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人文印象(四)

2015-02-03 02:11周尚俊
群文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院学校文化

周尚俊

第四章人文丰厚的教育基石

源远流长的教育

文化,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教育的体现。

乐都在历史上是青海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县份之一,故有文化县之称。翻阅乐都久远的历史,每一个时代的仁人志士都把教育作为推进社会前进的主要手段,每一种环境下的社会贤达都把文化作为丰富社会繁荣的关键因素,使这块丰厚的土壤时时融含着文化教育的元素。

乐都文化教育久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星光灿烂。

远古。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柳湾孕育了灿烂的彩陶文明,柳湾彩陶纹饰中有抽象符号达139种,很多符号与中国纳西族的象形文一样。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字出现前的一种初步形态,也是乐都远古文化的起源。

汉代。1940年乐都县白崖子出土的汉代三老碑文内有这样的记载:“永建六年(公元131年)西归故里,太守阴嵩,贪嘉功懿,召署都邮,疾辞逊退,徒占浩门,时长兰芳,以宽宿德,谒请端首,优号‘三老,师而不臣,于是乃听讼理怨,教诲后生,百有余人,皆成俊艾,仕入州府,常膺福板。”这段碑文已充分表明三老赵宽于1800年前在乐都地区办学授徒,培育出的人才不少进入州府任职,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和层次较高的文化教育,在古乐都开创了文化教育的先河。

南凉东晋时。南凉秃发乌孤建都乐都后兴办教育,根据史蒿的建议,曾设过学校,选出德高望重的先生教育贵族子弟,在兴盛时候,还提倡过儒学,甚至还试行过类似的科举制度。在《宋史》史松“极言无讳”中说:“……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文章学艺为无用之条,非所以求达人垂不朽也”,“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以训胄子。”从此,中原地区的文化不断进入南凉,影响所及遍于河湟。因此也奠定了乐都文化及河湟地区文化教育的基础。

隋唐明清。隋唐以后青海河湟流域文化教育发展已有了雏形,私塾、义学这些新的文化教育形式萌生。明朝开始开办一定规模的教育,据《西宁府志》载,1426年设立社学和义学,都督史昭奏请建立孔庙,开设学校。明英宗时,使社学生补儒学生员。明孝宗时,州县均设置社学,凡民间儿童15岁以下者一律到社学读书。清代,大乡、区、堡内均设社学,聘请生员(秀才)任社师,豁免社师一切差役,凡地处毗邻的乡村子弟,12岁以上20岁以下的都进入社学学习。乐都地区在清朝时期建立社学和义学。社学创建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地址在县府东北侧。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老鸦察院东和冰沟察院侧各建新社学1处,先生由地方聘请。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因凤山书院建成,社学废。乐都义学地址在县城城隍庙左侧,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579年)。初建时3年一贡,乐都每年考取文武生各8名,科考取文生8名,入义学的学生主要学习“四书”,读完义学可考秀才,只有秀才方到书院深造。书院是私学教育发展最高形态。这些教育方式开创了乐都正规教育先河,奠定了近代乐都教育基础。

解放前教育。到了明清后期,由于农业迅速发展,乐都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官府在西宁、乐都(当时称碾伯)等河湟地区在修孔庙、办“儒学”的基础上,又设立书院、学堂等,官民并举,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清乾隆年间,政局平稳,社会进步,乐都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在私塾式办学的基础上,各种办学形式也随之推广而来,百姓子女开始进入学堂,结束了一千多年贵族子弟一统天下的教育局面。解放前学生求学,一般要经过从低到高三个阶段,即私塾———义学———书院。私塾式办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在庙宇或祠堂,由学生家长联合请先生就教,入私塾的学生多寡不等;另一种是私塾改在大户家中,请老师为本家子弟授业。就读私塾,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学科,以后逐步加学“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等,以后再学唐诗、声律等,先生报酬由学生家庭负担。义学,须经过严格选拔才能被录取。在义学,主要学“四书”,分文武二科。先生是专职的,由地方和教育主管部门聘任,报酬也无须学生家长提供。创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乐都书院,每年只录取文武生各8名,科考取文生8名。书院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为以后参加科举奠定基础。书院是纯粹的官办学堂,其院长、教司、主讲、教授等人员均由官方委托或聘用,社学是介于私塾和义学之间一种办学机构,其历史短暂。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到民国时期,碾伯各乡山村都有私塾设立。私塾是由一村或私人设立的低级教育机构,属于最基础的启蒙教育。私塾就读,需要征得教学先生的同意,并在孔子像或牌位前磕头或行礼,就算取得了入学资格。私塾对学生入学年龄和教学内容及水平没有严格的要求。地点有的设在家里,有的设在乡村庙宇或其他公房,多由地方绅士或大户人家主办。学童家长交纳学粮。

