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燕 副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系 北京 100102)
土地财政中最为基本的物质即为土地,其主要的工作就是获取财政性收入,同时产生与之对应的收支活动与利益分配关系。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土地财政这个概念主要表现出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土地资产性收入,与政府预算收入的差距能够不断减少,市县中一般所说的“第二财政”客观事实即为上述所说的土地财政表现形式。土地财政的空间效应、标尺竞争作用和对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成为其它引人关注、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笔者希望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出发,分析这些矛盾尖锐问题的现状、成因、利与弊。
根据Matlab 7对我国31个省份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处理,即在土地财政收入当中运用一般所说最小的口径概念。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将土地财政收入作为整个实验的观测指标,其主要作用是对地方政府与政府之间相关财政收入的关系进行判断。
因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缺少许多地区的具体收入数据,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会省略掉地区之间财政收入支出竞争之间的相关测算,但因为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互相帮助的环节,使得一般所说的土地财政收入竞争程度能够间接得到土地财政支出竞争的相关状况。
根据表1所列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对数)的Moran' s I指数,可以很快得到,其中的最小值为0.264,该值出现在2000年,最大值则为0.619,其出现在2002年,其余所有值都处于0.45到0.55之间。从该现象可以知道,地区间的土地财政收入拥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其相关性也比较稳定。在表1当中所列的E(I)即为残差均,sd(I)为标准,Z为一般所说的Z统计量值,最后的P-value则为概率值。为使相关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其各个地区之间的相关性,笔者根据表1数据整理出图1所示结果。
在这里,根据2013年土地财政收入当中的Moran' s I散点图,我们能够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中的空间聚集进行简单且较为基础的研究。图1所示的象限,分别表示4个各异的土地财政收入的空间关联性。且图1中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土地财政收入水平与已经被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加权处理的领域土地财政的相关标准。为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本文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继续研究。
表2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都是采用最小二乘法所获取的回归结果,在得到该结果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将空间因素考虑进去,因此,其结果也不是非常准确的值,而是估计值。SEM是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所得到的空间误差模型,SAR则同样是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所得到的空间滞后模型。表2中应用最小二乘法(OLS)得出的回归结果没有考虑空间因素,所以结果是有偏的估计值。从R2的数值可以了解到SAR与SEM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要比OLS更好。若想知道SAR与SEM模型的好坏就一定要使用LM-err与LM-lag检验值,最后得到LM-lag校验值明显高于LM-err检验值,所以SAR模型更加合适。
在本实验最后所得到的相关结果中可以知道,不同省市区土地财政收入中的空间效应值都不同且差异较大。运用SAR模型回归的方式,可以了解到我国省级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当中所存在的正的相关性。若外生性经济条件不改变,与其地区比邻区域土地财政每上涨1%,就会使该地区上涨0.53%,产生该现象原因是土地财政仅仅只由地方政府进行掌控,为此才能更加直观地看到地方政府之间所存在的竞争。最后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省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有标尺竞争,同时该竞争所达到程度要高于发达国家。
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直接测量地区政府生产结果的统计体制,为使比较更为方便,在本文中,将会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指标,同来反映政府支出功能当中所表现出的全面性,同时继续使用均等权重的方式,将上述所说的5个不同指标合成为一个产出。而本文在指标选择的过程当中,借鉴了刘小勇的相关思路与结论,但基础设施指标形成与其又有较大的差距。最后选择的政府基本产出指标为经济表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与公共服务。
对我国省级政府效率进行核算之后可以了解到,总体效率指标位于前列的主要包括了贵州、山东、西藏以及贵州,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而宁夏、重庆与内蒙古的综合排名较为靠后,变化也极为微小。从其中核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上述两类省份之间的省份核算数据间的差值非常大,没有具体的规律。不过从效率值这一方面可以了解,在产出组合的核算基础下,其最后的结果显示为一个较高的值。要进行重点说明的是,由于年份的不同,具体的政府支出效率核算值存在很大的差异。由2004-2013年中310个相关数据的平均值中可知,人均一般预算外与预算内的均值是0.6429与0.6347,效率均值则为0.7707,两者之间差距较大。从效率得分核算方面来说,所得到的结论为:在人均土地财政收入逐渐达到正规化的同时,无量纲指标的变化转变了省级政府支出效率的相关得分状况。
本文将展开面板数据回归研究,在该研究当中所需要的模型为空间误差、空间滞后与受限Tobit模型,与此同时,还会对土地财政对地方支出的作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本文为与张军与陈诗一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在受限Tobit模型的条件当中,将“效率高于0.99的相关地区当作之前所说的有效率,若地区效率得分比0.7077低,则被当作无效率”作为限制的要求。后续模型设定如下:
随机效应的设限Tobit模型:
在上述公式当中,δit、Xit、Zit、εit与α分别表示省份效率得分值,不可控解释变量向量,只随时间变化的独立随机变量与截距项。μi的值取决于不同的省份。而βT与αT则表示参数向量。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
根据表3中所显示的两个数据与Tobit模型常数可以将中部地区定为标准,所得到的平均效益大约为0.947,西部地区的效率平均值比中部地区低0.0795,东部地区的效率平均值比中部地区低0.0913,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模型指标结构设限内容不同。
从全文来看文章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就是人均土地财政收入,而该系数数据当前显示为负数。这同时间接地说明了当前政府支出效率受人均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而不断降低,并且这种降低的趋势直接对应实际情况中,地方政府在进行土地出让过程中所获取的一定量的政府成本是非常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非常不经济的现象,譬如当前存在的一些“形象工程”。同时,要在此进行重点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所谓的人均预算内以及预算之外的支出,即产出组合过程中的DEA核算方式进行的过程中,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无量化的数值,是人均土地财政收入的一种经过正规化处理的指标,与我们所说的人均土地财政收入有很大的区别,其意义完全不相同。综上所述,从土地财政这一方面来讲,“掠夺之手”存在于当前的政府中。
表3中显示的SAR和SEM这两种模型项目,其主要来源是采用最大似然估计这一方式,体现出空间滞后与误差模型的具体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种模型所存在的两种包括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的变量,该数据某一程度上与系数的正负值非常相似,所以要对其进行解释时,这是一个较好的理由。以R2为主要观察角度,两种模型的效果是相同的。从表格中了解到,这两种模型的具体系数值分别为0.225、0.361,同时在统计方面具有很高的显著性。然而若要对两者进行评价,判断两者谁更优秀,就要对比其LM-lag test与LM-errtest两值。表3中显示,SEM模型的数据较高,故其适宜度较高。同时表中的线性回归方程分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各省市区的政府支出效率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空间性质。
从效率得分核算这一方面进行观察可以了解,作为一项具体的指标收入,在人均土地财政收入这一方面的正规化从某方面讲对省级政府的支出效率有一定的提升。不过若将其看作一种可进行控制的变化的量来看,上述两者之间则处于负相关,同时对支出效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该过程在进行时,利弊参半。
总而言之,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经济节点,通过出借国有土地以及借此所带来的企业投资都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但这笔财富也必然有其来源之处,其来源之一就是在这土地上创造价值财富的人们。地方政府应该更加谨慎客观,将目光放的更长远,合理分配土地财政的收益和投资方向,使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