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自主 引方向 搭平台
——骨干教师培养及作用发挥的实践与思考

2015-02-01 04:23林传忠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6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讲座实验

林传忠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3)

一、骨干教师培养与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

骨干教师是教师当中的优秀群体,评选骨干教师的目的:一是为优秀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与机遇;二是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教师群体发展。百年大计在教育,教育大计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及作用的发挥,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骨干教师培养与作用的发挥上却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不到位

骨干教师管理制度的制定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去落实。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很重视骨干教师的选拔,但等到骨干教师身份确认之后,就较少去关注骨干教师后继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因“管”不到位,时间一长,骨干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失去了当时积极进取、示范引领的意识,同时因为失去自我要求与再历练的机会,骨干教师在教学及研究等方面也逐渐失去引领示范的能力,蜕变成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管理上的缺失,不仅浪费了评选时的精力、物力,贻误了一批优秀教师的成长,更可怕的是降低了教师们对“骨干教师”这个荣誉含金量的认同度,对之失去本应有的敬重与追求。只评不管,严重背离了评选骨干教师的初衷。

(二)“用”不到位

现在,部分地区对县区以上骨干教师管理与使用是规范且严格的。要求县区以上骨干教师每学年要区级送教一次,开区级以上公开课一节,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年度考核就不能通过。这个要求看似不高,但实施起来还是存在明显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区的小学数学教师200人,按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15%的比例,就有30位骨干教师,每位教师每年要完成2项内容,30人就要完成60项内容。每月开展1次教研活动,一学年正式上课时间大约10个月,能开展10次活动,每次活动安排2项内容,也就是20项,这与骨干达标的要求标准60项相差甚远。但如果真能提供30场次的活动,那每个月就要开展3次区级活动,要开展活动就要有教师参加,这样频繁的活动,会使一线教师觉得很累。骨干教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愿望与现实可发挥作用的平台缺乏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骨干教师如何“用”到位也是一个难题。

二、具体解决措施

针对骨干教师“管”不到位、“用”不到位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得出“重自主、引方向、搭平台”等三个措施,实践成效明显。

(一)重自主

将区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按一定人数分成一个小组,具体人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们的做法是:以湖里区大部分学校本学科教师数作为参考,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每组骨干教师下校听课时,能实现一对一的听课指导。每组选出一位有组织能力且有学校教研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组长,建立骨干群,建立通讯录。建立骨干教师组之后,每次活动由组长组织,提高骨干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

(二)引方向

每位骨干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为此,要求每位骨干教师认真分析自我,确定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然后填报相应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每位骨干教师就抓住确定的内容深入研究,只要有公开教学或培训活动,就上某节课或某个讲座,公开教学或讲座后,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与建议,然后进行修改与完善,写出教学反思。随着研讨次数的增加,骨干教师公开课或讲座就越来越好,这样的过程可谓是精益求精。经过这样的过程,每位骨干教师都形成了有深度研究的课题或讲座,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只要一提起某节课(或讲座)就想起某位骨干教师,提起某位教师就想到某节课(或讲座)。

表面上看,骨干教师只是在研究某节课或某个讲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就自然形成了对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法选择等方面的深度理解与把握,这些经实践形成的感悟及能力,逐渐积淀成骨干教师的教学素养,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内容的教学之中,从而促进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引导骨干教师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对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搭平台

骨干教师进行分组,在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要为骨干教师搭建发挥作用与自我成长的平台。我们为骨干教师提供了以下平台:

1.送教平台

骨干教师要发挥作用,除了在本校进行示范引领之外,还要把自己优秀的教学经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播与示范。送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先由各组骨干组长确定送教的教师、内容及时间,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来统一确定被送教的学校,确定之后,告诉组长,之后的事就由组长与被送教的学校联系与实施。区学科教研员参与他们的活动即可,一般不做过多的干涉,旨在培养骨干教师小组的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送教活动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节课被送教的学校所有该学科的教师都上课,骨干教师与被送教的学校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听课——每次去之前,都要先了解被送教学校该学科的教师数,如果一个组的骨干教师不够用,就从其他组抽调,保证被送教学校每位该学科的教师都能被听到课;第二节课由送教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第三节课骨干教师与被听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坦诚交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第四节对送教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或讲座)进行评议,送教骨干教师听取建议,活动后积极反思,修改教学设计(或讲座),使之不断完善。组长则负责检查被送教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学常规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及建议即时反馈被送教学校领导,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学科教学。

活动之后,送教组长要及时收集以下材料,并发给学科教研员:送教骨干教师的教案、课件及反思;各位骨干教师听课后交流的材料;活动的照片;活动简讯(200字左右,配上图片,于送教后的第二天发送)。

