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夏秋季小儿腹泻合并惊厥临床研究

2015-02-01 15:06:48孙英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8期
关键词:电解质婴幼儿病程

孙英红

32例夏秋季小儿腹泻合并惊厥临床研究

孙英红

目的 探究夏秋季节小儿腹泻合并惊厥的治疗方法, 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夏秋季小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 各1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段治疗, 改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积极营养补给。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改良组总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方法治疗夏秋季小儿腹泻合并惊厥临床疗效显著, 恢复快, 并发症少, 可于临床中推荐应用。

夏秋季;小儿腹泻合并惊厥;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小儿腹泻病(infantile diarrhea)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 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疾病,是世界上较为严重的在少儿时期发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发现, 其发病比例相当高, 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性的疾病, 全球每天将近2万人死于腹泻等类似疾病[1]。我们国家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 据相关资料研究发现, 儿童腹泻病年发病率不低于20%, 通常为5岁及其以下, 每个儿童年平均每年发病3.5次左右, 死亡率虽不高, 却也是值得重视, 平均约为0.51%左右。关于本病致病因素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进展, 因素有三个[2], 包括体质、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因此, 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病如果发现处理及时有效, 不会产生其他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 会引发其他疾病, 类似于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则较为严重, 可危及小儿生命。目前在临床上, 小儿腹泻病合并惊厥在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 同时惊厥也是儿科常见的急诊, 尤多见于婴幼儿。其病因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主要表现为肌群呈强直性抽搐, 特点是突发性, 在临床上也曾发现有的患者伴有意识障碍等现象。本院2012~2014年夏秋季收治的32例小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采用改良方法治疗发现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2014年夏秋季收治32例小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 各16例。其中对照组男9例, 女7例;年龄0.3~3岁, 平均年龄(1.2±0.5)岁;病程5~35 d, 平均病程(8.1±4.2)d。其中伴呕吐1例, 发热8例,伴有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5例, 轻度脱水3例,无电解质紊乱现象。改良组男8例, 女8例;年龄0.4~3岁,平均年龄(0.8±0.9)岁;病程3~40 d, 平均病程(10.3±4.2)d。其中伴呕吐及发热患儿9例, 伴有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下呼吸道感染6例, 脱水5例, 无电解质紊乱现象。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大便性状有改变, 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并结合细菌培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电镜检查等作出临床诊断。全部患儿均有惊厥, 一般惊厥时间≤4 min, 约为30 s~2 min, 持续时间短。

1.3 排除标准 伴有电解质紊乱现象, 或有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继续进食, 维持营养, 饮食得当, 合理调配;避免大肠、小肠内外感染发生;提高护理警戒、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严禁滥用抗生素。

1.4.2 改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积极营养补给,注重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改变饮食结构, 不到6个月婴儿可以采用牛奶加米汤或水稀释后喂养, 或用奶-谷类混合物来替代母乳, 对于患儿不能口服喂养者可采用静脉营养滴注, 如:2~3 g/(kg·d)脂肪乳, 或者2~2.5 g/kg复方氨基酸,或12~15 g/(kg·d)葡萄糖, 同时补充电解质及适量的微量元素。然后采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从外周静脉输入, 好转后可以口服者再改为口服。对于急性腹泻病患儿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现可以进食后应马上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 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充方案, 对于6个月以上的元素锌20 mg/d, 6个月以下的补充元素锌10 mg/d, 1个周期约10~14 d左右。而对于惊厥现象给予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 如地塞米松0.2~0.4 mg/(kg·次), 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同时给予20%甘露醇制剂(天津第二制药厂)1~2 g/(kg·次)的快速静脉滴注处理, 1次持续时间约为6~8 h, 必要时可同时选用速尿, 增强脱水效果。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小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治疗后便常规, 肠镜, 粪便隐血试验(OBT), 粪细菌培养,粪便显微镜检查的检查情况的指标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无稀排便现象, 未再次惊厥, 4周内脑电图恢复正常。见效:各项检查指标有明显改善, 大便次数基本恢复正常, 稀排便现象减少, 未再次惊厥, 4周内脑电图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效果者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见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良组患儿痊愈8例(50.00%), 见效7例(43.75%), 无效1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7例(43.75%),见效3例(18.75%), 无效6例(37.50%), 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一般来说, 夏秋季节是夏秋季节小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多发季节, 这主要与小孩未发育成熟的生理特点相关[3]。首先,未发育成熟小儿胃肠道杀菌能力很弱, 抵抗能力差, 分泌的胃酸少, 若进食饮料过多, 不加控制, 更加稀释胃酸, 胃酸对于病菌抗杀能力便大大减弱, 病菌入肠道后就极易引起腹泻的发生。其次, 消化酶种类在小儿的胃肠道中生成较少, 食物消化较大人成熟系统来说差, 消化不良发生率高;最后,对于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 营养需求大, 相应的带给肠道的负担也就相应的加重, 此情况下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的几率也就更多。再者, 特殊的季节问题, 温度升高后, 病菌繁殖较多,这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惊厥的发生时与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密切相关的, 幼儿的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全, 绝缘和保护作用差, 在一定的刺激下, 此条件的免疫功能低下, 兴奋冲动消失快, 易感染而致惊厥。

总之, 采用的改良方法治疗秋季节小儿腹泻合并惊厥临床疗效显著, 恢复快, 并发症少, 可于临床中推荐应用。

[1] 张国来, 孙佃军, 李江苏.婴幼儿腹泻伴惊厥152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 2013, 12(19):57-58.

[2]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1294.

[3] 应灵晶, 王传光.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14(5):137-1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117

2015-03-27]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儿内科

猜你喜欢
电解质婴幼儿病程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40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电源技术(2015年9期)2015-06-05 09:36:06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