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
160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张俊芳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 观察察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0.5、1、2 h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分别31.3%、63.8%和86.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33.8%和61.3%, 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以后4周内死亡率分别为6.3%和8.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 再通时间也能够前移, 而且安全可靠, 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在突然之间出现完全的闭塞, 导致心肌出现缺血或者坏死等病理的急性改变, 以剧烈的胸部疼痛、心电图与心肌酶的动态变化作为临床主要特征, 具有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应及时开通出现梗死的相关冠状动脉, 重建心脏血运, 以达到挽救濒死心肌,并限制心肌梗死的范围, 防止心肌梗死的延展,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死亡率的目的[1]。2012年7月~2014年6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院采用瑞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全部符合标准的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观察组患者男5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58.5±2.2)岁, 发病至溶栓进行治疗的时间0.5~6 h, 平均时间(3.41±0.59)h。对照组患者男53例, 女27例, 平均年龄(62.1±1.4)岁, 发病至溶栓进行治疗的时间0.5~6 h, 平均时间(3.28±0.69)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以前均急查血常规和凝血、心肌酶谱以及肝肾的功能等, 常规性记录18导联心电图, 并且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0.3 g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 将尿激酶 100万U溶于浓度为5%葡萄糖100 ml中, 30 min内结束静脉滴注。对于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 采用静脉推注10 MU瑞替普酶, 时间3~5 min;30 min后再滴注1次。两组患者在溶栓后均给予相同的处理,如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毗格雷片口服, 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1.3 观察指标 认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开始以后0.5、1、2 h冠状动脉的再通率, 并计算和对比两组治疗4周内的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0.5 、1、2 h 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分别31.3%(25例)、63.8%(51例)和86.3%(69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12例)、33.8%(27例)和61.3%(49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以后4周内的死亡率分别为6.3%(5例)、8.8%(7例),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需要争分夺秒, 在早期, 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是关键, 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 防止心室出现重构, 改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目前, 在国际上公认的溶栓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时间窗”是在发病以后6 h内, 并且出现梗死相关动脉血管的再通率, 同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
药物瑞替普酶主要是通过赖氨酸的结合部位和纤维蛋白特异性的结合, 在局部激活纤溶酶原, 并且将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迅速分解成为可溶性产物。由于药物瑞替普酶和血栓的结合相对松散, 可以明显提高对于血凝块的穿透能力, 从而增强药物溶栓的能力。孙喜平[2]的研究报道认为,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 h内, 如果实施静脉溶栓治疗, 其临床效果与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当。
本项研究对于观察察组患者静脉溶栓采用药物瑞替普酶, 而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尿激酶, 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31.3%、63.8%和86.3%,全部高于对照组的15.0%、33.8%和61.3%(P<0.05), 表明药物瑞替普酶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效果要优于药物尿激酶。同时, 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0.5、1 h 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分别同对照组静脉溶栓1、2 h的再通率相似, 这和赵广智[3]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另外也表明应用药物瑞替普酶在静脉溶栓冠脉的再通, 与应用药物尿激酶患者对比, 最少提前0.5 h。
综上所述, 瑞替普酶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给药方便快捷, 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 并发症发生的率低,属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高效且安全的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辉, 左鹰, 张丽坤.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23(5):312.
[2] 孙喜平.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当代医学, 2013, 19(8):48-49.
[3] 赵广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3, 17(2):3081-308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32
2015-04-02]
474550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