清光绪十九年,颁布了学堂章程,私塾、书院都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凤山书院改立碾伯县立高等小学堂,废除四书五经教材,设修身、算术、文学、历史、地理、图画、书法、手工、体操、格致(相当于自然)等课程。李兰谷为乐都县高等学堂第一任校长,有学生200多人,教员有谢子元等人。学堂的设立揭开了乐都教育的新篇章。

民国成立后的25年中,乐都县先后成立了6所高级小学,其中女子学校2所,乡村初级小学达91所,全县学生数达3000多名,教师有200多名。民族教育和全民性的业余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成立蒙藏小学6所,学生达200多名,回民学校2所。1931年,提倡推广识字,乐都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民众教育,相继成立了10余所民众学校,以学习文化为主,保持了近十年时间。1942年举行的乐都民众教育毕业考试,参加人数达4000人之多,可见学习风气的浓厚和成效的显著。

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初高级小学65所,在校学生达4500多名,入学率已达33%;完全中学一所,学生200余名,专职教职工137名。1930年,经时任县长,山东滕县人梁炳麟积极努力,创建了乐都历史上第一所中等学校———乐都中学,并由县长本人兼任校长。乐都中学的创建,使乐都结束了从未有过正式中等学校的历史,从乐都中学或凤山书院毕(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克服路途遥远等困难,先后奔赴兰州等地继续深造,这些莘莘学子意识到,要获得更多的知识或富贵功名,还得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学习别人,为我所用。

乐都教育源远流长,文化之县美名远扬,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文化历史悠久,教书育人流长。在汉朝时就已开办儒学;隋唐时代成为陇右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各种人物云集在此,汇聚着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晋时又成为南凉国都,重视教育;到明清及民国时,开办各类儒学、学堂,教育连续发展。二是从古到今,对教育事业有一大批奉献者和支持者,并且涌现出了许多卓越代表,古时有赵宽、唐世懋,近代有吴栻、谢善述、李兰谷,现代有吴振邦、李景白等等,重视教育的官员有梁炳麟、杜馨香、赵海峰、孔繁萍等。三是有好的学风和民风。乐都学子自古以来好学上进,不怕吃苦;家长竭尽全力,供帮学生,只要考上学校或学校毕业,给学生披红戴花,设宴祝贺,予以激励;全民全社会支持教育,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

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渗透,这些约定俗成的理念已成为乐都人的文化密码存放在人们的文化基因里,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河湟教育老名片———凤山书院

孜孜以求的乐都人不断探索着新的教育方式,也不断创造着新的教育模式。

明清时期,乐都办学有两种形式,即一种是社学,在清朝初年设置,在碾伯老鸦、冰沟、川口三地有社学;另一种是义学,在清雍正年间设置。按当时规定,读完义学可以考秀才,只有秀才方可到书院深造。

书院应运而生。

夕阳的余辉下,碾伯城北的凤凰山,沉静、神秘。

世居乐都的老人都说,凤凰山是有灵性的。不仅因为它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还因为两百多年来,它如一位洞悉古今的智者,俯瞰着山脚下因山得名的凤山书院,聆听着山脚下书院里的朗朗书声。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福建光泽人何泽著任碾伯知县,这个重视文化教育的县官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创建书院,名为“乐都书院”。《西宁府志》记载:“凤山书院,旧名乐都书院,在城西北隅,乾隆二十六年,知县何泽著建。原设老鸦、冰沟、川口社学俱废。”由于乐都当时称碾伯县,人们习惯将书院称之为“碾伯书院”,也由于当时书院一经建起,就具有相当规模的完善教育体系,声名即远扬,它和西宁的“湟中书院”、“五峰书院”、大通的“大雅书院”、贵德的“河阳书院”成为河湟地区的五大书院。书院在文庙之侧。文庙(孔庙)在县城西北角,于成化十四年都御史刘廷璋所建,清乾隆七年扩建,乾隆十一年竣工,历时五年,是由知县徐志丙负责所建的。文庙,在当时既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又是纪念孔子的殿堂。知县何泽著等人将书院建在文庙之旁,可谓是煞费苦心,寓意深长。

