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胤,单兰兰
(东南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南京 210096)
高校学生网民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七维度研究
张胤,单兰兰
(东南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高校学生网民兼具网络舆情的信息源、传播者和受众等多重角色,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构建了研究高校学生网民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七维度模型,并通过调查,初步揭示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特征、舆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结果、传播心理、基本态度以及监管诉求。基于此提出了更好地优化与管理高校学生网民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民;网络舆情
修回日期:2014 -10 -14
调查表明,自2005年起,网络就已成为仅次于电视和报纸之后中国民众的第三大信息和新闻的媒体来源,且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达27%,远高于同期美国的19%和欧洲的13%[1]。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95%以上是网民[2]。按照这一比例计算,现有大约2 300万普通高校在读学生中,网民人数约2 200万。长期浸没于网络之中,一方面使得大学生网民成为各种真假难辨、高度多元化的网络舆情的易感人群;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往往成为网络舆情散布的信息源、传播者和受众。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的角色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模式等,并加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和管理,对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促进网络和谐、高校和谐乃至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研究即尝试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议题做一探讨。
(一)理论模型
舆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至少具备五个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拉斯韦尔所描绘的一般信息传播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但是又因为其发生在网络这一特定场域而有所不同。其一,“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随时变化,传者与受众的角色随时转换”[3],造成“传播者”是“受众”,“受众”又是“传播者”的特点。其二,因为上述特点,所以传播过程不是单向的从“传播者”指向“受众”的线性过程,而是所有传播活动参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可回溯的环路。其三,必须考虑到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如主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心理、态度与诉求,以及监督与管理方式等。
故此,本研究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包括传播主体(传播者与受众合一)、舆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结果、传播心理、态度诉求、监督管理等七个维度构成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每个维度分别设计一定数量的题项,通过学生自陈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图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模式
(二)样本选择
调查对象为在宁若干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样本为350人,回收问卷329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占90. 29%。样本的选取平衡了高校类型、学科类别、学习阶段以及性别和政治面貌等因素,涉及7所高校(包括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专科院校),覆盖了文科、理课、工科、医药等专业类别,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总体上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表1 研究样本分布
(一)传播主体的角色——一个“随意旁观者”
经典传播学理论将受众分角色为“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积极选择者“积极地选择并主动地奔向某个媒介内容,是因为他们期待并深信这些内容能满足其需求,能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而随意旁观者则是“偶然接触到媒介内容,没有预先形成某种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定的媒介内容需要锁定。他们继续接收或停止接收媒介讯息往往与个人动机无关,它可能是由于无法逃避、没有选择,也可能是由于随意浏览或尊重某种惯例,或出于礼貌。”①参见:《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http: / /student. zjzk. cn/course_ware/diffuse/web/09/09 -1 -3 -1. htm。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受众与传播者具有同一性,所以该角色划分同样也适用于描述网络舆情传播者的行为特征。即“积极选择者”主动寻找并传播相关信息和舆情,而“随意旁观者”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很少主动传播信息。那么,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哪种角色呢?
