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2015-01-31 21:18杨义菊
职教通讯 2015年26期
关键词:途径素质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杨义菊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了一个严重的误区,沦为一种“人力”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把“育人”等同于“制造工具”,只培养“人力”或“劳动力”。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现状;途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杨义菊,女,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职业教育、区域旅游、旅游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50年代,我国效仿苏联,实行文理分家,强调专业教育,淡化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模式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颇与不足。到了80年代,为了挽救失落的人文教育,找回失去的“人”,我国兴起了人文教育运动。1995年,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试点阶段,并确立清华、北大、华中理工大学等52所院校作为试点,并将文化素质教育逐渐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领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1998年,教育部决定撤销试点,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与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为了避免出现只懂科学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的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学技术缺乏科学素养只能侈谈人文的“边缘人”,当前的高职教育必须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素质

经过专家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对素质的内涵已经达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了。大多数学者认同,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个定义,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1)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即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2)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3)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1]

(二)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但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异议。有些学者提出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但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是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融为一体,尤其是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即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观念”。从这一意义出发,素质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即通常所说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三)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即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2]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两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3]其中,第二种观点是主流观点,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方面。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周远清同志也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当然,对文科的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知识。”即文化素质教育要更加深入,必须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4]

(四)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前面提到学术界普遍认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包括提高人才的文化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魂,专业素质教育是主干,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是保障,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和切入点。但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

二、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科学与人文日益呈现出交叉、融合、渗透的趋势。自20世纪末,中外学者日益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的得主发表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于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也代表了当代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大声呼吁。[5]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指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为立世之基,我们的教育是文化教育,既要讲科学文化,又要讲人文文化,它是立世之本,只有文化的全面输入,才能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6]他还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痛苦的任人宰割;而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为人奴隶”,将人文教育上升到关系民族兴亡的高度。[7]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到:“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其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不同文化相互交融,体现了科学的大学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人类文化和谐发展的需求。这表明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办学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的基础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进行,呼唤着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局限在科技、经济等领域,文化复兴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工作的一线教师,深感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人文精神的缺失。虽然,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高职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也开设了人文的课程,也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企业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失,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低下,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容乐观。

1.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匮乏。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缺乏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文学、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知识极度匮乏,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生;许多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等方面没有达到大学生应有的水平,缺乏应用人文知识进行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8]对于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多年来一直讲授“中国旅游文化”这门课程,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健康的多元化知识的广泛吸收,再加上高职的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比较差、底子薄弱,对于很多基础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不知。例如,很多学生不能完整地答出“五岳”,不知道“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对于诗词歌赋及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知识更是一塌糊涂的。有学生说:“老师,我是理科生,在高中的时候这些知识根本没学过”,或者是“学习了,我没记住”。这些情况导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改变教学计划,给学生补充一些基础文化知识。此外,目前高职院校有关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教育成效甚微。

2.价值观的迷失与信仰危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问题。当今社会,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的功利价值取向日趋明显,他们追求“为我”、“为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积淀下来的是非、美丑、善恶等价值观念,在一些学生心目中几近崩溃,部分学生的人生态度、道德准则、择业观念、消费观念、婚恋观念等已经发生扭曲,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缺乏责任感,缺乏对社会及他人的关注与感恩,诚信问题凸显,作弊之风盛行。此外,由于没有系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思想做指导,部分学生表现出精神迷失和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没有理想和追求,缺乏积极有益的爱好与习惯,思想空虚、精神虚无,性格偏激脆弱。再加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意识逐渐弱化,虚荣心膨胀,个人主义和攀比思想抬头,单纯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甚至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可自拔。

3.心理问题突出。据调查,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问题。今天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甚至“95后”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本身心理敏感脆弱。一些学生或因没有考上名牌的大学而自卑,或因专业不理想而自暴自弃,再加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更使得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年轻人极易迷茫、失落、孤独、难以承受挫折。而人文教育的缺失,又导致他们本来就有偏差的心理素质不能得到“营养补给”,许多人承受不了来自各方的压力,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据对多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有一部分毕业生,他们懂专业,会操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最终选择逃避。[9]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我国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为办学宗旨,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此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办学出现了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单纯强调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将人文教育理解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多学几门文科课程。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分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对文化素质课程的重视不够,形成一种“过专”的人才模式,具体表现为过早地分专业,过窄的专业内涵,过“专”的技能训练;学生从高考入学就“一专定终身”;学校工作则是“一切围绕专业训练服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把人当作“工具”看待,将人培养成为服从经济计划和国家目标需要的活的生产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引发一系列教育问题,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进步。[10]