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新的办学方式从一开始就遭遇着不顺。乾隆五十六年,时任碾伯知县的唐以增(浙江归安人)对书院的设施进行维修,资金以劝捐为主。此后经过乾隆末年、嘉庆年间、道光初年三十多年光景,由于种种原因,书院的建筑设施损坏严重,并被废为菜园。道光七、八年间,经热心教育的人士动议,准备修建书院和学宫,并推荐孝廉傅化鹏(碾伯大古城人)为发起人,募捐金钱于四方,但捐来的钱物只修建了学宫,并将书院拆下的材料用在了学宫的整修扩建上。另用募金在城东厢文昌宫侧购买地皮一块,计划重建书院,但一直未成。

历史总会在执着追求者的不懈努力下得到改变。

文昌宫,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5年)为碾伯知县河南人魏邦彦上任之际所建,宫中有文昌殿、魁星阁和朱子庙等,分别供有文昌帝君、魁星和理学大师朱熹的塑像。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任碾伯知县的湖南人张先铭在此设置考院,届时考取秀才在此进行。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江苏通州人冯燨就任碾伯知县,他和何泽著、唐以增一样重视教育。当年冯知县指派曾任书院主讲的杨春荣、曹世蕃,书院主讲董培谆及崔逾龙、董希仲等,再次募捐于四方,此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这年冬天,书院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于文昌宫侧顺利建成。因书院背依凤凰山,故曰“凤山书院”。

凤山书院最初的格局比较简单,规模并不大,但环境优雅,是习文学诗的好地方,这在当时已成为非常理想之地。冯知县高兴之余,欣然提笔写下了《凤山书院碑记》,就修建的过程、目的、意义,作了言简意赅的精辟概述,这在《乐都县志》中就有记载。关于建筑,《碑文》中写到:“……建门室五重,前为讲堂,曰‘振秀,北为楼,曰‘奎拱,左右为连照,东为别院,曰‘息游别馆,前为厅舍。登楼以望南山,单架五峰与楹平,其下古树阴翳,花竹丛植,后为圃,榆杏交柯”。结尾冯知县写到:“事既成,诸在事者请纪其巅末,勒诸石,余不敢以不才辞,备述之,以志诸在事者之勤劳,与好义者之慷慨,不使历久而堙没弗彰也。”殷殷之词,意味深长。

书院二门门额之上挂“凤山书院”牌匾。前庭有对联一副,上联为“六艺之精群氏之英明其大端为国家选”,下联为“湟流在前凤山在后构兹广宇与诸子游”。牌匾、对联、厅堂、圃园都带着特有的书卷气。

书院设院长、教习、主讲、教授等职。书院的主管部门是县训导署(乾隆九年即1744年设置),训导署的主要官员为教谕。

书院的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由于只有具备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入院深造,所以学生人数比较少,但素质较高,逢乡试时,赴长安、兰州等地参加考试,以获取功名。

凤山书院已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教、学、管体系。

凤山书院也便开创了河湟流域、碾伯大地的教育辉煌。

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创建的社学义学到光绪十年(1884年)时的凤山书院,据《西宁府续志》、《乐都县志》等记载,碾伯县共考取举人7名,有许润、吴栻、张鹏翰、傅化鹏、杨国俊等,考取武举人9名,有李世清、任启魁、陈大魁、晏自醇、王化龙、王训、马毓仁、徐登泮、张翰辅等,考取贡生39名,有傅咏、汪应升、杨士度、张鹏翰、三仁升等,考取秀才者数量更多,可谓是人才济济。

湟流在前,凤山在后。地处这样一处风水宝地的凤山书院,与书院走出的众多文人秀士一起,为“人杰地灵”一词做了最好的诠释,也为“文化大县”美称做了最好的铺垫。

书院培育了人才,教育拓展了人文。

一种教育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就是一种进步。

在物质生活条件十分匮乏的年代,取得这种成绩,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艰辛的。据史料记载,何泽著在建乐都书院时,捐俸银购置了校田六十亩,其利息和校田租息一并作为书院经费。到唐以増任知县时又进行了劝捐,将募金放给商号钱庄,其利息和校田租息一并作为书院经费。到冯燨任知县时,湟水滔滔,将位于北岸的校田冲毁,经费发生困难,再次进行了劝捐,将募金捐银存放商号钱庄吃利息,当时叫作“发商生息”,教员的薪金,折合成小麦若干石,年终一次付清。

这些奉献者造就了文化县,文化县也因有了这些奉献者而声誉鹊起。

此时的社会发展已加快了一定的步伐,书院作为一种办学方式也因社会的变革而变革。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廷因形势所迫,颁布了学堂章程规定,全国各地私塾书院都要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凤山书院由知县吴宝琛改办为“碾伯县高等小学堂”。学堂学制四年,设校长二员、教习二员,学生每年考取15名。