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主要扮演着所谓“随意旁观者”的角色。首先,参与舆情信息发布的目的性不明显,有37. 3%的学生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25. 3%的学生是因为“无聊消遣,打发时间”,还有9. 5%的学生是为了“吸引眼球”,只有25. 9%的学生有明确的“个人需求”;其次,参与舆情传播的方式相对被动。“对于各种网络热门事件”,有57. 3%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讨论,27. 8%的学生喜欢转帖但很少发表意见,5. 4%的同学自己积极参加讨论但不转发,只有9. 5%的学生“乐于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转发、顶贴的方式,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并参与讨论”;最后,传播行为较为随意。14. 9%的学生网民对任何信息都采取了“不去想那么多,随手转发”的态度,42. 1%的学生网民对事情“大致了解”后即转发信息,更有9. 2%的学生网民乐意于给信息“加点料”,只有13. 0%的学生网民表示充分掌握真相才转发信息。
综上所述,带着明确目的性参与舆情传播活动的高校学生网民较少,在实际参与中大多数人也无刻意扩大舆情传播的主观动机,但持有一种强烈的旁观者心态,而这也带来了责任感的缺位,使其传播行为缺少
足够的理性判断,在客观上对于网络舆情的传播扩大乃至扭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高校学生网民重点关注的网络舆情
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关注面非常广泛,其中,“社会民生”、“突发事件”和“生活娱乐”占据了其关注内容的前三位(表2)。
表2 高校学生网民重点关注的网络舆情信息
2.高校学生网民对各种最易造成网络舆情爆发的重大事件和负面新闻的关注情况
研究发现,有高达88. 0%的学生网民不同程度地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其中有13. 0%的学生网民表示会积极关注并主动传播给其他人,另有34. 2%的学生网民对这类事件会作进一步的关注和了解,40. 8%的学生随便看看,只有12. 0%的学生网民对这类事件不感兴趣或反感;此外,总计高达90. 2%的学生网民会关注到“网络上传播的重大负面新闻”,其中积极关注并转发、传播的学生网民占14. 2%,表示有兴趣并会自行进一步了解事件过程的学生网民占38. 6%,随便看看的占37. 3%,而不感兴趣的或反感这类新闻的学生网民仅为9. 8%。
3.高校学生网民对于西方社会近年来通过网络极力推广的价值观所持态度
调查表明,高达86. 1%的学生网民都会关注网络舆情中传播的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其中明确表示很认同的学生网民有6. 0%,表示有兴趣则占30. 4%,而表示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学生网民为13. 9%。
总体而言,该部分的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网民对于各种舆情信息有着广泛的兴趣,尤其是对各种重大事件和负面新闻,对西方价值观也有一定关注度。而这些关心存在着被引入舆情漩涡中去的可能性,需要引起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三)传播渠道的变革——传统网络媒体的衰微、校园网的乏力和自媒体的崛起
调查显示,目前网络建设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接触使用的便捷性,成为高校学生间传播舆情信息的主要途径。高达76. 9%的学生首选网络作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首选广播电视( 11. 4% )、报刊杂志( 7. 6% )、手机短信( 4. 1% )等其他媒体的合计不到1/4。
然而,高校学生很少使用校园网,仅有7. 9%的学生每日浏览校园网,时间超过1小时,剩下的近半数同学( 47. 2% )极少浏览校园官网,还有44. 9%的同学每日浏览时间不超过1小时。校园网这个精心创设的、相对纯净的舆情信息渠道没有很好地发挥预期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网页浏览、参与BBS讨论等传统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式微,不再占据主要地位。高校学生首选的渠道为即时通信,如MSN、QQ等,其比例高达85. 8%。其次有66. 8%的学生网民利用各类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传播,此外还有31. 6%的高校学生网民使用微博传播信息。这些即时通讯、社交网站、微博等由网民自主传播消息的新型网络媒体,即所谓的“自媒体”占据了本次调查学生最常使用媒体渠道的前三位。由于“自媒体”不依赖于类似BBS等各种显性网络媒介,可以自由而隐蔽地传递信息,因此它使得网络舆情爆发出现的可能性更大,波及面更广,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新现象。
(四)传播活动中的心理——更易于迷失的自我
传统传播理论认为,从众心理、威信效应、逆反心理、极化现象等都会影响传播行为,那么这些心理现象在网络舆情传播中是否依然存在,又是如何发挥其影响的呢?调查表明,上述心理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而且以极为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大多数高校学生网民在舆情传播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从众心理”的影响,其中12. 3%的学生网民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47. 5%的学生网民则在“不了解的事情”基础上易受舆情的影响,仅有不到10%的学生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威信效应”也清晰可见,57. 9%的高校学生在各种信息源中更相信官方或专家、名人等权威声音,其余16. 8%的学生相信“多数人相信的信息”,只有22. 8%的学生对所有来源的信息判断要经过“独立思考”,还有2. 5%学生则对所有渠道的信息均抱有“全不可信”的态度;另有20. 3%的学生网民声称在网络中会放大自己的情绪,而44. 3%的学生网上言论则比日常生活中更为谨小慎微,表现出心理学所说的所谓走两个极端的“极化现象”。
总之,高校学生网民在舆情传播中的心理主要表现为从众、迷信权威、叛逆、易走极端等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在现实中更容易迷失自我。这些复杂的心理现象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了高校学生网民的传播行为,也增加了对其行为预测和干预的难度。
