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拯
摘 要:本课例将投掷教材作为发展学生体能的载体,在加强学情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体能发展的敏感期、投掷方式的多样化展开研究。在体能拓展的系统化、动作组合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多维化、课标理解的精细化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启悟。
关键词:体能;多种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6-0025-01
2013年6月,浙江省体育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嘉兴海盐举行。本人作为教学研究团队的一员,参与了本次活动,并承担了体能视角下水平一(二下)投掷单元第二课时的课堂展示。整个教研活动以投掷为载体,围绕发展体能的单元目标,经过了座谈交流、初定教案、课堂摸索、整改补充、课堂教学、模拟教学等多个环节,历时一个多月。6月20日,在教研团队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由柯城区三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体能类投掷单元,呈现出的单元设计文本、实际课堂教学的多维度关注给与会者耳目一新之感。大家指出本单元是在传统投掷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学情的研究,融入了动作发展的新理念,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科学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以及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单元的课例,为省实施方案的研制以及帮助一线教师拓宽教学视野提供了新思路。
一、体能拓展的系统化
以往的投掷课堂教学,都是围绕技术动作本身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无非是体现在角度、高度、远度等一些常规的评价指标。回想起刚接触到体能视角下进行投掷教学的时候,我是迷茫的,投掷如何发展体能?用什么器材合适?投掷课堂不是以“投掷动作”和“发展力量”为主的吗?一个个问题都出现在脑海中。加入教研团队后,我渐渐明白了体能视角下的投掷单元,是将“投掷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动作与跟踪投掷物,发展学生的多样体能。这其中包括本体感知、力量素质、视觉追踪、图形—背景知觉、空间认识等内容,尤其是视觉追踪、图形—背景知觉和空间认识方面的内容,开阔了我的眼界,把以前在课堂中经常想表达的注意力集中、关注度提高等方面,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式进行了表达。在省教研活动展示前的多次课堂教学中,通过几次课的练习,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投掷物的追踪、对安全空间的把握一次次提高。
二、动作组合的多样化
为了体现发展学生的本体感知、空间认识和视觉追踪等能力,在课的开始部分设计了学生进行抛接软网的练习。参照以往的篮球课,我对抛接动作做了简单的迁移,学生每人一球单手抛双手接软网,接着过渡到击掌抛接。练习的形式和方法得到了教研团队的认可,但经过团队的反复推敲,又设计了下蹲触地起立接、转身接、转圈接和双手抱环接等多个方式,练习手段更加丰富,对学生有了更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在软网的侧向投掷练习后段,加入了原地小跑快速连接侧向投掷的动作,不仅丰富了练习手段,而且为后续水平二学习上步投掷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练习组合在我看来是今后进行上步侧向投掷教学导入的一个好方法。由于纸飞机的轨迹具有不规则性,为了加大学生视觉追踪的难度,课堂教学最后的拓展部分加入了“我是飞行小能手”环节,选用了纸飞机作为练习器材。起初单一的飞行——追踪的环节显得有点枯燥单调,练习次数多了担心学生练习的兴致降低。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实践,酝酿出了原地旋转规定圈数后出手——追踪,将练习的难度步步加深,把多个动作巧妙组合在一起,丰富了练习手段,强化了练习效果。
三、评价标准的多维化
以往的体育教学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我都在一味追求整齐的队列、有序的练习,生怕哪个环节、哪个学生会“出乱子”。这次的体能视角下的投掷教学让我明白,一节目标明确、手段丰富的体育课,很多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教师只要通过预设,在课堂中用精练的语言和明了的示范,就可以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节课下来,学生排排站的场景少之又少,看到的是他们脸上时而快乐的笑容、时而紧张的表情、时而急切的呐喊。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再显得如此单一,以往投掷课我们评价的标准可以说只有远,由于爆发力和发育程度的不同,受到鼓励的往往总是那么一部分同学。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每个同学都可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老师的赞扬,有的投掷好、有的追踪准、有的追踪快、有的碰撞少等。在两人一组的背向投掷—追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同伴提供帮助,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在体育活动中很自然地建立了和谐的同学关系。
四、课标理解的精细化
对于新课标,作为一个工作6年多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自以为对新课标是有一定了解的,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到自己依然停留于表面。水平一的运动技能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因为“多种形式”四个字,蕴含了很多对技能深层次的要求。本次投掷课用了抛、投、砸等形式,在组合上有原地的,也有运动中组合完成的,在单元的其他课例中,还出现了反手抛掷飞盘,对“多种形式”四个字做了很好的诠释。当然,为何要采取“多种形式”?如何设计“多种形式”?如何评价“多种形式”等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