2.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在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办学学制一般为3年,笔者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2+1”、“1+1+1”、“1+0.5+1+0.5”三种模式。其中“2+1”为传统模式,即在学校进行2年的专业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1+1+1”为“三明治”模式,即第一、三年在学校学习,第二年到企业实习;“1+0.5+1+0.5”为改良的“三明治”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大二上学期到企业实习,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在学校学习,大三下学期去企业实习。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专业知识和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只有2年,而在这2年的时间里,要学习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追求就业率,学校选择了压缩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2)把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塑造理想人格。而一些高职院校把人文教育简单理解为人文知识的传授,认为开设了几门人文课程,进行几次人文知识讲座,就是人文教育,奢谈人文精神;(3)把人文教育化约为“两课”教育。通过研究发现,有学者提出从广义角度讲,人文教育与“两课”教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课”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还提出应该促进人文教育与“两课”教育的融合,提升“两课”教育的人文内涵。这代表了人文教育与“两课”教育的发展方向,但人文教育不等于“两课”教育,因为“两课”教育重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热忱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人文教育则是以“文、史、哲、艺”为主题的人文素质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11]

3.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没有规范化,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一些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论证和统一规划,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过低;课程体系混乱,毫无针对性、系统性可言;课程内容单调、陈旧、枯燥乏味,特色不鲜明,学生兴趣不浓;课程开设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甚至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还停留在“任选”上,不是“必修”、“必选”,这势必引发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导致大部分对文化素质课程的态度就是凑学分或混学分。学习态度不端正,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就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了。[12]

4.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的缺乏。教师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人文教育的成败。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师资队伍基本上由“两课”教师组成,加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就存在“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面向、过重的功利主义”等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本身就不够。许多人文课程教师都是身兼多职、承担多门课程,任务重、压力大,对所授的文化课程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一些教师忙于搞课题、写文章、评职称,没时间、没精力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育人观念淡薄。此外,人文课程的讲授也存在说教化问题,很多老师在课程上流于灌输式、填鸭式的人文说教,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底下,教学成效甚微。

5.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投入不够,校园文化建设不足。不少高职院校在校园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却较少。部分高职院校忙于建设高楼大厦,全力以赴地建设实训室、创建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而校园文化建设却明显投入不足,校园文化活动场所、文化设施设备、图书馆等的建设存在不足和短缺,导致整个校园缺乏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消减了学生们积极投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热情。

四、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转变三个观念:(1)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党政领导要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一个部门主管文化素质教育,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给予资金、人员、物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2)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积极促进高职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转变,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努力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实施途径,促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3)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应该意识到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做“机器人”、“工具人”、“螺丝钉”,努力成为一个既有专业技术,又有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完人”。

(二)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是办学理念,学校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北大前副校长,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王义遒教授指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激励创新精神应当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认识到学校不是“制器”工具,而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文化素质课程体系。(1)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在文化素质课上,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不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而有些文化素质课程里面也包含着专业知识,此类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文化素质课方面就应该开设一些文学、历史、民俗、宗教、美学与艺术等方面的课程,而在专业课里面,如中国旅游文化,里面也涵括了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二者相互促进,可以很好地渗透融合;(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笔者通过研究与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课程不受欢迎,很多课程甚至无人问津,到最后开不了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浓厚。此外,有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无用”,因此,在进行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的时候,多开一些学生感兴趣或需要的课程,如心理、爱情、婚姻与家庭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择业观;(3)要改革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方法。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不是简单教会学生“是什么”,而应该教会学生“为什么”是这样。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多讨论,甚至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打破传统文化素质课程枯燥乏味的局面,让学生“深陷”其中。

(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文化素养,关系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效,要教出好学生首先要有好老师,教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而国内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有人格魅力的“大师”级教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要树立“育人”观念,要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加强文化素质的学习,实现自身的蜕变转型。(1)教师要转变观念。由于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导致部分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自身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漠视心理严重。高职院校要对教师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让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投身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去;(2)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当然教不出好学生。此外,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让人难以想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要为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开展人文讲座、聘请名师讲学、组织观摩课、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五)加大投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1)加大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图书馆等硬件条件建设的力度。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图书馆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条件保障,让学生在学校有地方可去,有书可以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不是每天单调、机械地重复着上课、吃饭、睡觉,这种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活,会让学生觉得空虚无聊,甚至沉迷于网络;(2)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组织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如组织各种人文讲座,举办各类人文知识竞赛,开展形式新颖、风格各异的各类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文化素质活动中去,避免学生的“迷失”与空虚;(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相比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影响力更大、更持久。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寒暑假,在结合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改造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N].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0-4-5.

[2]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31-38.

[3]朱世宏,陈胜.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395-398.

[4]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1-12.

[5]谢定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5.

[7]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8-24.

[8]过仕明,邸春姝.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分析[J].成人教育,2011(12):151-152.

[9]黄远,李云慧.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11(5):102-103.

[10]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2-8.

[11]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31-34.

[12]刘江,关蕾.对当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6):60-62.

[责任编辑李漪]

猜你喜欢
途径素质教育现状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