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写作的流变 畅销的尺度

2015-02-03 15:40石岸书
出版人 2015年1期
关键词:花痴小语刘墉

石岸书

上世纪90年代,台湾作家刘墉曾在大陆风靡一时。在他的作品中,《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所选文章短小华丽,抒发感悟常借一草一叶,低吟浅唱缘于一语一事,这种淡然而又通俗的人生感悟,吸引了无数懵懂的青少年;而《我不是叫你诈》《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等作品,则用浅显直白的笔触谈论处世之道,传授人际交往准则,也有着大批的拥趸。

而今,时过境迁,随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需求的变迁,刘墉的作品虽仍不间断地在大陆出版,但我们也许会蓦然发现,曾经的青少年已长大成熟,也开始寻找不一样的文化偶像。当然,这或许是因为刘墉近年来将更多心力倾注于绘画,多以画家、演讲家姿态亮相,而作家身份则渐渐淡出。2014年年末,值刘墉在京参加画作拍卖会之际,《出版人》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这些年来的文学创作历程。

“一本狠辣,一本温情”

《出版人》:大陆很多80后读者年少时都曾读过您的书。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作,从最初的《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到《人生百忌》,一直到现在,这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您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刘墉:回顾这几十年写作,我写《萤窗小语》时,最早的第一本是作为我主持的电视节目的开场白播出的,所以它都很短,也很适合我的个性。我从小就喜欢写短文,这种形式让我在能力不够时可以自由发挥。那个时候我比较喜欢“现”,所以骈俪、对句这样的文辞用得比较多。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应该平淡入妙,以平凡语句度入声律,认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语句才是高明的。受此影响,我在写作时也开始注意怎么样把比较深沉的语言,以比较好的节奏平实地表现出来。所以,我的写作开始分途发展,一条路线是写平实的散文,就是《萤窗小语》,一直写了七集,包括《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等。还有就是《点一盏心灯》等温馨类型的写作。另外一条线,则是比较文言文的理论写作,多是关于画论、画法。我记得台湾的历史博物馆馆长曾经批评我,说写这么深干什么?我原本思想比较老旧,曾以文言文写钤印论,讲怎么样盖图章。同时,我也花十几年的时间写《唐诗句典》,哪怕再忙,每天也要找时间弄一弄,钻钻牛角尖。

可是呢,我又做新闻工作,看到过社会的很多黑暗面。生活中有很多“灰色”,我觉得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认识灰色,所以我写《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在他大学毕业时,我写过《我不是教你诈》,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诈,事实上我常常被骗,被骗之后很生气,所以就写出来让别人不要被骗。

但每一次出一本狠辣的书,我就会再写一本温情的,比如《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生死爱恨一念间》等。我的作品有温柔的、狠辣的、理论的、励志的,偶尔还写写小说。我的小说既有像《杀手正传》这样的冷酷的侦探小说,也有温情的比如《花痴日记》《啊啊》。以前,我跟我太太去森林里去喂我们养的大雁“呀呀”,当时呀呀正在下蛋,我们给它面包吃。结果,这却害了呀呀,别的大雁瞬间围过来抢“呀呀”的面包,然后“呀呀”的同伴“啊啊”就飞过来和它们打架,一群大雁打得乱七八糟,最后把蛋踩坏了,把呀呀生的孩子也踩死了。so dramatic!(太戏剧性了)我根据这些事情写成了《啊啊》。后来还改拍成了电影。人家总问我怎么样保持年轻?童心啊。

《出版人》:那您是不是不只有童心,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刘墉:对的!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但是菩萨低眉有时必须金刚一怒。我们说中国人有缺点,就是“知荣知辱牢缄口”,知道哪个是对的,知道哪样不好,知道“好山水不在山头在心头”,但是不说话,只是“谁是谁非暗点头”。这就是“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但实际上,表现跟心里头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很大的缺点,其实我们有时应该像鲁迅先生讲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动笔时大约知道好不好卖”

《出版人》:您的文章多数很温暖,也因此被称作“心灵鸡汤式”写作的代表。但是2014年,网络上开始有一些“反心灵鸡汤”的段子,比如“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的”……对此,您怎么看?

刘墉:我对此很有感触。本来,当我们按照心灵鸡汤似的方式来应对生活,就好像一直都在说实话。明明人家胖了,你却说变得更丰腴了,这其实并不是实话。但是不是要百分之百讲实话呢?讲实话是不是会得罪人呢?我说,不能改变的事情你不要直讲,这样的心灵鸡汤是不会有错的。如果美发的师傅说:“哎呦,太太你最近头发看起来……”太太说:“头发少很多了对不对?头皮都露出来了。”如果这时候美发师说是少了很多哦,那就笨啊!但他如果说现在季节转换嘛,谁不是这样呢,我也是一样嘛。那位太太是不是舒服得多?这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不一定讲了实话。因为我写的处事原则是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基本上我写的心灵鸡汤,不会说是凭空放一朵假花出来。

《出版人》:您写的心灵鸡汤是从生活的土壤中长出来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应用的?

刘墉:对的。如果说是有不妥当的,大家指出来,我会研究改进,但如果有些观点是我要坚持的,我绝对会坚持到底。

《出版人》:您的畅销成绩是不是已经证明了读者都已经接受您的观点了?

刘墉:其实,我有些作品也并不畅销,甚至有的作品就没有出版。像《啊啊》、《花痴日记》销量都不大。像我有本讲人体各个器官的书《灵魂居住的地方》,销量也十分有限。不畅销就是不畅销。

我在动笔的时候,大约就知道一本书会不会好卖,我也往往会在同一个时间想,我用畅销的书赚的钱去出版那些可能不好卖的作品。就如同我已经跟接力出版社说了,我要给他们一本图文书,我的一本很好的画册,里面有不那么容易欣赏的画,还有非常纯文学的散文,我要出版社精印。我知道这部作品可能卖不了太多,所以,我同时会签一本可能会比较好卖的作品给他们。早年,在台湾我自己做出版,所以可以把那些根本不可能好卖的作品出版。像《杀手正传》,讲螳螂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受众,但是我自己坚持要出,就出了,《灵魂居住的地方》也是一样。还有《花痴日记》,台湾版是全彩色、铜版纸印刷,也出版了。

《出版人》:有些作家可能就像您一样,有时倾向于为自己而写作,有时又为了读者而写作。

刘墉:就如同我前一阵在清华大学演讲,数来宝、唱大鼓啊,什么玩意儿都来,目的是为了表现中国语言的节奏,为了把里面蕴藏的深层次的东西呈现出来。人家说我不写政治性的东西,其实我也写,在《我不是教你诈》就有。我会透过我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甚或是我对于社会的不满与愤懑。

猜你喜欢
花痴小语刘墉
落子无悔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刘墉测字劝降
“犯花痴”的小动物们
温馨小语
温馨小语
刘墉《平凡》中的不平凡
心灵小语
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