(五)传播中的态度与诉求——不信任感与期待
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民对网络舆情信息信任度不高,基本不相信的占1. 3%,很少相信的占10. 8%,持半信半疑态度占74. 1%,而能够基本相信的仅仅为13. 9%。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82. 9%的大学生网民表示,网络媒体的标题、表述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等对引导大学生的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有高达76. 3%的大学生网民表示各种网络舆论的介入或扭曲了事实,或使得人们更加难以把握事实真相,仅有23. 7%的大学生网民持有各种网络舆道能使人更加了解事实真相的乐观态度。
大学生网民对网络舆情的期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强民主建设”( 44. 9%)、“树立良好的道德和价值观”( 15. 2%),“推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13. 6% )。他们大多数也能够客观认识到所谓网络舆情虽然有其代表民意的一面,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也只是特定群体的特定诉求而已,只有不到两成( 19. 0% )的学生网民认为网民的言论代表了广大民意。
此外,高校学生对网络舆情传播中最担心的问题是信息误导和舆论失范,选择比例为64. 4%,其次有56. 0%的学生担心泄漏个人隐私,还有51. 3%的调查对象担心网络舆论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六)舆情影响的后果——普遍而不持久
调查表明,95. 3%的学生网民认为自己不同程度上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其中有18. 4%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但是,“看到网络信息当时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学生网民占到32. 9%,而认为受到“深刻持久的影响”的学生仅占6. 6%。在多数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影响是观念层面的,一般不会影响到行动——有57. 3%的学生明确表示“仅仅在网络上跟跟帖子,凑凑热闹”,其余42. 7%的学生网民则表示有可能或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部分实践其言论。总之,数据表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短时间的,但本调查不能排除造成长期“潜在学习”的可能性。
(七)对管理方式的期待——监管与自律的协调
研究显示,高校学生网民在追求网络自由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无度自由对网络环境的危害性。有65. 2%的学生网民明确同意“现在网络太过自由,多数人发布不负责言论”的说法。正因为如此,有高达82. 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对校园网络进行管理,其中有19. 9%的学生赞成采取严格措施管理校园网络,62. 7%的学生认为要适度管理,8. 2%的学生认为只有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才需要管理,只有9. 2%的学生反对任何管理。但是调查也发现,高校学生普遍反对纯粹刚性管理的方式,在各种网络管理方式中,学生认为最有用的方式是“网民行为自律”,占51. 6%,这和选择“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的比例相同(表3)。
表3 高校学生网民理想中的网络管理方式
学生网民的诉求表明,高校学生对待网络自由和管理的态度总体上是客观和辩证的,他们不反对管理,也不反对乃至支持“技术手段”监控等较为严格的管理方式。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网络监管部门能够充分相信学生网民自身的自律能力,进行“适度管理”。
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本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传播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就高校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并不是成熟的、理性的网络舆情活动的参与者和思考者,虽然其并没有积极传播网络舆情的主观愿望,但由于理性不足却往往导致其客观行为扩大了舆情传播面,甚至传递了扭曲的舆情信息。二是现有的传播渠道和管理方式在构建良好的网络舆情传播环境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校园网缺乏吸引力,主流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甚至对舆情发展推波助澜。而新兴的“自媒体”由于“过于自由”造成了监管的难度,有可能成为新的舆情泛滥的来源地。此外,现有以“禁止”或“限制”等单一刚性手段为主的网络监管机制,并没有很好顾及到高校学生在舆情传播中的心理活动和心态诉求,因而效果不彰。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极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由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参与者、监管者、意见领袖以及传播渠道等多主体、多因素系统集成的、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与诉求的,刚柔并济的新型网络舆情监督管理机制。
(一)帮助学生摆脱“群氓”状态,培养“自主”参与者
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之下,舆情信息量急剧增加,舆情信息来源高度多元化,各种海量正面的、负面
的信息,国内、国外的信息充斥于网络,其中相当一部分形成了或真或假的“网络舆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参与其中的网民成为了所谓的“大众受众”( mass audience),或曰“多数的无知”( pluralistic ignorance),即马尔库塞所指的那种被控制和同质化造就的单向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人,已经习惯于被网络传媒控制,丧失了个性、思考和自我意识。