在经历了144年(乐都书院80年,凤山书院6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凤山书院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书院改为学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新的教育体制,废除了八股文,设置修身(公民)、国文、算数、历史、地理、图画、体操、手工、格致(自然)等,全县农村建立初等小学堂3所,作为凤山书院改办的高等小学堂,理所当然地成了全县的“最高学府”,推进着乐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1913年,学堂又统改为学校,碾伯县立高等小学堂被改为“碾伯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同时在高庙和李家大洼设立了二、三校。1933年,碾伯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改称为“乐都县东关高级小学校”;1946年,又改称为“乐都县东关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9月乐都解放,学校又改为“碾伯完全小学”,即而揭开了它的新一页,同样揭开了乐都教育的新篇章。

由书院改为学堂,由学堂改为学校,体现了乐都历史变革中的教育进步,而书院作为起始之头,颇负盛名,为推动乐都乃至河湟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培育出了一批文武之才,文化之士。

那个特殊年代的凤山书院虽未留下一点残墙断瓦,让人观瞻,在乐都现代教育的洪流中隐隐逝去,然而它在乐都人文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那么辉煌、那么重要、那么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2006年8月,在乐都县城的湟水河北岸,海东行署副专员毛文斌先生退休之后,回归故里,毅然挑起了弘扬乐都传统文化的大旗,重新组建凤山书院,沉睡百余年的青海四大书院之一的凤山书院终于苏醒了。这是一个年轻而久远的书院,说年轻,是因为它才经历了短短的六七年时间;说久远,是因为它秉承了原凤山书院传播文化、传承精神的特色和宗旨。如今,这个拥有30多名“书生”的书院已成为研究乐都及河湟传统文化的阵营之一,担当起地方文化挖掘、研究、弘扬和传承的历史使命,重现凤山书院的辉煌。已于2011年出版发行《河湟历史文化丛书》,2012年出版发行《乐都历史文化丛书》。

悠悠两百多年,乐都以文化多元、文风悠然,成为青海的文化大县;沉睡百余年,凤山以新的面孔、旧的理念,展现在文化之县面前。倘使书院创始人何泽著和历任院长、教习等泉下有知,他们定会颔首微笑,恬然自足。乐都后人们坚守了他们的阵地,留存了他们的事业,实现了他们的夙愿,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从乡村到城镇的教育

社会一经稳定,生息稍稍恢复,乐都良好的文风民风将再度张扬,乐都教育将重振旗鼓,捷足先登,大写辉煌。

那些只是历史留存的社学、义学,那个开创乐都教育正规办学先河的凤山书院便是例证,但远远不够。

新中国的成立为乐都教育创造了这种条件。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旧学校,整顿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采用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行了教育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采用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废除了封建教育制度,同时狠抓了业余教育,村村都建立了冬学、识字班,好多不识字的年轻人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开创了教育工作新格局。

随着乐都政权建设的稳定,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学复课,1949年底全县有完全小学14所,初级小学51所,全县教师137名,学生4564名。

1953年3月,全县民办小学一律改为公办学校。其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知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办学校、冬学、常年识字班、季节性识字班、职工业余教育班遍布城乡,学校教育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世纪80年代起,乐都进入了“大教育”时代。

由于社会稳定,人口剧增,学龄儿童猛涨,需要不断的扩班增校,一所所新的学校诞生在乐都大地。

充满朗朗书声的一所所学校成就了乐都“大教育”的辉煌。

1958年乐都二中在高庙镇建成,学校地处乡村,民风淳朴,环境幽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久负盛名的重点高级中学,一个时期曾与乐都一中并驾齐驱,培育了许多栋梁之才。学校占地4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高大雄伟的综合楼、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坐落在翠柏与鲜花丛中。学校设有电子备课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电视闭路系统,为师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生源区为乐都县东半部9个乡镇,高峰时期有37个教学班,2200余名学生,其中住校生达1300多名,约占学生总数的60豫。恢复高考20多年来,已有6200多名学生从这里步入全国高等学府的大门,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同年,乐都三中在瞿昙古刹身旁建立。其实早在1930年(民国十九年),一所简朴的小学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在明朝古建筑,闻名遐迩的瞿昙寺所在地建立了,这是乐都三中的雏形。这所学校的建立,虽不能使所有的农家子弟都能进校求学,但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校的建立,为当地及附近地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4年发展成为瞿昙中心小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乐都县第三中学,这为乐都南山地区的所有农家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乐都三中却也不负众望,培育成功了无数南山儿女。

