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国内制造业梯度转移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5-02-03 00:30卢懿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制造业

摘 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是由沿海向内陆,由点到面展开,东部沿海地区较早参与了国际分工,承接了大量订单,从而本身的加工制造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然而作为一个要素分布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制造业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日渐高涨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已经不能支持低端制造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仍然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但是限制于不便的交通而无法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制造业在我国能否完成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对于我国能否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制造业;梯度转移;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前,我国国内由于“文革”的波及,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也一直对我国采取经济上的封堵措施,使得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承接了大量的国际上的制造业转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纳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被称为“世界的工厂”。这些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是因为在20世纪末期,西方主要工业国和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高,已经不能支持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工业国国内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它们急需将这些夕阳产业转移出去,转移到像中国这样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升级层次主要经历了以下一些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拥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大量高素质并且廉价的劳动力,同时我国拥有一个广大的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市场,因此承接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向下转移,成为了“世界加工厂”,在此阶段我国制造业主要是以“市场换技术”,希望通过为国外厂商代工,间接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中。

第二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上涨得非常快,由于这方面比较优势的丧失,跨国公司开始倾向于将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越南等仍然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此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传统的OEM厂商通过长期的代工生产也开始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并且由于厂商众多竞争激烈,国外需求企业也提高了自己的议价能力,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更加摊薄,因此中国的制造商面临着重大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我国的整车生产量,钢铁产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此处插入数据,各种产量)。因此我国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相对不合理,这严重桎梏了我国进一步的经济发展。此外,我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43320元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达到了国际上的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如果不能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那么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就是低端制造业无法向高科技产业演进从而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带来“中等收入陷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H-O模型认为一国会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便宜和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相对昂贵和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背景下,我国基于本国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将许多廉价的工业制成品销往发达国家。可是,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当不均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已经丧失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以及土地优势,并且不再具备政策优势,例如税收优惠等;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不能支撑东部的经济发展,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却仍然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我们完全可以将考虑将东部地区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既可以促使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西部丰富的人力,土地和自然资源。因此,单一得得出我国当今全国都需要制造业产业升级这个结论是不合理的,必须要分地区来看。

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不是均衡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使得本地区的创新等到发展,继而继续对低梯度地区扩散,低梯度地区则通过接收扩散或者寻找机会完成跳跃式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创新占主体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地区具有发展潜力,属高梯度区域。第二,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和技术逐步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第三,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从梯度转移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要素禀赋和地理位置等的天然差异,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是不可能平衡的。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会像高梯度地区流动,使得区域差异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趋向于饱和,亟待产业的升级,从而使得生产要素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与此呼应的是“极化——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效应,而扩散效应指的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吸纳和接受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国内的产业转移早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的一些历史原因和东部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固有的一些区位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采取了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政府直接投资等手段平衡地区发展,但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都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先一批开放的地区,并且本地自身的工业基础良好,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承接了更多国际产业的转移,成为了我国经济梯度中的高梯度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则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向东部地区集中,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下图分别选取了东中西2009年至2013年各年的GDP总值的比较。

整理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年鉴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五年的数据中,中西部的增长速度不亚于东部甚至西部地区的增长率要远高于东部,但是由于原先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量让然远大于中西部。由此我们可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部地区仍然会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中西部的各种生产要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扩散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并不存在。由图中我们得知,虽然增量少于东部发达地区,但是增速西部地区要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不仅仅是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调控结果,也与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有着重大的联系。

产业转移的动因有许多,在中国发生的产业的梯度转移,即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转移存在着许多的因素:

首先是成本因素。随着经济大高速增长,东部地区的工人工资和土地成本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利润便被大大降低了。而生活条件的提高使得东部地区的居民对于工作更加“挑剔”,这也使得东部地区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陷入了“用工荒”。

其次是自然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由于滨海沿江,交通发达,并且传统上东部地区就有着不错的工业基础,居民也相对有着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而随着我国整体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逊色于东部地区。与此同时,尤其是西部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成为了一项重点。比如山西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煤炭化工产业,就是为了就地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能够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最后是拓展全国市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产业的梯度转移,不仅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从而缩小它们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更能极大地解放西部地区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能够解决西部地区缺乏投资和工作机会的现状。众所周知,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区位要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要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是提振当地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它们在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可以把一部分更适合在西部地区投资的工业向西部转移,以求达到最优化的发展。比如一些天然气能源化工工业,可以向盛产石油天然气的新疆等地转移。中部地区则可以充分发挥作为中国大陆腹地的区位优势和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更加具有优势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东部地区和国外的投资,促使本地的工业升级,同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振本地经济。

东部地区很多省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大量的夕阳产业需要转移。在最近几年,许多珠三角的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向东南亚和印度,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东部地区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攀升,在上海和深圳等地,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房租的价格和工人工资上升得非常快,使得传统的低端加工企业纷纷倒闭。与此同时本地许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家有许多富余资金无处投资。因此,在向中心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东部地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将“技术密集”企业的培育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向中西部的转移投资可以有效地利用本地企业主手中的资金,避免资金全部向房地产市场或者民间借贷涌入,从而避免进一步推高房价,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综合上述的分析观点,笔者提出以下解决的方法:

首先,加大对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东部地区之所以能够吸引国际资本的投资,不仅仅是因为便利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与东部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着极大关系。“要致富,先修路”便是对这一优势的口语化表述。我国过剩的产能可以很好地承担建设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其次,强化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大学的一再扩招,许多专业的就业趋向于饱和,与此同时很多需要技术的专业工种却乏人问津,致使我国出现了结构性的失业问题。东部地区的用工荒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此而起;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的用工荒,也可以使投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能够尽早开工生产。

参考文献:

[1]钱学锋,王胜,黄云湖.王菊蓉进口种类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2011(5).

[2]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与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02):370.

[3]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作者简介:卢懿(1991-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制造业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