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慧
探讨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崔 慧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之上, 通过检索、小组讨论、函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来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一个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当中, 其回收率91.6%、95.4%, 权威系数0.865、0.868,协调系数0.175、0.265,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一个包含三项1级指标, 21项2级指标和97项2级指标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为护理管理人员采取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 日常工作繁杂, 因此, 护理安全质量就成为其管理当中的重点, 但是还没有完整可以清楚的放映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临床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本文作者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 通过相关方法等来确定指标权重。现报告如下。
三维结构理论是各个国家构建一个临床护理治疗和相关理论的基础, 明确指出临床护理可以从临床护理过程、结构这几方面进行评价, 并且对其核心思想进行分析探讨。
2.1 指标初步拟定 在查找相关文献基础之上, 结合符合情况的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问题采取“柏拉图”进行分析,并且还要根据ICU科室的临床护理特点, 对其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及命名, 初步拟定一个联合某三级甲等医药的护理质量问题的柏拉图分析结果, 同时根据危重症护理的专科特征,由相关专家通过其原则, 对指标给予命名和分类, 初拟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的评级指标[1,2]。
2.2 指标筛选检查 采取函询法, 对其相关指标是否能够完全反映出其相关安全质量的核心, 其相关条目的设置有无问题, 表述有无错误等, 之后筛选检查其评价指标。
2.2.1 专家选择 本文研究采取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临床护理、医院临床质量管理以及护理管理3个领域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总共有32名专家最终完成两轮函询。
2.2.2 问卷调查 为了保证其问卷质量, 选取5名专家给予调查, 对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给以计算, 同时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调查给予不断完善, 进而完成第1轮专家问卷。另外, 第2轮函询是对上1轮的函询结果给予反馈, 并且咨询专家对指标的意见[3]。
2.2.3 指标筛选标准 对其采取界值法来筛选相关临床指标, 分别计算出相关指标条目的重要性评分, 即算术均数,满分比(Kj), 变异系数(CV), 当中算术均数、满分比界值: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界值:均数+标准差。规定3个判断尺度全部不符合界值标准的指标就会被删除[4]。
2.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5.0、yaahpv6.0给予数据录入、整理以及分析。采取最大值、最小值、均数、百分比、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等给予统计描述。
3.1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在以上临床研究当中, 其问卷回收率分别91.6%以及95.4%, 其有效率为100%。第1轮函询当中提出意见的专家共16名(50.00%);第2轮当中共7名(21.88%)。两轮函询当中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0.865、0.868。
3.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第1轮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为3.5~5.0, 第2轮函询评分均数在4以上。两轮函数满分比分比为36.0%~100.0%、31.5%~100.0%;标准差分别为0~1.153、0~0.748。
3.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第1轮函询结果显示, 变异系数在0.1以上的指标相对较多, 这表明其对部分指标评分协调程度较低, 对指标给予调整以后采取第2轮函询, 大部分指标变异系数在0.1以下, 表明其意见相一致。
3.4 指标体系和权重确定 建立一个包含3项1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以及终末质量), 21项2级指标和97项3级指标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1 函询结果可靠性 选取3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 最终32名完成两轮函询, 从专家职称和学龄来看, 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权威性。结果显示:其回收率分别为91.6%和95.4%, 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专家对本次研究的关心程度以及积极性相对较高[5]。
4.2 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 首先采取Delphi法由专家判断指标的重要性, 之后再采取层次分析法(AHP)采取yaahp0.6.0软件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CR), 同时给予检验, 比率CR值在0.1以下, 因此, 表明权重结果具有科学性以及客观性[6]。
4.3 终末质量指标 最终确定的终末护理质量2级指标作为发生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和院内感染的几率, 其权重分别为0.665、0.332。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其发生相关事件几率的三级指标当中, 使用药物错误、转运患者意外事件及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的权重占前三位。另外, 3级指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手术部位感染、导管血液流动感染以及尿管感染发生率[7]。
总之, 构建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及科学性, 为护理管理人员采取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1] 赵晓梅, 张秀英, 相锋.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16):1236-1238.
[2] 郭熙泱, 周卫.采用三维质量结构评价ICU护理质量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8):61-62.
[3] 张萍, 周玲玲, 高云翔.应用Delphi法建立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护理研究, 2010, 24(4):350-352.
[4] 黄秀凤, 赖敏贞, 许倩茹, 等.临床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护理研究, 2006, 20(28):2606-2607.
[5] 孙彩霞.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9):803-804.
[6] 钟梅, 谢间好, 陈仕娟.浅谈ICU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4):218-219.
[7] 张萍, 蒋雪妹, 周玲玲, 等.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10):28-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209
2015-04-09]
466000 周口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