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2015-02-01 13:15:27郑言利宁彩芳聂明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腹腔腹部外科

郑言利 宁彩芳 聂明斐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郑言利 宁彩芳 聂明斐

目的 总结腹部外科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88例患者均留置有腹腔引流管, 在妥善固定的基础上再加以引流液的观察、引流袋的更换、保持引流管引流的有效性、加强引流标识管理, 同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8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落。结论 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 在腹腔内手术野的下方放置引流管, 将渗出液、脓液等引流出体外, 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防止感染扩散和腹腔脓肿形成, 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 减少炎症的发生[1], 同时可以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对于腹部外科的患者,引流管道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康复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做好引流管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2]。现将本科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科于2014年1月1日~6月30日进行各种腹腔手术且留置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88例, 其中男56例, 女32例, 年龄16~78岁, 引流管留置时间2~30 d, 均采用本科制定的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未发生一例引流管脱落。

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1 妥善固定 术后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道是保证引流管通畅的有效措施[3]。加强病房巡视, 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 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 定时挤捏引流管, 防止阻塞。引流袋的固定高度一定要低于腹壁戳孔的高度, 防止引流液返流导致逆行性感染。指导患者变换体位时, 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避免牵拉甚至误拔引流管[4]。对于需要腹带的患者, 在使用腹带时一定要避开引流管, 为活动留有余地, 以防因活动而导致管道脱落。

2.2 引流液的观察 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注意引流液的逐日变化趋势, 若引流液突然增多且为血性, 要警惕腹腔内出血;若引流液突然减少, 伴患者腹痛、发热时要警惕瘘的出现, 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

2.3 引流袋的更换 本科采用抗返流引流袋连接于腹腔引流管, 能有效降低逆行感染的发生率。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首先夹闭引流管后分离引流袋和引流管, 然后用棉签由内向外消毒引流管的内口、外口, 最后连接无菌引流袋, 轻轻挤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更换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2.4 保持引流管引流的有效性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采取半坐卧位, 以利于引流液的顺利排出。腹腔引流管被动引流时容易被组织包裹或血凝块堵塞[5], 所以一定要定时挤压,挤压时一手用力握住远离腹腔引流管10~15 cm处, 使引流管闭塞;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及大鱼际肌肉用力挤压靠近腹腔段引流管;然后两手同时松开, 如此反复操作, 腹腔积液即自行排出[6]。也可采用定期冲洗、注入空气或转动引流管等方法, 以保证引流管不堵塞[7]。

2.5 引流管标识的管理 本院采用的是背面有黏性的褐色长条形标签, 上面有管道名称、时间、长度。填写完整后对折贴于引流管道醒目的暴露位置, 利于护士快速、正确的分辨管道。

2.6 指导患者的配合 患者的配合是保证腹腔引流管能够妥善固定的前提。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 告知其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和作用, 让其了解腹腔引流管的重要性;对于神志不清、烦躁、不能合作的患者, 一定要给予约束带约束肢体,防止其拔除引流管。

3 基础护理

3.1 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每日及时更换, 在引流管周围皮肤涂一层氧化锌软膏[8], 防止伤口皮肤感染。

3.2 落实生活护理 禁食期间口腔护理2次/d, 会阴擦洗2次/d, 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2次/d, 为患者洗头、擦澡, 2次/周, 保证患者的清洁舒适, 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3.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3 d内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和尿量, 当腹腔内有出血时, 会出现脉搏细数, 出血增加到一定量时, 患者表现为烦躁、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应立即通知医生, 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利于快速输血或用药。

4 心理护理

患者对腹腔引流管的知识缺乏和管道的不良刺激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原因, 甚至个别患者和家属出现急躁、绝望的心理, 因此护士要多和患者、家属沟通, 做到事事沟通、时时沟通, 让他们对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管道刺激影响到休息的患者, 夜间要给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必要时和医生沟通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质量。同时多多给予鼓励、支持, 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促使患者能够从被动接受护理变为主动寻求护理帮助, 促进早日康复。

5 小结

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的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技术,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道, 监测引流液的情况, 保持引流的有效性, 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1] 王文生, 刑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当代护理, 2009, 16(7):96-97.

[2] 丁桂兰, 颜桂芳.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14):110-111.

[3] 陈水茹, 高利云.用3M软纱布外科胶带固定引流管.护理研究, 2005, 19(10):1995.

[4] 张希, 唐美蓉.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8):693.

[5] 刘秋洁, 蔡琳.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和护理.黑龙江医学, 2005, 29(6):465.

[6] 杨国红, 于立杰.1例腹外伤外置多根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 2011, 11(5):2112-2113.

[7] 唐招存, 尹幸福.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266-267.

[8] 柴惠红, 刘国群.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结肠瘘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12):931-9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140

2014-09-09]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言利

猜你喜欢
腹腔腹部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五指山小型猪腹腔粘连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