高校学生群体具有比一般网民更高的文化知识素养,但是从前述调查结果看,当前高校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和独立思考,他们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主要扮演了“随意旁观者”的角色,其行为仍以无目的性和无意识为主要特征,在本质上依然没有脱离“群氓”的“大众受众”范畴。
事实上,诚如调查所反映的那样,学生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选择了“自律”作为最理想的网络管理模式之一,而“自律”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和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判断和自我约束,其本质是人的“自主性”。因此,提高学生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对于促进高校网络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护校园的长久稳定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有不怕“孤独”的勇气,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信任自己的判断,不轻易盲从他人,也不刻意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提高学生在网络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充分享受网络权益的同时,树立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网络的主人和自觉维护者的身份加入到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中,从而促成主体自律机制的实现。
(二)采取基于学生心理的、刚柔并济的舆情监督管理方式
正如调查发现的那样,高校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的许多行为背后有其复杂的心理学动因,而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有效的监管机制必然建立于对高校学生心理透彻研究的基础上,以激励、感召、启发等柔性疏导为主要方式,尊重学生,和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帮助其解决困惑,消弭矛盾,化解情绪,把管理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纯粹地去限制、禁止、消除。
当然,以必要的刚性措施对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进行约束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应把握其尺度。因为过于单一的刚性管理既无法达成管理目的,也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实际上,高校学生并不反对监管,甚至也不反对采取刚性措施进行监管,但是这些监管活动不能忽略被管理的人,而是需要去倾听他们的诉求,理解他们的心理,乃至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和教育他们的某些不当行为。所以,良好的网络舆情监督管理机制必然是刚性管理与柔性引导的有机合体。
(三)揭开“真相之幕”,构建“沉默的螺旋”下的新型“把关人”机制
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都有一个“把关人”的角色,即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其作用表现为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桥梁功能[4]。
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把关人”角色缺失了。网络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文化系统,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性使得任何人和机构都不再能够单独行使有效的把关职能。事实证明,网络管理部门或者学校都难以做到对所有舆情完全有效地控制,也不可能做到对不良舆情的完全屏蔽。完全控制和屏蔽,有时甚至激发了一定的逆反心理。
然而,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一种“类把关人”的力量,亦即去伪存真的“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那些被大多参与者认同和发布的信息,最终将占据主流地位,得以保留和流传,而只有少数传播者认同的信息,就会随着传播者为了避免孤立而保持的沉默而消失②参见:百度百科.《“把关人”理论》,http: / /baike. baidu. com/view/18292. htm。。但是,其前提是大多数舆情的传播者认同的信息是真实的、良好的,否则当虚假的、败坏的信息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反向作用,使传递真善美的信息被淹没。
网络舆情监管措施的最有效途径也许并不是去限制和消除不良影响,而是揭开“真相之幕”——即因为不了解真相而产生的各种无谓猜度,构建信息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事实真相,用真实的、良好的信息去引导舆情,使不良信息在“沉默的螺旋”中被自然摒弃。
(四)强化“社会责任”,打造可信的网络传媒渠道
弗雷德•西伯特提出传媒有四种基本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5],而其中社会责任理论(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最为流行的传媒理论。暂且抛开其中的政治意味,这至少说明,无论中西方,媒体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时,都有其必须遵循的法则,要以尽到对社会对公众的义务和责任为前提。
但是,前面的调查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是校园网,还是主流网络媒体,或者是新兴“自媒体”,它们均不能很好地尽到社会责任。校园网影响力孱弱,“自媒体”则难以监管,而掌握了重要的“话语权”的主流网络渠道,本应客观、公正、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但却存在为了赢得点击率而不惜扭曲事实真相甚至捕风捉影任意发挥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
