子宫肌收缩。殷宗俊等[3]指出子宫平滑肌有节律的收缩能有效促进精子向子宫内运动,有利于精卵结合率的提高。
罗旭芳等[4],郭有海等[5]认为催产素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能力,可缩短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的时间,从而影响受胎率、产仔数等繁殖性能。徐美芳等[6]认为常规人工授精母猪受胎率低,可能是刺激不够导致母猪自然分泌的催产素分量不足导致的。
从表1可以看到,子宫注射三种激素的受胎率、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这与其他的研究大部分能够相互印证。虽然实验组之间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差异均不显著,但综合分析,子宫注射催产素效果最好,这对生产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公猪精液质量等。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赖单个因素。生产管理者首先应了解母猪的生殖生理,合理调整猪群结构,在保障猪群健康的情况下调配日粮,制定严格操作规程来提高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在生产上应该慎用。■(编辑:赵晓松)
[1] 陈志聪.动物孕期大鼠子宫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J].生殖与避孕,1992,12(2):22-26.
[2] 贾斌,刘国庆,蒋新环,等.氯前列烯醇对乏情绵羊子宫机电活动性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2,6:22-23.
[3] 殷宗俊,蒋模有,陈宏权.遗传与子宫内环境与猪多产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25(4):390-394.
[4] 罗旭芳,张守全,蔡巨广,等.催产素在输精时不同处理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1,(3):12.
[5] 郭有海,蒋荣章,林清丰,等.猪人工受精技术[M].台北:台湾养猪科学研究所,1996:82-91.
[6] 徐美芳,陈启程,魏金销,等.输精时催产素处理对猪受胎效果的影响[J].河南畜牧兽医,2008,29(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