1961年,乐都四中建成,地址在芦花乡,后于上世纪80年代迁入高庙老鸦。

1975年,成立乐都五中。

1978年,碾伯东关红卫中学改为乐都县第六中学。

1985年,组建乐都七中。

于此,为适应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乐都学子的需要,县上成立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72年在乐都一中增设1个师范班,后停办。1978年7月,在引胜重建乐都师范,1980年12月迁至岗沟下教场新址。乐都师范的建成,为乐都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在青海县一级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1980年10月,职业学校建立。1983年8月,建成了农业中学。

乡村小学普遍建成,到1985年,全县中学(包括“戴帽子”初中)达45所,学生有22020人;小学389所,学生46340人;教职工人数达3400多人。

遍布全县、覆盖乡村、联通千家万户,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教育、业余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格局全面形成。

根据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精神,全县实行县、乡(镇)、村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完全中学、师范学校、农业中学、城镇学校和县幼儿园由县办;农村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班)由乡(镇)办、乡(镇)主管;其它小学、农村业余学校(班)、村幼儿园、学前班由村办、村主管。各乡(镇)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各村建立了教育领导小组。

“大教育”是大文化的前提,也是大文化的背景,更是大文化发展的渊源!

乐都教育在世纪交替的新千年发展到一种辉煌的程度,这种辉煌与文化的繁荣一同显现。

上世纪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2所,在校生近5万人,学校教育展开在河湟大地的角角落落,形成了村有小学,乡有初级中学,集中乡镇有高级中学,县城有重点高中、职业中学、师范学校的从乡村到城镇的学校教育网络。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完成率达99.5%,辍学率仅0.04%。至此,乐都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4000多名。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合格毕业生47000多名,初中生92000多名,职校生2600多名。先后夺得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第一个基本扫除文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等多项国家荣誉和省级荣誉称号,每万人中高中、初中生比例分别达到1100名和3261名。

如果说上世纪中期的乐都教育注重数量型的话,在世纪之交,乐都教育已步入了数量型与质量型并重的轨道。用经济术语来说,就是由粗放型跨越了集约型。

乐都人有一种旗帜,就是“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乐都人有一种共识,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乐都人有一种观念,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乐都人有一种愿望,就是把自家的孩子供养成读书人、文化人。正是因为这些旗帜、共识、观念、愿望,造就了铺天盖地、红红火火的乐都教育。

至今乐都南山地区还留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孩子小学毕业,乡亲们奔走相告:“先生出来了!”学校按考分名次出榜,榜首叫“状元”,第二名“亚元”,最末的一名叫“背榜”。不论什么名次,只要毕业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到毕业生家中为“秀才”搭红祝贺,原来由于生活困难,都是扯布溜溜(红布条),后来条件好了是被面,披在“秀才”的身上,把一个小学毕业生装饰得红光满面,春意盎然。身为父母的此时兴高采烈,荣耀万分,“儿女终于有出息了”。家长还要设“八盘”进行招待,庆贺一番。这其实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崇尚。

至今还有一种新的风俗在乐都大地风生水起,并愈演愈烈。就是高中毕业考入大学,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要恭喜祝贺,随礼披红,家长要摆席答谢,盛情款待。城市是这样,农村亦如此,这种盛行是一种对人才的首肯,这种潮流是一种对文化的热爱。

然而背后是一种付出,一种求索,还有一种失去。上世纪交替之时,是乐都教育的困难期,因为那时是乐都教育的高峰期,人口出生增多,学龄儿童骤增,村村都办小学,然而经费不足,住房困难,乡村学校缺少老师,学生家庭困难,发生供养危机。然而乐都人硬是挺过来了。投入不足,政府多元筹集,“希望工程”应运而生;群众捐资,“宁舍一顿饭,不让缺一节课”。缺少老师,乡村学校就聘请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最早是人民公社社员,他们的报酬除了国家发给微薄的生活补贴外,同社员们一样实行劳动工分制。公办教师每月领工薪,而民办教师只能等到年终生产队决算,收成好了还可以,欠收了,一年见不到一分钱。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办教师们既要默默教书育人,回家又要任劳任怨的辛勤耕耘。因为一种希望,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一种奉献,他们没有计较得失。民办教师们曾为上世纪的乐都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几乎每个乡村学校都有民办教师,有的学校甚至全部是民办人员。家庭困难,生活危机,但家家户户想尽办法,全力以赴。亲仁地区当年修学校,群众把春耕买化肥的钱义无反顾的交给村上。他们说,庄稼荒了一茬明年再种,孩子荒了一年无法再补。芦花乡一村民,丈夫生病去世以后,家境贫寒,上有公婆,下有四个女儿,贫困的生活,繁忙的劳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然而这位母亲没有倒下,她每天牵着她唯一的劳作伙伴———骡子,共同驮载着一年四季,驮载着希望,四个女儿一个也没失学,她们一个个被母亲与那匹默默无闻的骡子驮载进了高等学府。其实,这又是一种得到,一种荣光,同样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体现。

