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建新 教授 郝玉玉(郑州大学商学院 郑州 45000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中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产业结构和反映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利用状况的就业结构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二者是否协调发展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国外对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Willim Petty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会使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间转移,Colin Clark(1957)结合配第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即劳动力会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W.Arthur Lewis针对发展中国家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经济和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经济,提出了城乡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收入差异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原因。Simon Kuznets将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结合起来研究,指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但长期来看,二者的变动具有一致性。
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杨治(1985)最早开始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界定了产业结构的概念,并指出运用各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进行量化研究。随后国内学者开始了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实证性的研究偏多。张本波(2005)对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制度环境的建设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方面。陈桢(2007)将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根据相关数据测算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因素。程俊杰、白健明(2010)依据东部地区产业和就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和结构变化的协同系数,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和谐度,并调整措施。袁文斌等(2012)在回顾相关产业理论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偏离度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者不协调的原因,最后针对三次产业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王少国、刘欢(2014)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产业和就业的相关数据,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这三个指标,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进而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措施。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河南洛阳市产业经济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洛阳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连接中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研究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3年作为研究区间,分析探讨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并提出发展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洛阳市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根据洛阳市2000-2013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绘制表1和表2、图1和图2。
结合表1和图1,可看出从2000年至2013年,洛阳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值都得到很大提高,整体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其第二产业位居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呈“二、三、一”结构模式,但经济增长速度较慢。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近年来缓慢下降,但变化不大。第二产业仍是主导力量,居高不下。第三产业有一定发展,但其比重较低,没有发挥应有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虽然近三年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整体三次产业的结构仍有待调整优化。
结合表2和图2可看出,2000-2013年,河南洛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说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对比图1和图2可知,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明显不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说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这符合随着产业升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图1中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而图2中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却不相上下,可看出二者在分担就业压力方面具有同等优势。近几年来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高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说明洛阳市第三产业的吸收就业的潜力还很大,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从洛阳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状况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变动,为进一步考察二者之间的关联,在此进行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分析主要是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量化分析,测度二者的不对称状况程度,分为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二者越是处于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对应相减,取三次产业结构偏离数的绝对值之和,设用P表示,其计算方式为:P=∑|Li-Yi|,L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Yi为第i产业产值比重。其值越小,说明三次产业之间发展越均衡,产业结构效益越高。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1.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洛阳市第一产业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很难再吸纳劳动力,随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还有更多的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1.651下降至0.762,向0靠近,说明第二产业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调整,整体来看其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表明第二产业还存在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政府应重视规划好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0.719下降至0.070,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在0附近上下波动,说明其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理论上讲其容纳的劳动力规模是逐渐减小的,但洛阳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较为落后,产值所占比重较低,应拓展第三产业的宽度和深度,增加其多样性,发挥其带动就业的潜力。
2.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三次产业间的结构偏离度从0.982下降到0.545,表明洛阳市这些年来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得到一定改善,但该值仍远大于0,说明三次产业之间并不协调,有待调整优化。
协同系数用以描述某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程度。用S表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Li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比重,Yi为第i产业产值比重。S越接近0,两结构之间发展越不均衡;S越接近1,表示两种结构的变动具有较好的协同性,均衡程度越高,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反映越敏感,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整体来看,协同系数没有太大的变动,距离1较远,表明洛阳市这些年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发展并不均衡,这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所反映的状况一致。
以2000年作为基础年,洛阳市的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如表4所示。
1.三次产业各自的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基本上为负值,结合前文第一产业的产值为正增长,就业为负增长,说明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剩余劳动力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1.548,理论上讲这说明其发展拉动了就业,但是结合当时实际的社会经济状况考虑,主要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致,使得大量流动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返乡。第二产业虽有波动,但基本上全是正值,尤其是2011年以来,弹性值大幅增长,说明第二产业仍保持着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第三产业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为正值,说明该产业的发展很好地带动了就业的增加,但其波动较大,说明该产业尚未形成较强的就业带动效果,改善空间很大。表中2009年第二三产业为0,是由于2008年和2009年的统计年鉴给出的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一样。
2.总就业弹性分析。在2000-2013年间,总就业弹性有正有负,波动发展,说明产值的增长并不全带动就业增长,经济发展不稳定。2007-2012年间,总就业弹性为正值且呈上升趋势,表明产值的增加拉动了就业的增长。2013年又突降为-0.186,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较多剩余劳动力,而且第三产业又出现波动,对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以致整体失业人数增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河南洛阳市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最小,就业比重却最高,劳动力需要随着产业的升级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始终大于就业比重,存在吸收劳动力以及优化内部结构的可能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变化不大,且产业和就业结构近年趋于均衡,须重视优化其内部结构。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需对二者进行调整升级以扩充其就业容量。整体来看,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并不协调,相对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有待优化改善。洛阳市应整体上施行以就业为重心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推进就业结构的优化,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此本文从产业和就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重视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洛阳地处豫西山区,可种植林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创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调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2.重视产业升级改造,优化第二产业的结构。依靠洛阳各大科研院所、惠普研发中心等,利用科技创新对第二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内部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逐步淘汰高能耗、影响环境的企业和厂矿。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发展产业集群和园区集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扩充就业容量,并实施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推动“洛阳制造”向“洛阳智造”转型,以使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均衡协调发展。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容量。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洛阳要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信息服务业园区建设,培育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业态,同时建立专业物流基地,提高物流配送能力。重点发展好本市的旅游业,以智慧旅游城市试点为载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营销,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潜力。
1.完善就业市场,营造创业空间。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尽量消除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方便劳动力的流动和选择。同时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清除市场准入障碍和各种隐性壁垒,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给予其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同时为“大众创业”搭建好的平台,推进“大众创业”,特别是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创建好的制度环境,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
2.提高劳动力素质,培育人力资本。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及产业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以保障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的人力需求。另一方面,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需要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劳动力,应重视洛阳市的高等院校教育,并完善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培育人力资本,促进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
3.破除城乡障碍,促进劳动力流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一视同仁的就业政策和劳动保障政策,实现劳动力跨区域和跨部门的流动配置。此外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机制,推动城乡统筹建设、产业协调布局、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促进有效就业。
通过实施以上两方面的措施,可使洛阳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形成互动,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产业结构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协调发展,实现洛阳市经济资源的整合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