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勘单位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2-02 00:58杨俊义张慧利
绿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杨俊单位传统

杨俊义,张慧利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 成都 610213)

传统地勘单位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杨俊义,张慧利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 成都 610213)

指出了以地质找矿为主业的地质勘查单位由于长期从事较为单一的地质找矿工作,当前面临巨大的考验。分析了传统地勘单位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寻找新增长点、队伍管理、开发优势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地勘单位;转型;对策

1 引言

传统地勘单位,指的是以地质找矿为主业的地质勘查单位。由于长期从事较为单一的地质找矿工作,人多(特别是辅助人员多),专业性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差。当前,地质找矿市场呈断崖式下滑,对传统地勘单位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传统地勘单位未来的生存发展之路在哪里,如何走出生存困境实现转型升级,是摆在传统地勘单位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2 传统地勘单位存在的问题

传统地勘单位目前遇到的生存困境,是必然的。一是因为地质找矿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二是因为传统地勘单位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从业人员相对富余;三是因为十多年来,地质找矿投入过热,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探矿权证被非理性热炒,击鼓传花至泡沫破灭,必然出现水尽鹅飞的尴尬局面。

2.1 投入锐减

曾经,地质找矿市场空前火爆,起拍价几十万元的一宗探矿权可以狂飙至千万元成交,地质找矿市场充斥着被“打了鸡血”的狂热。但是,地质找矿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加之经济环境的叠加效应,监管政策的严厉规范,地质找矿市场遭受重创,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市场清冷至雪上加霜。

(1)投入大,地质找矿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即便通过前期工作发现了一些找矿线索,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如果没有十分雄厚的实力、后续投入不能跟上,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也只能望洋兴叹。

(2)周期长,地质找矿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地质找矿规律要求找矿工作必须按阶段进行,要通过前一阶段工作论证矿床存在的可能性和规模,用以决定是否开展和如何开展下一阶段工作。通常需要数年至数十年持续工作才能做出定论。

(3)风险高,找矿投入可能化为乌有。矿之所以值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稀缺。既然稀缺,能找到大型矿床的几率就低。存在一些探矿权也许根本就没有矿床伏卧,或者目前根本就不具有经济价值,投入很可能得不到回报。

(4)下游滞胀。矿石堆积如山,矿产品滞销,价格低迷,必然影响上游投入热情。

(5)监管严厉规范,探矿工作最高年限限制兑现。随着遍地的探矿权探矿年限即将到期,虽然相当一部份探矿权并未投入实际的工作并没有搞清楚是否有矿或矿藏的规模,最终都可能难逃“自然灭失”的厄运。

2.2 竞争白热化

过去地质找矿为“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模式,从缩短找矿周期实现快速找矿突破上,无疑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地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后续资金不能为继,必然导致钱多人多的“豪华”模式滑入钱少人少的“草根”模式。实际上,当前的地质找矿投入资金量小,只能维持“草根”作业。

但是,从业人员相对富余,“僧多粥少”将使同业竞争变得异常残酷。一个地勘单位从业人员就一度达数百至千人规模,为了生存将出现恶性竞争,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缺乏保障、工程进度不能确保,员工心态失衡,更有大批人员无事可做。

2.3 矛盾凸显

从“兴盛”到“衰落”的传统地勘队伍,员工感觉一落千丈,收入从高位跌入低谷,心态也从“兴奋”转入“焦虑”,曾经在高收入环境下掩盖着的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队伍稳定压力大增,单位内部情绪疏导和“救火”工作将加大单位运营困境。因此,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地质找矿市场投入大幅降低,将变得十分冷清,同业竞争血腥,员工陷入“焦虑”,矛盾凸显,获取项目难、进场工作难、收款难、分配难,质量风险高、安全风险大,将会给传统地勘单位生存带来重重困难。

3 实现转型升级的建议与对策

3.1 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增长点

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传统地勘单位走出生存困境的前提。地勘单位肩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的重任,必须坚持这一定位,保留“精兵强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使命。同时,牢固树立“大地质”观,大力拓展“技术服务”领域,向“改善人类生存状态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领域阔步前进。

3.2 精兵简政

按照市场规律要求,需要“精兵简政”,通过压缩和控制管理服务队伍规模,全面提升“单打一”的管理服务能力,使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具备会“弹钢琴”的“多面手”水平。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技术专长进行分流安置,一批人员按照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离开地质找矿市场,配置到其他领域。这也是在“大地质观”的引领下,拓展服务领域的必然结果。

3.3 依托优势转型

立足对区域地质背景情况的熟悉,进一步研究区域地层岩石土壤,掌握元素迁移富集规律,以此与农业科学研究相结合,探索农作物种植、园林园艺培育、土壤改良与改造等;依托对区域地下水资料的熟悉,进一步进行研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以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时间与空间的动态与均衡,改善用水、水源地涵养与水资源保护等;依托对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的熟悉,进一步研究预警预报地质灾害情况,结合人类工程活动制订避让、搬迁、治理方案应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为人类造福等;依托对区域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发展演化情况熟悉,进一步研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方案,包括对各种灾害地质现象进行科普教学,对废弃或在建的矿山进行“矿山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等。

3.4 充分开发利用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

开发利用传统地勘单位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如丰硕的地质资料、大富的土地资源、丰足的人才资源等。需要用足用活政策,取得支持。

4 结语

当前,传统地勘单位必须依托自身积累的优势,才能尽可能快地形成竞争力,在新的领域立足、站稳脚跟,才可能实现成功转型、走出生存困境。若能争取到政策支持,充分开发利用历史积淀的优势资源,或可实现华丽转身。

[1]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四川黄龙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2001-2003)[R].成都: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2003.

[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九寨沟黄龙景观及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研究(2002-2003)[R].成都: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03.

[3]杨俊义,郭建强.研究岩溶洞穴堆积的旅游地学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05(9):176~177.

[4]杨俊义.地质公园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2006(6):104~106.

[5]杨俊义,张慧利.高原藏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为例[J].绿色科技,2015(8):310~313.

[6]杨俊义.着力思想引领工作,加快地勘经济发展[C].调研与决策,四川省地矿局政研会,2012.

果树冬枝修剪方法

果树冬剪在具体作法上应遵循“因树修剪、随树作形,轻剪为主,轻重结合,树势平衡,通透良好”的原则。通常概括为“截、疏、缓、缩、拉”五字法,达到整形修剪标准。“截”是指短截:短截的目的是为了多出分枝、果枝,促进果树营养生长,全树的枝组剪截量一般在20%~25%为宜,壮枝在壮芽上截,弱枝不截、旺枝在育节上截。“疏”是对密集处结果枝组疏除处理。目的是为了减少消耗,提高枝条质量,增加产量,增强果品质量。成龄树不要疏的过重。“缓”是为了使短枝,果枝快成花。“缩”是在枝条下部枝芽衰弱、花量多、枝组较大需要改造的情况下进行,拖延过长的枝组要适当回缩,尽量做到枝条分布均匀。“拉”是将主干上着生的1~2年枝条拉平。实践证明:平着结果,立着长树,只有把这些枝拉平,才能积累营养,形成花芽,提早结果。 修剪整形标准要达到:中干坚强长势好,分枝均匀分布好,角度开张光照好,主从关系控制好。

——摘自湖北林业网

2015-10-09

杨俊义(1973—),男,四川南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F426

A

1674-9944(2015)12-0317-02

猜你喜欢
杨俊单位传统
杨俊德:农业丰收的“守护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李泊城 隋邦平 杨俊显 王绿竹 作品
《红蜻蜓》教案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寄给远在上海打工的妻子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