这项活动从开展以来,一直深受基层学校和骨干教师的欢迎。

深受基层学校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坦诚帮助教师。这样的活动给教师的压力不大,一位教师只有一位骨干教师听课,所以不会太紧张,且骨干教师是本着帮助的态度来的,他能切实给予被听课教师有价值的指导,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给学校“会诊”。这样的活动相当于对全校本学科教师进行了一次“会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效促进学校本学科教学更健康、更高效地发展,学校当然是欢迎的。

深受骨干教师欢迎的原因也有两个方面:

一是给平台。锻炼的平台对骨干教师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每次送教的过程中,无论是承担送教任务的骨干教师,还是参与活动的骨干教师都有收获。当然,承担送教任务的骨干教师任务是最重的,但收获及成长也是最大的:一是积累了经验,二是收获了建议。承担送教任务的骨干教师在听取各位骨干教师的评析之后,对已完成的公开课(讲座)进行反思、改进,这节课(讲座)就越来越完善,几次之后,就可以形成“拳头产品”。对于参与活动的骨干教师也是一个发挥作用及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指导帮助了教师,所有骨干教师都会产生强烈的自我价值认可与自信,这对强化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听取送教骨干教师的课,这也是一种学习。

二是给证书。对承担送教任务的骨干教师给予区级公开课的证书,这是很重要的。有了证书,骨干教师成长就多了一块“砖”,在后续更高一级的骨干教师评选及职称晋级上就更加有优势。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已经优秀才被认定为优秀,而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把他们引到成为优秀的路上来,这样他们才会越来越优秀。

因送教没有次数的限定,且分成小组开展,参与面广,通过送教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骨干教师“用”不到位的问题。

2.教改平台

湖里区从2007年开始推行“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教改实验,当时只有蔡塘学校1所学校施行,2009年有4所学校,到目前有12所学校,教改实验已形成了区域推进之势。教改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教师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而不是讲授者、灌输者。在此项教改实验中,骨干教师是教改实验推进的中坚力量。

(1)编撰《导学与反馈》

在教改之初,因需要编拟《导学与反馈》(即导学案)。《导学与反馈》是学生先学的导学提纲,它与教案的设计不同,教案的重点在于设计教师是如何教,把教学流程弄清楚,把重点、难点讲清楚,基本上就可以了;而学生学习的提纲,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提纲的引导自学教学内容,这就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能力,所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困难,为此,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进行集中编写。骨干教师们利用假期,把《导学与反馈》编写好,然后发给各实验校,备课组再进行“二备”,实验教师再“三备”,这样就在学习材料上为教改实验提供了保证。

(2)参与课堂实践

湖里区教改实验能实现区域推进,得益于历届的教改汇报会活动的开展。从2009年至今,我们举行了八届教改汇报会。每次教改汇报会都由一所或几所学校承担,每次汇报都要提交现场课及公开课,我们骨干教师常常担任现场课任务,较好地呈现学校教改实验的成果,引导激励着全区实验学校及教师前行。

(3)成立专家团队

对教改的指导,我们除了深入教改实验校进行指导之外,还通过开展教改实验月研讨活动,集中解决教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何把先学后教的理念及策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实验的教师还是觉得有很多困难,而且细节方面很多,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影响实验教师开展具体的课堂教改实践。要解决这些具体而微的教改问题,就要投放大量的人力,而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人员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及时解决全部实践教师的细节问题。为此,我们发挥骨干教师团队作用,成立了教改专家团队,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教改实验校进行听课指导。每位骨干教师通过听课、互动,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教改实验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具体问题的发现与整改、细节问题的处理等,通过骨干教师团队下校指导,对实践教改的教师来说,帮助很大,效果明显。同时,骨干教师在指导各校教改实验时,也吸收了教改实验学校教师的有效做法,成长了自己。

3.带教平台

近几年,湖里区因办学规模增大,学校数量增加,从2008年以来招聘了大量的新教师。指导新教师是一项既重要又繁重的工作。为此,我们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团队作用。我区对新教师的指导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二是骨干教师一对一带教指导;三是区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跟踪指导。在骨干教师一对一带教指导中,要求每位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每月相互听课两次,这样新教师除了本校教师指导外,还有骨干教师的带教,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到了常态化,再加上学科教研员的跟踪指导,新教师在教学初期就能得到规范的指导,保证了他们在从教之初就不走错路,不走弯路。新教师能健康成长,骨干教师的带教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骨干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我们坚持发挥作用与激励成长并重,成就他人与成就自己共融。既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为他们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与机会,让骨干教师能培养学生、成长他人、成就自己,实现多赢。▲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讲座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做个怪怪长实验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