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梁柱平
荧光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彭静 梁柱平
目的 探讨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190例拥有视力问题的糖尿病患者, 首先进行常规眼底检查, 再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 经过常规检查.190例患者中.129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67.89%;经荧光造影检查.190例患者中.173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91.05%, 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荧光造影检查的173例患者病变情况, 其中53例为增生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30.64%.42例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24.28%.36例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20.81%。结论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早期病变,病变检出率高, 分期准确, 对于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诊断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 对患者全身各脏器及组织血管都会产生严重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微血管病变, 主要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明显特征, 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眼部并发症[1,2]。据统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49%~55%, 是引起患者致盲的四大眼病之一[3]。为有效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目前主要采取的防治策略是加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 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发病初期由于视功能未受明显影响, 往往不易察觉, 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则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患者视网膜血管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从而反映出患者微血管瘤、眼底新生血管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临床病理过程, 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4,5]。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分析1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研究探讨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因视力问题而到本院眼科进行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90例, 其中男112例(198只眼), 女78例(124只眼),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5.3±10.2)岁;病程6个月~15年, 平均病程(5.62±3.48)年。
1.2 方法 首先对190例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主要包括常规视力检查、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等, 记录检查诊断结果。然后对190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具体方法为:造影检查仪器选取日本KOWA眼底荧光照相机, 造影剂为10%荧光素钠注射液。首先取荧光素钠注射液0.5 ml, 加入4.5 ml无菌等渗盐水进行稀释, 缓慢注入患者肘前静脉进行过敏试验, 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观察10 min后, 如患者无不良反应, 可将剩余10%荧光素钠注射液2.5~3.0 ml于10 s内快速注入患者肘静脉, 注射开始后进行连续拍照, 双眼连续交替拍摄, 静脉完全充盈后, 改为间断拍摄, 观察15 min。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依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国内DR诊断标准[6]:Ⅰ期, 患者眼底表现为微动脉瘤合并小出血点;Ⅱ期, 患者眼底表现为存在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Ⅲ期, 患者眼底表现为棉绒斑或出血斑;Ⅳ期, 患者眼底表现为较明显的新生血管或玻璃体出血;Ⅴ期, 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Ⅵ期患者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常规检查.190例患者中.129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67.89%;经荧光造影检查.190例患者中.173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91.05%, 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分析荧光造影检查的173例患者病变情况, 其中53例为增生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30.64%.42例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24.28%.36例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20.81%。25例为糖尿病性黄斑病变, 占14.45%.17例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占9.8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临床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及血糖变化等情况有关[7,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 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血管病变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措施, 是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 减少患者致盲率的关键[9]。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临床中诊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法, 对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荧光素注入患者血液, 然后借助滤光片收集荧光素在患者眼内循环中所形成的荧光信号, 进而记录患者眼底的动态变化。当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功能出现异常,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够快速捕捉到相应的荧光素信号, 并且反映出病变的区域及程度等, 从而及早发现初期的视网膜病变[10]。
本次研究中.190例患者经过常规检查显示129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67.89%;经荧光造影检查显示173例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变检出率为91.05%,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类型方面, 经荧光造影检查.173例患者中53例为增生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30.64%.42例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24.28%.36例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占20.81%。由此可见, 采用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能够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 并对病变程度进行准确分期, 及时发现增生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早期病变, 病变检出率高, 分期准确, 对于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马丽琴.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具体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72-73.
[2] 刘是, 邢淑惠.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5(7):969-970.
[3] 廖琳, 旷琳, 彭晟, 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0(2):392-393.
[4] 武莉莉. 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分析.北京医学.2013.18(4):318-319.
[5] 谷成胜, 沈勇, 肖贤柳. 数字化眼底彩照及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2.16(34):142.[6] 王小艺, 陈子林, 钟凯人, 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1.24(8).31-32.
[7] 罗向霞, 陈浩, 胡峥, 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18(16):112-113.
[8] 阳桥生, 荣德彦, 唐柳松, 等. 直接检眼镜、7方位眼底彩色照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中的相关性研究.临床眼科杂志.2010.25(6):498-501.
[9] 张昱, 吴红, 阎晓然. 浅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诊治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中国医学创新.2009.14(28):43-44.
[10] Malin L R, Rebecca Broe, Ulrik Frydkjaer-Olsen,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7-field retinal photos and non-mydriatic, mydriatic and mydriatic steered 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for assess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5.29(1):99-10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81
2015-08-19]
527300 云浮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