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成果

2015-02-03 01:15张丽
老区建设 2014年24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丽

[提 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最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深度观察,试图在新形势、新语境下对其做一个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张 丽(1984—),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6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酝酿

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并试图引用到中国,为我所用以来,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应用到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之中,并将这一理论与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切实为中国解决一些思想难题,便成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毅然决然的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他说:“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1]之后李大钊积极宣传并着力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也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从此以后,这种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受到高度重视,并最终在全党形成共识,随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展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阐释

1939年,周恩来与张申府写了一篇《论中国化》的文章,他们认为毛泽东说的“意思完全是对的。不但是对的,而且值得欢喜赞叹。由这一段话,更可以象征出来中国最近思想见解上的一大进步”。[3]1939年艾思奇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一文中,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的科学规律,承认它有一般的指导作用,而同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间,因着客观条件的差异,而有着各种各样特殊的表现形式。”[4]除了艾思奇,当时还有稽文甫等人也特别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有效的融入中国国情中来。在此,笔者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用马克思主义,站在中国的角度,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解决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在应用之中,不断探索、完善、创新。使这个理论不断呈现中国特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让陈旧去除,让马克思与当代青年之间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他们在新时代,思想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中国发展、民族繁荣、社会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地和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具体指导中国的社会进步。这要求我们首先,要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解决问题;其次,在运用到中国实际中不断总结,将其不断升华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的发展,并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最后,不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其精妙结合,透彻分析。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动就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的进行着,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条不紊的在中国传播着。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复兴,是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再到多国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及其曲折的发展史都充分的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到底,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而迷失方向。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汲取新营养,推进理论不断创新,从而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界定和把握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并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之中去有效的运用。进而顺顺利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到中国实际当中,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的事业,同时随着二者的与时俱进的结合,融入,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试图凝练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并给予科学的命名。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是永无止境的,理性、科学的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停止。刘少奇在谈论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党章的总纲上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5]毛泽东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重要的思想路线,一直被沿用至今。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统一的,离开事实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解放思想,也不可能还原事物的本来,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解决问题。毛泽东历来比较重视除旧布新,力求用新的思想取代旧的、封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体系、观念、制度。并且因地制宜的提出新的、进步的、与时俱进的战略战术和指导思想。他总能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的一击,击垮敌人,拯救政权。在改革中也是一针见血的用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带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奋力跋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在实际的中国境遇中的运用和发展,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思想,这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毛泽东的名字享誉大江南北,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全党、全军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并指导着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蜕变中成长、成熟、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不断拼搏、不懈探索、不停留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最终成功总结出一套能指导中国不断前行的行之有效的体系。并对这个新的命题做出了更加深度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此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想在转型中前进,事实证明,我们必须坚持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谱写出国家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和谐生活的新篇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些重要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进。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常提常新的历史任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及其艰苦的逆境中日益成长、壮大并且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发展而用。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穴第11册?雪[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穴第1卷?雪?眼M?演.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眼4?演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穴第2卷?雪?眼M?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眼5?演刘少奇.刘少奇选集?穴上卷?雪?眼M?演.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眼责任编辑:李佳佳?演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依据及当代价值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雨花英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