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保护区建设和有效管理的迫切性

2015-02-02 00:58王献溥于顺利刘娇妹李单凤
绿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保护区文明生态

王献溥,于顺利,刘娇妹,李单凤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和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谈保护区建设和有效管理的迫切性

王献溥1,于顺利1,刘娇妹2,李单凤1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和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指出了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但是,一直未能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应该抓住当前这个机遇,加速其发展,以适应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要求。简要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供有关方面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生态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公布[1]。文中不仅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设意见,以适应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迅速发展的要求。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改善自然,以维护各地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面貌[2]。实际上,这就是保护区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实到保护区的建设上来,使之成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文中所提出的四大主要目标:①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陆海空间开发强度、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明显优化;②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能源消耗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③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得到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持续上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④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控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等充分显示出来。所有这些无一不与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密切相关;但是,人们似乎对此了解很少,极少涉及这个关键问题。本文就拟探讨一下有关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

2 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好的场所

任何区域都应设法保护具有一定面积原有生物多样性,作为本底资料,供开展生态发展工作参考。已经破坏的地方,应通过开展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必要时辅以人工方法予以加强。文中强调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都要靠建立保护区网络来落实具体任务,没有保护区似乎一切都很难做到。可见,保护区被看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的基本单元不是毫无道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保护区来实施各项任务[3,4]。

3 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生物圈保护区范围的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建立和与周边社区合作建立的过渡区正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前两者重点主要围绕着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开展工作,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贡献力量。试验区目的在于对资源持续利用方面下一番功夫,以期大力发掘保护区内有发掘前景的物种及其遗传资源,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应有贡献。彼此任务不尽相同,但共同构成一个生态发展的有机整体。过渡区不属保护区范围,但要在保护区统一规划下争取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建立一个生态发展示范区。它的任务包括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农业的建立、生态小城镇的建设、新兴生物多样性产业的创建、生态旅游的发展等,充分显示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的联合整体,不同部门在实践过程中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生物圈管理区、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等。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而推动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必然要付之实施[5~13]。

4 健全保护区管理体制

这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求,保护区在中国已建设近60年,还缺乏健全统一的领导机构,一切都处在百花齐放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形式上虽然呈现一种“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看似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但是,统一协调者缺乏专门的财政支持,没有权威性,难以开展工作,而分散管理即只局限于政府主管部门,一切由其自行决定;非政府组织、利益攸关者、社区甚至地方政府也难以插手,无法参与,显然也不符合时代客观发展的要求。不同单位所建立和管辖的多种多样的保护实体,例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岸公园、国家公园、农田保护区、水利风景区和保护小区等,实际上都是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国际保护联盟发布的包括综合管理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物种/栖息地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的保护区管理类型分类系统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护区的主要任务为保护,但在不影响保护前提下,要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不同管理类型意味其侧重点有所区别,例如综合管理、生态旅游、物种保护、资源持续利用等,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和自己的特色来决定[14]。看来,在各级政府中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统一协调工作,发动不同部门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管理是保护区最好的管理体制,应按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要求尽快完成这项建制。

5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是一项新兴事业,必需有法可依,一切才能顺利进行。实践说明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大多是根据消极保护的思路来制订,已落后于形势的要求,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还起了抑制作用,必需按照生态发展的要求重新制订[15]。毛竹林都不敢开展科学经营,而是听任其自生自灭,不但大量损失了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导致其入侵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林中,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的损害就是例证。当前,首先要制订该领域的基本大法——自然保护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的要求来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环境污染防治法、生物入侵防治法、生物安全法、节约能源法、矿产资源持续利用法、应对气候变化法、修订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急需的[16~21]。至于文中所提到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定和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都是保护区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建立和健全的。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要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鼓励各地区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能效和环保标识认证制度也是保护区必需考虑的。

总之,通过保护区的实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加强统计监督、强化执法监督、在保护区实施也是最理想的。

6 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意、汇集民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从校内外同时开展,各县市应建立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区有效管理为中心的职业高中,以期培养第一线人才积极参与工作;大专院校中应建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专业或筹建专门的自然保护学院,并开办不同要求的短期培训班,用以轮训在职的干部。校外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树立理性、积极舆论导向,加强资源和环境的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保护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总结介绍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环保生态和节约意识,形成从事事、时时崇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的社会氛围[22~24]。

同时,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公开各类生态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树,维护公众环境效益,健全各类监督制度,构建公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鼓励公众对各类破坏行为提出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增强公众参与程度。这样,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各类社会组织才能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25~28]。

7 加强开展国际合作

自然保护是一项国际性事业,它的利益超越边界,因此既要注意国际先进经验和教训,也要把自己的成就对外宣传,以达到彼此合作共同发展的作用。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是最好的实施途径,应大力加强建设[29]。

如果说,人们已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就要在完善保护区网络建设和有效管理上下一番功夫,一直就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人类幸福做出贡献,水、旱、风、砂等灾害的危害性应该使人们更加醒悟,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精心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各个保护区及其它保护实体都应在其保护、管理和监控类型上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不能听任长期无的放矢于不顾[30,31]。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于使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要求。以保护区为核心并与周边社区共同建设的过渡区联合体,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理想的区域基本单元。生物圈管理区、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正在各地蓬勃发展。它与诸如信息、电子、通讯、遥感和生物技术一样,是21世纪发展的热点领域,应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发展项目来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长期坚持下去,绝不能将之抛于脑后。从“五位一体”的概念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在以下论述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

