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峥嵘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峥嵘
目的 分析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8例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 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急救的时间, 开始专业治疗的时间以及致残率与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从呼救到入院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能够有效缩短对患者的救治时间, 减少致残与病死的发生,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脑卒中是一种脑功能缺损的急症, 病情凶险, 起病急,发展迅速, 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 而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促进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是为特殊患者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 其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最佳质量的护理服务, 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资源浪费[1]。本组研究对89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探讨了其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178例脑卒中患者,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确诊,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排除标准:尿失禁, 或者有既往尿失禁史者;患其他脑部疾病者;恶性肿瘤、严重贫血、急性期脉或静脉溶栓、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其中男121例, 女57例;年龄42~88岁, 平均年龄(57.2±12.6)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13分, 平均评分(6.8±2.3)分;类型:出血性脑卒中41例, 缺血性脑卒中137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生脑卒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8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院前急救护理, 当接到120呼救的电话后, 即刻派遣救护车前往。到达现场后初步评估患者的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评估完成后做好患者的呼吸护理, 并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将患者迅速、安全的送达医院。
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①在救护车赶往现场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主动拨打电话者询问患者的病情, 包括发病时间、病史、意识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等。并在通话过程中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包括让患者平卧、对头部冰敷、语言沟通使患者镇静等。②在救护车赶到现场时, 立即检查患者瞳孔与意识, 测量其生命体征。在得到测量结果后, 运用GC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病情, 将>8分者直接转入到医院, <8分者实施吸氧、吸痰、冰敷与降颅内压等急救护理措施,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医院。③在运转患者过程中, 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 跟进吸氧,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同时与院内医护人员取得联系, 说明患者的具体病情, 使医护人员做好急救措施等准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从120呼救到医院的时间、呼救到开始专业治疗时间、致残率、病死率。致残率为因脑卒中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时间为(19.5±8.6)min短于对照组的(24.3±11.3)min(t=3.19, P=0.0017<0.01)。观察组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为(33.5±12.8)min短于对照组的(42.2±12.0)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 P=0.000<0.01)。
2.2 观察组致残48例, 占53.9%;对照组致残62例, 占69.7%;观察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7例(7.9%), 对照组病死16例(18.0%),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的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根据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 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增病例在200万左右, 而病死率则高达75%, 致残的患者超过66%并且为永久性残疾[2]。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 最为常见的为缺血性脑卒中, 其发生比例是出血性脑卒中的3倍, 并且治疗时间仅为3~6 h, 而临床实践发现,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3]。因此, 加强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脑卒中患者发病时, 如果在场的家属能够积极有效的给予患者急救措施, 则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而现实是许多患者家属并不具备必要的脑卒中急救常识, 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本院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当接到呼救派出救护车赶往现场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与呼救的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 让患者家属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一方面防止患者家属干预措施的错误性, 另一方面确保患者在救护车赶到前存有生命体征, 进而促进患者的预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GCS评分对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情况进行评价, 进而针对性的给予护理措施, 并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医院[4]。
综上所述,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能够有效的缩短对患者的救治时间, 减少致残与病死的发生, 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2):88-89.
[2] 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8):41-43.
[3] 潘青.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延边医学, 2014(28):119-120.
[4] 谭承雯.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21):54-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86
2015-06-08]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