乐都有一种现象,就是无论山川、城镇,每家都有学生;乐都有一种独特,每个村庄外出工作人中大部分为老师;乐都有一种荣光,每个家庭都有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乐都还有一种辉煌,就是每个村都有几个画匠、书法师、唱戏的“把式”。无论到哪儿,都能看到乐都文化元素。从乡村到城镇的教育造就了这一切。

一种教育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氛围就是一种文化。

乐都教育新架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教育来巩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延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育对社会文化有传承功能。文化传承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扩展和代际间的传接。文化独立于人之外,不能靠生物遗传方式为他人获得,而只能通过“社会遗传”,特别是教育的方式使其得到延续和发展。因此,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传递文化、培育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其次,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人是文化的主体,人不仅是文化的承担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教育作为形成人、发展人的手段,就是利用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个性,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外在文化转化为内在文化,使人由愚昧的野蛮人成为开朗的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无限制地发掘了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了人创造文化的力量。从这个功能层面上讲,教育要顺应潮流,面向时代。

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进入空前进步阶段,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方式在产生。在社会日益变迁和繁荣,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乐都大地同样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撤县建市的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学校布局不合理矛盾日益突出,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教育的文化功能更为显现,同样乐都教育要顺应潮流,面向时代,站在更加全新的高度来推进、来发展、实现跨越。

文化在河湟地区的引领,其实就是教育的引领。

抢占河湟发展的制高点,首先要抢占文化教育的制高点。

鉴于此,乐都人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架构着乐都教育的现在、谋划着乐都文化的未来,突破性地创造着乐都社会的发展。

这一宏大的架构,与二百多年前的乐都先人们创建凤山书院一样具有前瞻与创造性。

这一宏大的架构,同样是在凤凰山脚下古文庙身旁轰轰烈烈的发起与拓展。

这种新架构,首先体现在教育布局的架构,也就是教育发展硬件的大改变、大突破。

二十一世纪的头10年,乐都进行了以优化教育结构为主的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至2010年,全县共有学校114所,其中小学7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1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一所,高级中学4所,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30所,特教学校1所,有中小学及学前幼儿48211人,其中小学生18307人,初中生11091人,高中生7850人,职业生5058人等,全县教职工3423名。教育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手段,而是为国家输送人才,走向产业化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一开始,乐都教育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因为乐都的城镇化日益发展,到2020年,乐都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在这一城市化背景下,乐都提出“以现有中心学校为基础,乡镇只设部分小学;以辐射半径大、地缘优势明显的河谷地区和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中心,打破乡镇界限,合并周边初中学校及部分小学;以优质高中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办好示范性高中”的思路,加快教育园区和河谷地区重点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合并力度,扩大县城及河谷地区学校的规模,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对保留学校的功能性完善及内部管理的加强、地缘优势的发挥等手段,扩充和培植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整体水平。

这十分明显的告诉人们,乐都教育在实现着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跨越。

教育园区,这一新的办学模式横空出世,这一大的办学架构应运而生。

乐都七里店,这块“九曲黄河灯会”的胜地,成为教育园区的前沿阵地。乐都新一代的领导者们发现,在乐都办农业园区,使乐都农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在乐都办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又快马加鞭,扬帆起航。实践证明园区建设是乐都发展的一匹劲马。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努力刚实现,第二个十年的跨越又在托起,此时教育园区成为一枝独秀。到2012年已初具规模,园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设总投资1.4亿元。从2010年到2020年,分三期完成。建成后,入驻园区学校1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高中、初中、小学各2所,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各一所,学生达3万人。目前,乐都七里店学校、乐都一中分校已建成使用。

乐都教育园区是青海省唯一的县级教育园区,是基础教育、学前幼儿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学校。区内各个学校既独自成校,又联校成园。园区建设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体现资源共享性和主体开放性。园区内学校之间用开放式栅栏或绿化带自然分割,使园区内学校融为一体,活动场馆、文化设施、教师资源等教育资源实行校际共享。

通过园区建设,有效整合县城及周边地区教育资源,满足城市化建设中城市人口增加的教育需求,彻底解决城区中心地带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空间狭小,班容量过大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扩大全国重点中学乐都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发展水平,扩大服务面。同时,通过教育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强县的优势,吸纳周边县及牧区州县学生到乐都就读,并承担全区教师培训和交流任务,使乐都真正成为青海东部教育次中心,人文次中心。

