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峰
在日本大阪的一家超市内,一种看上去很普通的卷心菜500g售价为30美元,你会不会觉得老板疯了,然而这类的蔬菜却很畅销,因为这是号称完美无缺的蔬菜,它们的生产商甚至自豪地宣称:这将是我们未来的食物。
每年全世界花费在饮食研究上的经费高达数万亿美元,什么样的饮食对我们是好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导致每个食品研究公司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凯瑟琳·沃塔基曾称饮食进化的目标应该“更加健康、更加理智、产量更高、破坏性减少、更具可持续性。”
完全无菌还是有机农业?
日本大洲公司生产的完美蔬菜至少有一点并不太符合要求——它的产量颇低,一间工厂甚至不能满足一个小城市的人均日常所需,他们的蔬菜处于室内,完全掌控环境导致了规模发展的局限性。
在他们位于大阪的种植工厂里,工人们不像传统菜农那样穿着破衣服、留着脏指甲,他们都戴着手套和医用口罩,还穿着通常在化工厂才能见到的防尘防护服。一排排像化学商店里灯火通明的货架,取代了传统的菜架。这里的植物每个生长环节都处于完全控制中:从照明到温度、从湿度到水分。甚至二氧化碳的浓度每分钟也有改变。东京大洲公司工厂的发言人说:“工厂内种植的蔬菜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没有使用农药,也就不存在被污染的蔬菜引起中毒的可能。因为这些植物种植在干净的房间里,不用水洗就可安全食用。”
与此类似的种植方法也出现在英国,在英格兰南部广阔的蔬菜温室,数百万的西红柿不是种在土里,而是水培种植。然而也有不少消费者质疑这一做法,认为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品。
在美国,人们更青睐有机农业,当然这与政府的大力提倡有关,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多次公开强调了新鲜、未加工和本土生产的食物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在白宫开始种植有机蔬菜。
但一些传统农业的倡导者辩称有机农业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因为其产量低于用化学原料养大的庄稼。“我们认为有机食物会有一席之地,但不足以喂饱我们和全世界。”美国玉米农会的首席执行官瑞克·托马斯说,“和现有方法比,有机食物产量较低,劳动量更大,而且更为昂贵。”
这也是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公司或者研究机构都有能力干预基础农业,一些公司转向了成品饮食,期待能给人们带来更健康的选择。
“垃圾食品”吃到饱
营养学家卢安·威廉斯曾经在电视上做过一个令广大爱好零食的吃货们心碎的实验,他打开一袋散发着迷人香味的薯片,拿出打火机点燃一片,一团黑烟冒出,一片小小的薯片足足燃烧了一分多钟,一串又一串油脂流了出来。卢安称,当土豆变成薯片时,热量增加250倍!另外薯片中还包含了许多反式脂肪酸和丙烯酰胺、铝,吃薯片与吸汽车尾气等同。
大多数的休闲零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健康隐患,因为它们使用人工合成原料和味精。为了将零食从垃圾食品的队伍提升至健康食品的行列,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投入其中,推出以营养丰富的食材制成的零食。
美国加州贝尔维迪尔市的金伯莉·海曼是一位32岁的妈妈。在她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一种新型零食,这是一款由CJ食品公司生产的烤紫菜零食,它的大小适合用手拿着吃而且味咸,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薯片的渴望,但营养更丰富。海曼说紫菜现在成了她随身携带的新午间零食,有时还用它替代水果或酸奶。她在自己的妈咪出行包中储存了一些烤紫菜,并且还会与18个月大的儿子一同分享。
据芝加哥市场研究机构IRI的数据显示,自称一天当中在正餐外还要吃三到四次零食的消费者的比例在2014年升至41%,而2010年只有19%。新型零食的对象则是一个可能更为庞大的群体——希望吃得更有营养但又喜爱咸味薯片的消费者。荷兰创新营销公司的研究主管卢·安·威廉斯认为:“这部分消费者寻求的是‘可容许范围内的尽情享受。”
百事旗下子公司菲多利公司在2010年底宣布,它将杜绝在其零食产品中使用人工合成原料及味精。该公司称自那以后它已做出“许多改变”。包括致力于去除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及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这能有效改善消费者因担忧儿童肥胖问题而对吃零食产生的负面情绪。
德国零食生产商酷比也于去年4月份在美国推出了一款以豌豆为主料的薯条形零食。该公司的销售与市场营销副总裁史蒂夫·基普肯斯称,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这款产品的销量增长了60%。
部分零食也存在价格过高的风险。宾夕法尼亚州派珀斯维尔羽衣甘蓝片的创始人布拉德·格鲁诺说,他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一袋2.5盎司(约合70克)重的零食的价格接近8美元,这是因为配备蔬菜及将蔬菜脱水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过程,要耗费15个小时。
饮品也要健康
除此以外,饮品的健康也不容忽视,这个在人们饮食结构中占据着很大比重的环节同样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
2014年美国自然阳光公司最新研发了一种全新饮品——叶绿素,这种直接从植物茎叶中提取的浓稠状饮品据称可以帮助提高红细胞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氧气运输效率,因此,能够提供更多能量并改善健康。而且它还被认为是预防癌症的一种很强抗氧化剂,有抗菌和抗炎的好处。健康专家詹姆斯认为这种纯天然的植物提取饮品将会成为未来饮品市场的颠覆性成果。
同样取得重大突破的还有中国的洋河股份,据悉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术团队,用五年时间研发出一款颠覆性白酒——洋河·微分子酒。据该公司发言人称,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洋河股份掌握了健康微分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传统白酒发酵工艺进行了革命性调整和创新,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实现了健康微分子物质的生成,从而赋予了微分子酒独特的健康品质。
这位人士补充说,洋河·微分子酒有三大特点,一是分子量小,所以代谢快、醒酒快;二是微量成分多,所以品质更绵柔,口感更独特;三是健康元素多,其中健康物质的含量远超其他白酒,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等特征,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所以,即使与大家心目中健康的葡萄酒相比,洋河·微分子酒还要更健康一些。
而软性饮料的改善工作可能要更复杂一些,高热量和人工甜味剂像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横亘在科研路上。自2003年起,可口可乐公司成立科研部门研究天然可代糖,期间推出过以甜菊糖和阿斯巴甜糖为糖替代品的饮品,市场反响平平。
它的商业总监马克·布鲁克斯在一次采访时称,“有些人非常热爱人工甜味剂,也有些人更喜欢砂糖;但更多人,现在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人群(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我们称其为天然爱好者——这些人追求的是天然健康的食材,这将是未来饮食进化的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