失,甚至直接误导和制造了网络舆情。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曾经发生过。私有化的媒介在利益的驱使下倾向于以浅薄、低俗和煽情的办法吸引受众。而由于大量的非公有网络媒体占据了最主要的网络媒体渠道,所以同样的无序逐利行为也再度发生。
所以,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网络媒体渠道必须有对其行为的刚性限制,这不能依赖市场的自发产生,而是首先依靠法律法规的介入。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强化网络管理以监管抑制不当言论,但尚未体系化,且多为“规定”而不是“法律”,其权威性还要加强。其次,行业的自律和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也极为重要。最后,还应形成公众对网络媒体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使公众有权力,而且的确有路径对网络媒体实行有效监督,促使其担负社会责任。
(五)形成同辈群体中的“意见领袖”,适当引导网络舆情
诚如调查所揭示的那样,从众或者服从权威的心理是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时的普遍心理。因此当如果有某些具有权威地位的角色发布其意见时,就能左右一部分人的意见,再在更大范围内引发从众效应。已有研究表明,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普遍受众,但要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对讯息作出解释、评价和在态势上作出导向或指点③参见:百度百科.《意见领袖》. http: / /baike. baidu. com/view/368550. htm。。这些权威角色目前主要由媒体人、学者、作家和商人担任,而60后及70后中青年群体成为其中主力,占到七成以上④参见:张志安《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http: / /www. pubtopic. org/report/t004. html。。显然,青年一代的“成功人士”已经开始在引领网络舆情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上述群体作为社会公共人士,他们的观点与高校教育的需求有差距,他们的身份角色与高校学生之间存在疏离,因此不可能作为制度化的舆情引领者。所以有必要在高校学生中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政府和学校澄清事实真相,以理性的态度引导学生群体的舆论走向,而由于“意见领袖”和普通高校学生同属同辈群体,这将使得他们在引导高校学生舆情时比其他权威或者专家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Edelman Public Relations Worldwide.更信任谁,或更不信任谁——2005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R].中国新时代,2005 ( 6) .
[2]赵娓.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12( 10) :83 -84.
[3]唐弦.网络传播时代的受众[J].声屏世界,2002( 4) :45 -46.
[4]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弗雷德里克. S.西伯特.传媒的四种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胡志平)
Netizen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preading Internet Public Opinions: Research on Seven-dimensional Model
ZHANG Yin,SHAN Lanlan
(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Plann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P. R. China)
Abstract:Netizen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laying multiple roles in spreading Internet public opinions. They act as information sources,communicators as well as audiences,etc. 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a seven-dimensional model to describe how netizen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the public sentiment spreading. The survey reveals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s,channels,outcomes,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es,altitudes and desir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preading course. Based on this survey,the researchers come up with some advices to tackle with current situation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izen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s
作者简介:张胤,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高校网络文化现象、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 11YB08) ;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及应用对策研究”( 11SB -083)
doi:10. 11835/j. issn. 1008 -5831. 2015. 02. 02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 2015) 02-017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