这将是涛涛湟水河边又一个新的凤山书院。

这将是巍巍祁连山下又一个文化的精神高地。

这种颇具前瞻与创造性的谋划和行动也将再次引领河湟教育的发展,创造青海教育的辉煌。

全县教育在教育园区的引领下,学校布局再调整根据城市化建设中人口流动趋势和发布,以县城和河谷中心地区重点学校扩为基础,加快初中以上学校调整步伐,将全县初级中学和20年一贯制学校合并为8所;撤并全县所有初级小学,每个乡镇只保留1至2所完全小学,使学校总数从现在的114所减少到38所,其中,完全小学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学校1所。

届时,所有适龄儿童将进入半公寓化、设备先进、条件优越的集中统一学校或教育园区上学。教师、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今非昔比,也令二百多年前凤山书院的先辈学子们望尘莫及。

用直观的数字看,似乎乐都教育在萎缩,然而事实上,乐都人正在用抓现代工业的理念抓现代教育,这就是新架构中的大突破。乡乡村村的学校消失了,城市教育园区的学校建起了;农村上学的孩子没有了,城市现代化学校读书的人增加了。上学读书、教育资源使用乐都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这就是教育的大进步、文化的大进步、乐都的大跨越!

新架构,还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硬软实力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乐都学校教育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突出素质教育,各学校开设品德、体育、音乐、美术教育,以及计算机应用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以及文体比赛和艺术周、艺术节等为主要载体的学校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教研文化日趋丰富,异彩纷呈,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校风进一步形成,各学校正在向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师生队伍精神昂扬、办学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积极迈进。

新架构就是新举措、新突破、新跨越。

与社学时代相比,乐都教育磅礴浩大。

与书院办学相比,乐都教育万丈高楼。

百年名校———乐都一中

乐都一中,是青海河湟百年教育的一个丰碑。

乐都一中,是乐都大地人文精神的一个象征。

这里是乐都县的文化圣地,河湟谷地、湟水人家学子梦想走进的殿堂,永远吸引着渴求知识的年轻人。

这里是莘莘学子成才的摇篮,每年有数百名来自湟水两岸的学子满怀希望地走进这座百年校门,同样又有数百名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出故土家园、走出河湟大地,走向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这就是全国著名中学、全省重点中学,青海建校最早的中学———乐都一中。

近百年的历史,乐都一中从诞生走向今天的辉煌,成为河湟教育的领头羊,成为乐都人文的代表作,昭示着乐都“人杰地灵”,造就出河湟“文化大县”。

乐都一中,原名青海省乐都中学,始建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由当时在乐都任县长的梁炳麟倡导创办,由当地绅士和当时的乐都劝学所长、高等学堂校长李兰谷先生等筹办,是青海省创建最早的中学之一。梁炳麟先生出生于清朝末期,山东滕县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国民军第六军部法医,随孙连仲部队来青,被委任乐都县长。初来乍到的梁县长看到乐都文化落后,十分痛心,他认为“振兴教育,课训子弟”是救国救民的唯一途径,是作为一方父母官的神圣职责。于是,他倡导创办乐都中学。为筹措资金,他号召全县群众积极捐款,并向西宁各民族群众募捐,再从县府地方自筹经费中拨付大洋2000元,另具文申请省府每年拨付现大洋2000元,作为建校资金。选定座落在县城北仓门街的孔庙为校址,将原有房屋重加补修,改建了两座教室,简陋的学校就这样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建成。

1930年9月1日正式开学,3日举行隆重的典礼。湟水北岸、凤凰山下,在隆隆的鞭炮声与悠然的乐曲声中乐都中学闪亮登场,省府派员参加,当时驻军军官、绅士、教师、学生、家长等2000多人参加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县长兼校长的梁炳麟先生亲赠横匾一幅,上书“读书救国”。

一个新的生命呱呱落地,湟水河在沸腾,乐都地在欢笑。

乐都中学成立后,以“振兴教育、读书救国”为办学宗旨,在梁炳麟校长的倡导下,提倡新学,传播新思想,传授新知识,先后开设了国文、算术、英语、博物、教育概论、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乐都中学揭开了河湟地区一个新的教育时代。

乐都中学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当初,全校学生只有86名,教员8名,但考试成绩与当时国立省立的湟川中学、西宁中学、昆仑中学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开辟孔庙,建校堂,到现在誉满高原,名扬九州,乐都中学走过了一段坎坷之路,一段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光辉之路。随之,乐都地区人文蔚起,“文化县”美名不胫而走。期间,虽然与西宁市中学“两分两合”,但从不间断教学,成为河湟地区较为活跃的新文化阵地之一。

