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芸 李志坚 李晓红
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盖芸 李志坚 李晓红
目的 观察对阴道分娩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680例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0例, 观察组实施产后出血预防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产后出血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19例, 出血率5.59%, 对照组产后出血50例, 出血率14.71%,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情况的发生, 保证产妇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 h内失血量超过400 ml或24 h内阴道出血超过500 ml[1], 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产后出血来势凶猛, 短时间内的大量失血使产妇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时间过长会引起脑垂体缺血性坏死, 导致严重的脑垂体功能减退[3], 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临床上应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除了给予有效措施干预外, 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有助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本文就2012年7~12月来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6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7~12月收治的680例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小22.3岁, 最大35.1岁, 平均年龄27.2岁;孕周最短37周, 最长40周, 平均孕周39.6周;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小22.7岁, 最大34.8岁, 平均年龄27.4岁;孕周最短36周, 最长40周, 平均孕周40.1周;两组产妇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整个产程观察处理按妇产科常规护理, 根据产妇的宫缩情况0.5~1 h观察1次宫口、胎心变化, 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胎儿娩出后正确剥离胎盘, 检查胎盘大小, 是否有胎盘、胎膜残留,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产后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等。观察组:主要从产前、产时、产后及急救护理四个环节做好护理工作。①产前护理:产妇入院后详细询问产妇病史和妊娠分娩史,正确评估胎儿情况, 对高危妊娠者做到早诊断、早处理、早护理。②产时护理:产时护理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等3大方面进行护理[4]。心理护理:护士以热情的服务态度接待每一位产妇, 了解产妇的心理, 耐心的为产妇讲解分娩过程, 并根据产妇心理变化、文化层次适时地、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增强产妇分娩信心, 消除因产妇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引起的宫缩乏力,降低难产率。饮食护理:产妇入院后, 护士跟产妇讲解进食在整个产程中的重要性, 鼓励产妇多进食高热量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液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稀饭、鸡蛋、巧克力、面条等食物。对进食少或阵痛时呕吐、出汗多、尿少或产程进展缓慢者应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B和C等,防止发生尿少、肾功能衰竭等现象, 影响生产。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对产妇全面查体, 了解产力、产道、胎儿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如产程超过正常时限,对因处理, 决定分娩方式[4]。分娩期:a.第一产程, 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消除产妇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 为产妇提供安心舒适的分娩环境。b.第二产程, 要熟练掌握助产技术并指导产妇正确屏气和使用腹压, 宫缩间歇时停止用力, 抓紧休息, 保存体力, 避免用力过猛使胎儿头部娩出时过猛而引起软产道损伤。c.第三产程, 不可过早牵拉脐带, 避免出现胎盘部分剥离、脐带断裂。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如发现胎盘胎膜缺损, 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③产后护理:产妇分娩后需在产房监护2 h, 重点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并每隔20 min左右按压宫底1次,挤出宫腔内血块, 以促进子宫收缩, 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胧。视情况保持静脉通道, 充分作好输血及急救的准备[5]。④抢救护理:产妇分娩后若出现出血情况, 应立即寻找出血原因并组织相关人员抢救。抢救过程中尽量不搬动患者, 做好各种检查和交叉配血准备。同时, 要注意产妇自觉症状, 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采用容积法测量产妇产后2 h以及24 h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出血19例, 出血率5.59%, 产后2 h出血量为(86.22.15.76)ml, 产后24 h出血量为(146.58±22.10)ml;对照组出血50例,出血率14.71%, 产后2 h出血量为(143.96±23.87)ml, 产后24 h出血量为(245.16±35.25)ml,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大量失血可使产妇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者危害产妇健康, 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临床上传统的护理方法目标不够明确, 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知识, 因而产妇得不到系统、全面的护理。本文研究表明,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妇出血情况的发生及出血量, 有助于产妇顺利安全分娩, 值得临床推荐。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35.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0-224.
[3] 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3.
[4] 李爱英, 宋继芳.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内蒙古中医药.2010(14):139-140.
[5] 王朝松, 赵变歌.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1-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90
2014-10-08]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产科(盖芸李晓红), 检验科(李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