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2015-02-01 13:15:27杨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肺心病典型心绞痛

杨珂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杨珂

目的 研究分析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5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且根据经验总结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之后, 50例患者虽然还存在胸闷、气短现象, 但是在生命体征达到正常标准之后, 全部出院。其余8例的患者死亡。结论 需要深入的分析患者的病情, 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积极控制感染以及预防感染, 根据实际情况用氧, 同时进行科学的溶栓护理干预。

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观察;护理干预措施

肺心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且肺心病患者非常容易产生严重并发症, 因为患者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差,在临床上, 一般为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1]。所以,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女26例, 年龄最小56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68.00±15.21)岁。超过60岁的患者42例, 60岁以下的患者16例。研究对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具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浮肿、颈静脉怒张、肺水肿、干湿性啰音以及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全部的研究对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其病情不断加重, 病情变化速度也快。经过检查显示, 心绞痛不典型比典型患者多, 并且具有很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 心肌缺血受损严重, 甚至出现心肌梗死。所有患者的合并症有以下几种:全心衰竭、典型心绞痛、不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左胸导联缺血型ST-T改变、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其中合并全心衰竭21例、合并典型心绞痛6例、合并不典型心绞痛12例, 合并心肌梗死5例、合并心律失常44例、合并左胸导联缺血型ST-T改变32例、合并急性肺水肿8例、合并呼吸衰竭12例。

1.2 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低浓度、持续性、低流量的氧气吸入,氧流量保持在1~2 L/min,氧浓度保持在27.5%左右。详细的治疗方法为抗感染治疗, 使用一定剂量的利尿剂, 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小剂量保钾以及排钾利尿剂。根据实际情况间歇使用。如果患者出现全身浮肿、无尿或者是伴有合并急性肺水肿时,需要短期应用小剂量静脉用强心以及快速利尿剂。在使用血管扩张剂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药剂的使用。如果治疗之后, 病情没有得到好转或者是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 需要进行相应的强心治疗。如果患者无严重肾功能不全就可以口服一定剂量的地高辛。在此过程中, 要注意患者的补钾。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疾病, 就要进行相应的抗高血压治疗, 有利于减轻左心功能不全。如果患者伴有冠心病, 就需要强化扩张冠状血管, 不断改善心肌供血以及心肌营养等。

2 结果

5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00±16.23)d。经过治疗, 50例患者虽然还存在胸闷、气短现象, 但是在生命体征达到正常标准之后, 全部出院, 其余8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 之后进行随访, 确认死亡。

3 讨论

3.1 观察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心电监护 患者因为长期缺氧, 造成心肌对缺氧耐受性不断增高, 并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疼痛敏感性明显下降, 所以典型心绞痛较为少见,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心前区胀痛、闷痛现象[2]。所以需要定期的测量患者的脉搏以及血压, 尤其是在硝酸甘油滴注工作开始的时候, 需要每隔5~10 min测量1次, 根据患者脉搏以及血压的测量数据来决定适当的滴注速度, 使患者的血压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保持稳定, 借此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可能会是发生心肌梗死, 时刻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情况, 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存在紊乱现象, 并且观察ST-T段有无动态改变情况, 有利于提升治疗的效果。

3.2 干预措施 ①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送痰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的选择需要充分分析实际情况。痰培养的办法有很多, 一般会选择经口常规培养方法, 这个方法简单、无创伤、易行,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那就是非常容易感染, 可靠性不强。所以需要认真操作每一个环节, 保持工作的准确度。指导患者晨起刷牙,清除鼻腔以及口腔的分泌物, 用冷开水漱口, 深吸气之后咳痰, 第1口痰不取, 将患者的第2口痰咳入无菌瓶内, 之后送检。②患者非常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孤独以及失眠等不良情绪, 直接影响到整体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3]。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 安慰患者的时候, 要充分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特征, 跟患者进行交流, 找到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还要将病情、家庭、社会等话题带到跟患者的交流中去。还要主动跟患者接触, 定期巡视。想要消除患者的心理矛盾就需要转变消极因素, 不断增强患者跟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 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医生及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借此提升治愈率。即, 医生及护理人员需要深入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积极控制感染以及预防感染, 按照实际情况用氧, 同时进行科学的溶栓护理干预。

[1] 张华.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观察和护理.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0(12):159-160.

[2] 张青.6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黑龙江医学, 2011, 29(11): 624-625.

[3] 武婷,贺明,邓莹,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1(10):34-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151

2014-09-28]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特需二病区

猜你喜欢
肺心病典型心绞痛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3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2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