1949年9月3日乐都县解放,9月6日乐都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乐都中学获得了新生。

9月15日召开全县教师会议,与会教师一致提议恢复乐都中学。新任县委书记、县长赵海峰兼任乐都中学校长,吴振邦为副校长。10月1日正式开学,200多名师生下午收听广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乐都中学复校时校址选定原校址孔庙,开设国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动物、植物、音乐、体育、美术等。

新生后的乐都中学得到了较快发展,1950年由省文教厅拨款,学校自筹经费买回学校西面农户的菜园,其后逐年将沈家院、李家祠堂、许家院、孤贫院作价买回,修教室、建宿舍,后经县政府征用,将隍庙后(北)的大草场归学校作操场,共有面积60多亩,形成现在的规模。

一块人文丰厚的风水宝地,一种势头良好的发展规模。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全体师生进行了声援、捐献及签名活动。当年,空军某航校招生,学生刘树恒、李嘉模、保锦才3人报名,经批准后光荣参军,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乐中学生。

一中从一开始就以一种豪迈的人文精神矗立于河湟谷地。

1950年乐都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1954年乐都中学高中部与西宁湟川中学合并成立“青海西宁高级中学”。学校积极贯彻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大纲,学习风气浓厚,教学秩序井然,文化活动倍受重视,教学质量与当时著名中学湟川中学并驾齐驱,学校步入解放后第一个黄金期。

1957年乐都中学归属乐都县政府领导,并更名为“乐都县第一中学”。这期间由于开展“反右”斗争,学校正常秩序受到冲击,很多教师被批判,学校转入到一边抓教学,一边抓生活的窘迫之中,但随着60年代李荣业、程任达、聂玉珍、邓复瀚、汤中琰、熊健武、刘耀宗、陆宪武、韩华、谢鹤鸣、许祖德、潭蒂森、钟大葵、曾繁永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高水平教师调入一中,学校的师资力量空前雄厚,使学校成为人才荟萃之地,为60年代学校步入解放后第二个发展黄金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队伍素质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自觉刻苦学习蔚然成风,乐都一中成为当时州县中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而闻名遐迩。

十年文革,给刚刚步入正规的乐都一中带来了冲击。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乐都一中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校步入不断发展的全新时期。

从1985年开始,学校着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全体师生为把乐都一中办成青海乃至全国一流学校而奋斗。学校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日常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一中人文精神。

进入新世纪,乐都一中进入全面辉煌的发展时期,这所原来用孔庙改建的中学,已今昔非比。乐都一中现占地面积大3.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两幢、住宅楼四幢、实验楼一幢、综合办公楼一幢;有语音室、音乐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阅览)室、理化生标准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阅览室和天文观测台;校内设中国远程教育乐都一中地面接收站,安装了有线电视单向播出系统和主干千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藏书近10万册。乐都一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河湟大地。

1998年以来,乐都一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全面、三个建议、四个服务、五个面向”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质量谋发展,以创新求生存,以卓有成效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本,已逐步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98%,会考合格率达99%,数以万计的乐都儿女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2002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青海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同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名校600家”之一学校,2003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北京奥组委、教育部、省政府授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着眼于素质教育的乐都一中成为教育园地里一支艳丽的奇葩。

自恢复高考以来,乐都一中向高等院校输送了8033名合格新生。近10年向全国的高等院校输送11756名学生,其中重点3425名,有17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他们是一中的骄傲,他们是一中的荣光,他们的身影遍及祖国各地,他们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带着乐都人的情怀,带着乐都人的风采。

他们是一中的脊梁,他们是文化县的基石。他们学识渊博,教学有方,诲人不倦,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座人生丰碑。以梁炳麟、吴邦振、李景白、李泽民、陈子衔、周发歧、甘得泽到李延庆、陈立纲、聂绪善、邓复翰、汤中琰、程任达、李荣业、陆宪武、张如良、熊健武、刘耀宗、刘源、许祖性、曾繁永、谢鹤鸣、吴世英、王富珍、张学莹、管德忠、侯守孝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共同构筑了乐都一中这块全国著名中学的品牌。

历经沧桑近百春秋,代代英才凝聚心血。乐都一中的昨天哺育了上万名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为乐都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是乐中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用辛勤汗水浇铸的丰碑;乐都一中的明天,必将春风化甘露,桃李吐芬芳,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乐都的人文,重塑全新的品牌。(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书院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学校推介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