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笛教育的民族化问题研究

2015-02-03 00:59李晨光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族化中国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层级的日益提升,音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同时,西洋音乐民族化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长笛作为一门表现力丰富的艺术,如果要想长久地扎根我国,本土化、民族化是其必须面对的。我国长笛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民族化的问题,如何解决长笛教育的民族化问题,成为当今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中国  长笛教育  民族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界秉承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对西洋音乐展开了相关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并取得了极具成效的教学科研成就。目前,我国西洋音乐教育已经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笛毕竟是从西方引入的,和其他西洋音乐类似,长笛表现力的深层根源是西方的音乐感情、音乐思维,与中国本土音乐之间存在着若干不协调之处。因此,在长笛教育逐渐发展、普及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强化长笛教育的民族化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尽管,国内在长笛教学、教研方面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相关音乐教育中,有关民族音乐元素的植入、传承以及发展的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为此,本文通过反思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提出了解决长笛教育民族化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对策。以力图促进民族音乐元素在我国西洋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我国长笛教育中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系统完善程度不够

西方音乐文化为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新的补充,使得国人开始重视西洋乐器,特别是其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力与演奏效果。由于,长笛具有音色轻柔、通透感强的特点,可以将听者带入到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因此,长笛艺术得到广泛发展。但我国与之相应的教学系统并不完善,首先,师资匮乏。在我国缺乏长笛教学的老师,因此导致长笛教学水平低下。目前这一情况,伴随着全球化的音乐交流程度的增加,而有所改善。国内相关教育者在借鉴、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后,师资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旧不完善。由于我国在长笛教育在引进之初,就多偏重于长笛技能和某一专业的发展,造成了我国的长笛的教育水平提升遇到诸多难题。长期以来,由于长笛艺术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程度不够,导致受教育者虽然具备了精湛的技能以及专业技术,但缺乏思辨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创新能力,使得我国的长笛教学成为简单技能的传递。这从客观上促使学生淡化了对民族元素传承的热情,极大地降低了受教育者对民族化内容的兴趣,使得我国的长笛教育乏善可陈。

(二)缺乏民族化融合的实践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西方的音乐文化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长笛本身独具特色,音色清透、优美,长笛的音域非常宽广,其在音乐上的表现力也极为丰富,演奏技巧非常灵活,特别是擅长花腔。因此,长笛有“花腔女高音”的美称,长笛动听的声音如同梦幻般美妙。但如何将长笛丰富的内容结合到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如何将长笛艺术与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合,成为研究者面对的难题。不仅如此,由于长笛与我国民族音乐结合的具体的、成功的实践较少。如,2009 年何生奇长笛音乐会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等三首中国作品,均是我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谱写,但这些作品无论在体例上、在篇幅上以及在演奏的难度与深度上都是与西方长笛作品并驾齐驱的作品,但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大都习惯性采用西方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实践。因此,导致极具民族特色、民族韵味的作品不为人知。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长笛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化问题一直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我国的发展。

二、提升长笛教育民族化程度的措施

(一)完善长笛教师的民族化意识

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这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演奏技巧、演奏形式等方面,而且体现在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要使长笛的教学、作品等融入到我国音乐文化中,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需要负责长笛教育的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将长笛教育的民族化理念、精神、思想以及思维等贯穿于长笛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为了以长笛的所独具风格、音色以及节奏等特点来丰富我国民族音乐,传扬我国的民族音乐。那么,我国的长笛教师就必须树立强烈的长笛教育民族化意识。

(二)完善长笛教学系统建设

首先,完善长笛教育的教材结构建设。目前,我国长笛教材的民族化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要加强长笛教材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措施鼓励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长笛教材的撰写、发行、使用,通过对长笛教材的补充、完备来缓解我国长笛教育教学系统建设的压力。为此,在长笛教材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歌、曲艺等作品的选择。要将我国长笛教材系统化、完整化,使之成为系统、科学的教材体系。以从教学角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与思维。其次,要调整我国长笛教育的教学大纲。目前,相关的教学体系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为根基展开的,为了实现长笛教育的民族化,就要彻底调整原有教学大纲,努力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长笛教育课程。

(三)注重作品选择的民族化

我国长笛教育更多地选用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长笛作品,并充分展现了长笛艺术同我国民族特色相结合后所展现出来的崭新艺术特色,使二者相互融合。在作品改编时要丰富民族音乐的主题结构,使传统音乐迈上新台阶,突出民族特色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于鑫平.浅析改善长笛教学质量的对策[J].音乐大观,2014,(03)

[2]高武.长笛乐团探析与教学辅助作用[J].音乐创作,2014,(03).

[3]刘滔.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音乐选修课程改革与探索——以《长笛演奏与应用》课程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4]陈艳.竖笛教学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4,(19).

[5]郭忠合.浅议竹笛教学中的针对性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

[6]姜磊.母语语境下长笛艺术教育的民族音乐传承[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7]陈苗.浅析中国长笛音乐的成人普及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8]姜磊.长笛艺术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植入问题研究[J].大舞台,2012,(08).

作者简介:

[1]李晨光:国家二级演员。

猜你喜欢
民族化中国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