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观察

2015-02-01 16:19姜春玲原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凝血酶肝素冠脉

姜春玲 原佺

低分子肝素治疗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观察

姜春玲 原佺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结果 患者治疗前凝血酶时间为(36.2±4.3)s, 纤维蛋白原为(3.9±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3.9±42.3)×109/L。治疗后患者凝血酶时间为(35.3±3.4)s, 纤维蛋白原为(3.8±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2.5±42.4)×109/L。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改善显效26例, 有效1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 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积极的常规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为其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

低分子肝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凝血指标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比较常见, 治疗方法主要为溶栓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本院在开展临床诊疗工作中,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在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5例, 女23例, 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62.3±4.2)岁。所有患者均满足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疗相关标准[1,2], 且均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患者入选标准:初次患病者;年龄≤80岁者;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低分子肝素钙过敏者;血小板严重减少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部分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 必要时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与此同时, 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0.4 mg/次, 2次/d, 治疗5~7 d。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时间均为30 d, 若治疗期间发现大量出血患者, 可暂时为其中止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 并做好详细统计学分析。其中凝血指标包括实验室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判定标准为:显效:心电图显示,患者心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或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之下;有效:心电图显示, 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 且ST段明显降低, 但未降至正常范围之内, T波直立或变浅, 传导阻滞情况得到改善;无效:不能满足上述情况。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凝血酶时间为(36.2±4.3)s, 纤维蛋白原为(3.9±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3.9±42.3)×109/L。治疗后患者凝血酶时间为(35.3±3.4)s, 纤维蛋白原为(3.8±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2.5±42.4)×109/L。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心电图改善显效26例,有效1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达到93.75%。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主要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其中低分子肝素钠由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 能够有效抑制Ⅹa因子活性, 增强细胞因子自主修复能力, 可促进受损神经元自主修复。低分子肝素通过皮下注射, 具有易吸收、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可发挥良好抗血栓效果。对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可发挥持久抗凝效果[4]。此药毒副作用较小, 出血危险性显著低于其他抗凝药物, 能够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安全性较高。同时,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减小血管阻力, 扩张受到抑制的冠状动脉, 增加血流量, 减少心肌耗氧量, 进而不断改善内皮功能, 发挥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作用。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积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凝血酶时间为(36.2±4.3)s, 纤维蛋白原为(3.9±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3.9±42.3)×109/L。治疗后, 48例患者凝血酶时间为(35.3±3.4)s, 纤维蛋白原为(3.8±0.3)g/L, 血小板计数为(202.5±42.4)×109/L。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为显效26例, 有效1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达到93.75%。本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3,4], 说明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水平和冠脉血流灌注情况, 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患者良好预后。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 冠脉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 临床在为其提供诊疗时, 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采取对症治疗, 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安全性。

[1] 杜东阳.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5):119-120.

[2] 黄旺, 陈喜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12(15):167-168.

[3] 张忠锋, 刘阳贵.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4(31):18-19.

[4] 程光辉.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国农村卫生, 2015, 30(16):632-6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98

2015-06-23]

116400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凝血酶肝素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