(1)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最高的战略层面,成为“五位一体”之一,并要将之融合到其它建设的全过程中去,这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自然保护和生态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急迫需要关注的问题,保护区作为保护与发展密切结合的有机整体,与其说是自然科学问题,不如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所以,必需要组织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工作者会同决策者一起积极参与。保护区是一个理想的把具有不同兴趣的人协调起来工作的场所,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保护区还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按照它的要求来制定资源管理战略,把环境的价值看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把本地社区也列入资源管理都是的行列,使良好的环境与本地利益获得合理的平衡,可持续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2)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看为是本地文化结构的一部分,随着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关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局多样性保护的论述和展示的增多,新的自然保护文化已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倡使自然保护事业已成为国家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的建立和有效管理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政治家的责任。保护区网络有责任协助决策者有效地协调好人类当前与未来资源开发的对象,把传统的经验和现代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制定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丰富栽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把广大农民群众培养成自然保护工作者,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重要,他们要采用各种手段从一个并不理想的环境中去夺取生活所必需的一切,诸如保护水源涵养林、修建水利工程,实行多种多样经营的耕作制度、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的狩猎、采药和捕捞、发展观光农业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属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甚至已成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需要予以保护、继承和发扬,保护区采取措施帮助周边社区发展和完善上述各项工作,即不仅依靠本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也要通过本地优势的产品和生态效益的价值,换取外地产品、人才、经验和各种支持来增强自己地区的利益。

(4)当前,许多地方在谈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省建立时,对如何加强其所在区域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发挥它在生态保护和经验建设的作用,根本没有涉及到,但保护区正是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的基本单元,很多任务要落实到保护区去实施。我国正式建立具有科学含义的保护区已近60年,全国已有2 600多个保护区和许许多多的保护实体,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各个角落,包括高山、海洋等偏僻地区,但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实际上,搞好一个保护区就能把周边地繁荣起来。可见如何加强认识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放松。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4-25)[N].北京日报,2015-05-06(2~4).

[2]郭 强.竭泽而渔不可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献溥,于顺利,方伟伟.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4(2):10~14.

[4]王献溥,于顺利,方伟伟.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和实施途径[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4(2):10~14.

[5]王献溥,于顺利,王宗帅.论生物圈保护区基本含义的发展和深化[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2):1~5.

[6]王献溥,于顺利,王宗帅.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贯彻“马德里行动计划”的展望[J].野生动物杂志,2009,30(3):161~165.

[7]王献溥,郭 柯.关于农村生态建设的若干问题[C]//冯宗炜,夏方堃.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首届年会文集.北京:中国科技术出版社,2004:262~271.

[8]王献溥,刘振杰.保护区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云南自然保护,2007(1~2):12~15.

[9]王献溥,于顺利,方伟伟.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开展的工作[J].绿色科技,2014(10):271~279.

[10]王献溥.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对国土资源保护中的作用[C].全国首次国土资源开发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国土资源开发促进会,1995:185~187.

[11]杨朝飞.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具有跨世纪意义的生态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文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本社,1997:4~29.

[12]施 倩,刘申生.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重在构造特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17~20.

[13]王献溥,李文埕,刘韶杰.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立与可持续利用[J].贵州科学,2011,29(4):77~84.

[14]王献溥,郭 柯.中国保护区分类的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14(2):49~53.

[15]王献溥.关于生态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区的建设问题[J].生态科学,1984(1):99~102.

[16]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我国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法规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8]朱学凌,王正用.我国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的关键任务和实施途径[J].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6(4):15~17.

[19]孟庆瑜,陈 佳.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法律体系构制[J].当代法学,1998(4):3~6.

[20]秦天宝.关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评价及其立法取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10~14.

[21]桑守秋.环境资源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22]王献溥.保护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建设持续社会中的作用[J].天目山,1997(3):13~15.

[23]王献溥,于顺利.如何发挥保护区教育培训功能的作用[J].天目山,2011(2):6~8.

[24]Palmer J. Goldstein W. and Curnow A., Planning education to care for the earth, IUCN Publications Services Unit, Cambridge UK,1995.

[25]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广大公众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含义和途径[J].野生动物杂志,2006,27(5):41~44.

[26]王献溥.如何争取广大公众对保护区的支持[J].天目山,1998(3):20~21.

[27]王献溥.如何争取广大伙伴开展合作管理的意义与途径[J].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8(1):13~17.

[28]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保护区与本地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意义和途径[J].野生动物杂志,2007,28(4):47~50.

[29]王献溥,郭 柯.跨界保护区与和平公园的基本含义及其应用[J].广西植物,2004,24(3):220~223.

[30]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保护区基本含义发展深化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要求[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3):5~10.

[31]王献溥,于顺利.论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形成发展、基本特点和要求[J].北京农业,2008(21):66~70.

Discussion on the Urgency ofEstablishmen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

Wang Xianpu1, Yu Shunli1,Liu Jiaomei2,Li Danfeng1

(1.StateKeyLaboratoryofVegetationandEnvironmentalChanges,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 2.ResearchCenterforEcologicalCivilization,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Beijing100012,China)

Protected area is a basic uni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ut it cannot attract enough attention from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t should catch this opportunity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which aims to cater to the needs of the eco-development civilization era.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m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for related departm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rotected area; biosphere reserve; biod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5-09-2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项目碳专项(编号:XDA0505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171041)资助

王献溥(1929—),男,广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理论研究。

于顺利(1965—),男,山东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种子和果实的生态学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

S759.9

A

1674-9944(2015)12-0012-04

猜你喜欢
保护区文明生态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